医美概念股三季报大比拼:八成盈利,毛利率最高超90%

今年以来,医美市场颇为热闹。 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董事长被曝强制低价收购员工股权 ,“女人的茅台”爱美客重闯港股,“网红面膜”敷尔佳过会……

热闹之余, 行业乱象的达摩克利斯剑已经高悬:监管警报早已拉响,行业“整形”加速,坊间甚至一度传闻医美行业偷逃税将是税务部门今年重点稽查的对象之一。

与此同时,数十只医美概念股已于近期披露了2022年三季报。那么,在资本密切关注但监管趋严之下,已上市的医美股有何业绩表现?

八成实现了盈利

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医美行业的 “朝阳”属性放大,市场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据艾瑞咨询预计,到2023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将增加到3115亿元,是2019年市场规模的1.76倍。

与行业迅猛发展相伴随的,是医美事故的频频爆发以及虚假宣传、非法经营、水货假货、定价混乱等层出不穷的问题。

乱象丛生之下,大量的行业监管措施相继出台,监管趋严。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11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11月底,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医疗美容产品等犯罪活动……

2022年,税收整治之风从娱乐圈“刮”到了医美行业。8月初,杭州一医美公司偷税被罚8800多万。9月中旬,有传闻称,华东某地召开医美工作会议,有关部门将对医美行业进行清查,清查方向共分为税务、工商、卫监(产品),清查力度相对较大,涉及B端机构和上游企业。该消息一出,一度引发医美板块暴跌。

虽然监管趋严,但医美概念股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仍令市场雀跃。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39只医美概念股营收总额为1537.08亿元,其中4家营收在百亿元以上,即复星医药、华东医药、爱尔眼科、华邦健康。另有21家营收在10亿元以上。

此外,上述概念股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为131.84亿元,其中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有4家,包括复星医药、爱尔眼科、华东医药和稳健医疗。另有20家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

综合来看,上述39家企业中,33家净利润为正,占比八成以上。其中,18家实现了同比增长,科思股份以127.42%的同比增长率领先。

多重因素推动了医美板块整体业绩的持续向好。针对医美板块今年三季度业绩,财通证券点评称,医美旺季加上疫情边际好转拉动消费回升,政策持续鼓励监督行业有序发展。“三季度疫情有边际好转,带动客流整体回升,而轻医美在渗透率提升、消费者认知提高、粘性强等多重因素下展现出坚挺态势。”

净利最高超24亿元

就单个企业而言,归母净利润前十强依次是:复星医药、爱尔眼科、华东医药、稳健医疗、爱美客、华邦健康、华熙生物、贝泰妮、珀莱雅、上海家化。

2022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24.54亿元。不过,虽然其净利润位居十强榜首位,但同比下滑31.15%。

复星医药解释,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所致,“由于市场波动等因素,集团所持有的BNTX股票于报告期末的股价较2021年年末下降,BNTX股价变动致公允价值损失等净影响约11亿元。”

该司也强调,2022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59亿元,同比增长15.51%。

复星医药布局医美由来已久。2013年,复星医药成立复锐医疗科技,主要从事医疗美容器械研发生产。目前,在医美领域,复锐医疗科技主要业务为医美行业上游壁垒较高的能量源医美器械产品,并通过自主研发、战略合作和并购等多种形式对美容牙科、注射填充、个人护理等战略赛道进行业务布局和整合。

不过,在复星医药的营收版图中,医美业务占比仍然较低,距离业绩爆发还有一段距离。

净利润前十强中,同是药企的华东医药布局医美的力度也不弱,并已步入收获期。成立于1993年的华东医药是生物制药行业老兵,2000年上市后一度成为二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白马股,也位列众多机构的重仓清单。

不过,随着2018年集采政策的落地,仿制药概念股遭重创,华东医药股价亦大幅缩水。

利润承压之下,华东医药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除了对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进行研发布局,以及深耕创新药领域之外,该司也积极拓展医美业务。

经过多年布局,医美业务已成为贡献业绩的新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华东医药医美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8.97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在总营收中占比4.93%。虽然医美业务营收占比较低,但同比涨幅惊人,按可比口径(剔除华东宁波)同比增长 130.25 %。

而10月底,华东医药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 报告期内公司医美板块整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按可比口径(剔除华东宁波)同比增长 113.7 %。

值得一提的是,爱美客虽然净利屈居第5,但毛利率最高,毕竟94.61%这个数字在A股市场上与之比肩者,可能唯有茅台等高端白酒。

净利最多亏损超8亿元

上述医美概念股中,归母净利润位居后十位的分别是国际医学、冠昊生物、奥园美谷、悦心健康、两面针、名臣健康、金发拉比、可靠股份、朗姿股份、澳洋健康。

其中,净利润表现最弱的当属国际医学。数据显示,该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14亿元,同比减少6.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7亿元。

8.27亿元的净利润亏损额,甩出其他净利亏损的同伴们一大截,是第二名冠昊生物亏损额的3倍以上。

国际医学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业,主要运营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等综合性医院,同时正在建设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医院。

虽然多因素影响致其2022 年前三季度收入下滑,但从环比来看,该司营收在持续增长,为业绩增添了一抹亮色。

根据国际医学此前公布的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旗下医院停诊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24%,其中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5亿元,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63亿元,环比增长150.33%。

也有机构认为,新的业务增量有望推动其业绩增长,四季度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天风证券认为,该司在医疗领域专注“综合医疗+特色专科”业务模式,高新医院已获批开展IVF/ICSI 业务,在特色专科方向上积极布局辅助生殖、医美整形、康复、妇儿、特需、质子治疗等业务板块,获准开展IVF/ICSI 是实现公司在特色专科业务布局上的关键节点,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打造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平台,为公司业绩带来新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发拉比、可靠股份、朗姿股份、澳洋健康等4家企业位于净利后十榜单中, 但并未亏损。其中,金发拉比与澳洋健康今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并且涨幅不低。

净利大幅增长的背后,与企业大力转型不无关系。以涨幅较猛的澳洋健康为例,此前澳洋健康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下降30.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3.9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彼时,澳洋健康解释称,亏损的化纤业务终止经营,净利润遂扭亏为盈。

事实上,早在今年的半年报中,该司就表示,报告期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公司完成了将原亏损的粘胶短纤业务相关资产的出售,实现了向大健康业务全面转型的战略方针。

虽然医美业务占比较低,但今年以来澳洋健康的股价已经贴着医美的概念多次起飞。不过遗憾的是,起起落落之下,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司股价仍徘徊在三四元附近。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概念股   净利   毛利率   净利润   股价   板块   布局   业绩   因素   医学   医疗   业务   医药   健康   行业   国际   高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