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模式不再高效 线下零售何时王者归来?

曾经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的电商,恐怕很难再续往年双十一的辉煌,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国家反垄断政策实行之后,年内的各大消费节点开始变得冷清,虽然规则不断简化,但平台给出的优惠也不胜以往。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商已经很难再卷起价格战。

其中消费电子主场之一的京东,在今年双十一已经出现“卷不动”的情况,在各大直播间出售的家电手机比京东平台要更加优惠。比如在罗永浩直播间iQOO Z5起售价仅为1129元,比京东1299元的促销价便宜170元。而热门旗舰产品iPhone 14,罗永浩直播间卖到了5299元,比京东5398元的促销价低了100元。

电商失去价格优势

尽管线上家电市场自2020年以后,开始逐渐取代线下市场收获过半的占比,但也意味着线上市场的增长空间已经收缩。业内人士指出,过去电商能够在平台以更低的售价出货,主要原因在于电商平台具有更强的定价权,而电商平台对价格的掌控力则来源于其广阔的增长空间,能够让企业以高效的模式,来降低成本,进而降低售价。

然而随着线上市场占比的快速提升,线上市场的增速也开始放缓下滑。近几年来,线上市场高成长性的光环已经不再,Wind数据显示,线上市场已经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社零总额与线上实物零售累计值的增速差在逐渐收敛,这意味着线上市场逐渐失去增长优势。

另一方面,线上市场的成本优势也在逐渐减少。业内人士称,电商本质上是流量生意,在平台入驻的商家,如果想在搜索中排名靠前,就需要给平台支付巨额的流量费用,这相当于线上市场的“店租”。除此之外,电商成本还包括专业研发团队人工成本、系统研发费用、日常运营成本等,还有技术服务费、税费、仓储物流成本、返点等,这让电商店铺的前期处于烧钱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电商的发展虽然成功为电商续命,但随之而来的又是新的成本。在直播电商潮流中崛起的头部主播,在一场直播中一个单一品牌的带货,就要收取高达数十万的坑位费,此外还要加上20%的销售佣金以及店铺的基础维护费,成本攀升难把控。

成本不断攀升,加之电商平台获取流量的难度在不断提升,尽管疫情后新增了老年用户群体,但从大趋势来看,线上市场增速下滑难以逆转。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企业经营更加注重的不是规模,而是利润。从今年家电业上市公司三季度的财报来看,企业的营收虽然有所下滑,但不少企业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利润增长,在此背景下,企业不会再轻易让利,电商平台很难再打价格战。

线下市场能否复兴?

由于线上线下市场成本和增速的趋近,在今年双十一中,品牌的优惠已经开始覆盖线下直营店。财联社报道指出,小米、OPPO、荣耀、华为等线下门店,线上和线下优惠力度和持续时间一致。而华为线下门店的优惠力度比线上更强,其中nova 9 Pro在官方优惠300元之后,门店还将提供900元的优惠活动。

不过相比起线上双十一的如火如荼,线下门店的双十一氛围则清淡许多。近几年来,线下门店受疫情的影响遭遇重挫,多家消费类企业关闭多家线下门店,其中美特斯邦威仅在上半年就关闭近400家门店。这意味着疫情的发展是线下市场能否再度崛起的主要影响因素。

此外,线下门店的店租也是需要关注的一大因素。随着近三年来的线下门店倒闭潮,线下店铺也出现了大量的空置,商业地产的需求由于行业景气度锐减,倒逼租金下降。根据中指数据披露,2022上半年全国15个城市主要商业街商铺的平均租金仍然低于2018上半年水平。商业租金降低,总营收则有上涨的潜力,可有效扭转线下市场的收益率,线下市场有望触底反弹。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已经意识到线上成长的局限性以及线下的巨大潜力,开始以即时零售以促进线下交易,这又会放大线下的增长潜力。当线下重新进入常态,在线上边际效应递减的背景下,都可以进一步制衡线上的定价能力。而最大的不确定性,则在于疫情发展情况以及防疫政策的调整。一旦情况转好,线下零售的需求会迅速放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华为   高效   疫情   租金   业内人士   售价   潜力   成本   模式   市场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