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官方回应了!不久的将来会否全面放开?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米锋表示,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要坚持科学精准,立足于防、立足于早,以快制快处置突发疫情,严防疫情外溢扩散和规模性反弹。要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和看病就医等民生需求,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坚决克服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优化后举措能够明显缓解

隔离资源紧张和流调压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介绍,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特别是脆弱人群数量比较多,尤其是老年人口在我国占比大,这些都是基本国情。而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上也是相对不足的,并且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分布也不够均衡。结合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等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结果,经过专家的深入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二十条优化完善的政策举措。

优化之后的举措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当中遇到的一些瓶颈和障碍的问题,比如说隔离资源相对比较紧张,隔离房间不足。另外,流调方面压力非常大,流调的人员也相对不足。这次取消了对于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集中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把风险地区和密接人员的有关调查和风险管控的工作做得更好,能够用更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调整和优化,是基于科学的认识,也是基于循证研究的新的成果,这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准科学的做好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

密接隔离时间减少2天

可节省30%的隔离资源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少了的2天可以省出30%的隔离资源。

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感染风险很低。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可以节约服务保障资源。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有风险但是不大。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较多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较多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常继乐表示,所有的调整都是有依据的。“7+3”改成“5+3”的措施不但不松,反而要求更高了。这些调整要求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落到实处,该取消的也坚决取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交通运输部:纠正“层层加码”

切实做到“五个严禁”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近期,部分地区出现对货车通行“层层加码”、过度管控等问题,造成局部物流不通不畅,对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对此,交通部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督办转办,坚决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行为,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力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强交通运输服务支撑。

交通部将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印发的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督促各地实施精准通行管控政策,切实做到“五个严禁”: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限制运输服务;严禁以车籍地、户籍地为依据,或有涉疫地区行程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禁“一刀切”限制封闭区域末端配送,切实打通配送“最后一米”;严禁实施“静默”或封控管理的城市一律限制货车进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重要物流枢纽集疏运等货车车辆顺畅通行;严禁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格落实“即采即走即追”要求。

集中隔离必要性并未降低

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

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针对以后是否会逐步取消集中隔离这一做法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仍然还没有终止,对于这样一种新发传染病,从它的危害角度,我国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接人员实施集中隔离,这个措施是对于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近三年的抗疫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次二十条优化措施对于密接、高风险区溢出的人员,以及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缩短了集中隔离期限,或者由之前的集中隔离调整为居家隔离或者健康监测,这样的调整是基于对病毒新的特点,以及前期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优化的实践,在基于数据、证据的基础上做出的,并不是说集中隔离作用必要性在降低。未来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整个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也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不久的将来会全面放开?官方回应

对于二十条措施当中,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加快相关药物和医疗设备储备等。是否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会全面放开?

雷海潮回应称,我国要建设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的,并且能够适应公共卫生安全形势的强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今后还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按照“走小步、不停步”,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以及我国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来因时因势优化完善和调整防控举措,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北京解除长期滞留京外人员弹窗购票限制

不再判定次密接

1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11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北京市启动长期滞留京外人员专项救济,梳理京外风险县域旅居史人员情况,推送解除弹窗限制、购票限制,昨晚24时已生效。主动对接、梳理滞留京外一个月以上、且有返京意愿人员,及时推送给进返京人员服务系统,及时处理。

徐和建介绍,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从今日起调整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隔离期限,不再甄别密接的密接,调整风险区等级和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

12日0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98例

含6例社会面筛查人员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12日通报,11月12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8例。

其中,隔离观察人员92例、社会面筛查人员6例;朝阳区61例,昌平区10例,海淀区8例,顺义区4例,西城区、丰台区、通州区各3例,怀柔区2例,东城区、房山区、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各1例;重型1例、普通型6例、轻型8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

广州市海珠区疫情实时传播指数降至1.6

体量大仍处高位平台期

12日,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介绍,目前海珠区疫情最新的实时传播指数(Rt)已降到了1.6,但由于体量大,仍处于高位平台期;荔湾区的实时传播指数(Rt)也在连续5天上涨后,由2.9回落至2.7;另外,番禺区的上涨势头这两天也开始得到遏制,实时传播指数(Rt)由3.0降至2.7。

张周斌表示,这说明多区联动对控制疫情的跨区渗透起到了效果。但全市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天河、越秀区的实时传播指数(Rt)在趋稳后,这两天有所回升;白云区的疫情也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实时传播指数(Rt)连续维持在1.1-1.2。

编辑: 张楠 张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运输部   国务院   北京市   肺炎   疫情   货车   切实   实时   将来   指数   措施   风险   人员   交通   官方   工作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