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全面战争只剩5年?世界秩序进入最后阶段,全球财富大洗牌

战争,对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我如果不当兵、不上战场,住在远离战场的千里、乃至万里之外,战争是不是就和我没什么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达里奥,给出了他的答案。

雷·达里奥认为,即使你不当兵、离真实的战场很远,你的身家财富也依然有可能因为战争而遭受损失、乃至倾家荡产。

而且这个时间窗口,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达里奥预测,世界距离“全面战争”可能只剩5年时间。也就是说未来5年,全球财富即将经历一次“大洗牌”。


世界秩序的六个阶段

距离2022年结束,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2022年,大家的答案会是什么?

柏年相信,这个答案肯定不会太好。

因为过去的一年,我们正在不断地见证各种历史:俄乌冲突、全球通胀、气候危机、政治领导人遇刺.....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人类似乎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遇到如此严重的危机。

恰好就在11月初,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达里奥,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就预言:

当前世界秩序正在进入最后阶段——“战争阶段”,全人类的浩劫时刻即将到来,全球财富也将随之“大洗牌”。

达里奥为什么这么说,他是不是在危言耸听?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达里奥是谁。

这位华尔街大佬有着许多传奇的经历。几十年来,他一直是全球诸多政要的经济顾问,他还曾经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100人”。

早在2007年,他就预测到美国即将爆发金融危机,并亲自走访白宫,警告美国会迎来一场可怕的信贷危机。然而,被当时繁荣景象冲昏头脑的政客并没理他。

果不其然,2008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就在华尔街投资人都亏惨了的时候,达里奥的桥水基金却逆市上扬,创造了9.5%的正收益。

2010年,桥水基金更是创造了45%的年度收益,随之而来的则是他的身价飞速上涨。到2011年,他的个人身价就突破了100亿美元,并坐上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100位的交椅。

2022年,桥水基金再度正确预测了美国的高通胀局势,并在美股大幅杀跌的背景下,今年前7个月录得14%的收益率,大幅跑赢竞争对手。

所以,他的很多预测都非常有借鉴意义。而这次关于世界战争的预测,则写在了他最新研究报告里,名为《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正在接近第6阶段——战争阶段》。

华尔街著名投资人雷·达里奥

在文章中达里奥认为,世界秩序的建立、毁灭与重构,应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旧的体系和既得利益者被消灭,财富被再分配,带来的是贫富差距和社会冲突的缩小;

第二阶段,新的秩序主导者,将建立全新的全球资源分配体系,并带领世界进入第三阶段,即和平与繁荣的时期;

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繁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愈加依赖债务支持经济增长。

例如美国、日本,今天就有严重的政府债务问题。

但借钱太多、还不上了,金融危机便会爆发。此后,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这便是周期的第四阶段第五阶段

而在过去十几年,我们确实先后看到了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

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全世界愈演愈烈的通胀危机,实际上也是西方政府印钱太多、债务危机的一种体现。

并且,伴随着这些危机的爆发,贫富差距、政治对立问题浮出水面,社会矛盾变得异常尖锐。

例如在今日美国,就有7成民众认为美国民主制度有问题,3成民众甚至不认可美国大选结果。

到最后,为了转嫁无可调和的社会危机,战争的车轮总会开动起来。

于是,世界秩序进入第六阶段,也就是最后的战争阶段。而全球财富的大洗牌,也将随之到来。


历史的复盘

历史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列强都经历了哪些严重的危机,都有哪些预兆?

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经过了6个月漫长的谈判后,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双方签订了著名的《凡尔赛条约》,并于1920年1月正式生效。

这一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失去了1/8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50%的钢铁基地。

与此同时,条约还规定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并以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26%的出口收入来予以兑现。

《凡尔赛条约》对于战后凋敝的德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在条约签订后不久,德国就陷入了毁灭性的通货膨胀。

1923年,德国马克兑换美元的汇率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40000亿。对你没听错,不是1比4万,而是1比4万亿。

这一恐怖的汇率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当时的汇率换算,德国人买一个面包要花1000亿旧马克,而一升牛奶就要花3000亿旧马克。

恶性通货膨胀让德国人用钞票充当墙纸

德国严峻的经济状况,让美国等主要债权国担心,德国无力支付战争赔款,社会动荡反而会导致德国共产党上台。

于是在1923年10月,由时任美国国务卿查尔斯·休斯主导,银行家查尔斯·道威斯起草了一封名为“道威斯计划”的赔款协议。

简单来讲,这份协议就是将强制性的战争赔款,转化成了德国政府对英美私人银行债务,债务可以展期、本金可以先欠着不还,让德国经济有了喘息的机会。

但代价是,德国要承担远高于《凡尔赛条约》规定的偿债利率。

除了让德国陷入“债务陷阱”以外,同一时间,英美两国的经济战也愈演愈烈。

1930年,为了抵御经济衰退、保护国内产业,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进口商品关税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率先打响对英联邦国家的贸易战。

诸多国家则对美国进行贸易反制,导致世界经济在1930年进入“大萧条”。

到了1931年9月,英国率先撑不住,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随之而来的则是英镑兑美元汇率的大幅贬值,之前1英镑兑4.86美元,到12月已经贬至1英镑兑3.5美元,贬值幅度达到28%。

这一场金融危机,使得英镑霸权地位遭遇动摇,也是英国由盛转衰的开始。

而对于德国而言,美英经济战导致的危机,却连带着将德国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1933年,德国的失业人数达到了600多万人,占当时全部人口的1/10,占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面对如此严重的失业率,时任德国财长的沙赫特采取了当时盛行的凯恩斯主义做法,通过提高财政赤字和政府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为创造社会总需求。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帝国高速”公路的修建。

30年代德国共建造了超过7500公里的高速公路,直接创造了20万个工作岗位,间接创造了30万个工作岗位。

这一计划明显取得了效果,从1933年到1937年,德国的失业人口下降了92%。

到了1939年,也就是德国正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经济已经完全复苏、工业产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3.4%,高于当时的英法等国,仅次于美国。

沙赫特用了短短的10年时间,就让德国经济起死回生,可谓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

然而这一“经济奇迹”,本质上是依靠巨额财政赤字以及政府债务来维系的,而一旦赤字见顶、债务违约,后果将不堪设想。

果不其然,到了1938年,德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就已经突破了100亿新马克,同时向美国等一战协约国借的债务也即将到期。

眼看经济崩溃在即,德国政府却再也无法通过继续借债来抵御经济衰退。

那么现在剩下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直接撕毁债务协议,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当然,二战结果我们都知道,德国打输了战争。战败之后,德国国民的财富又一次遭到洗劫。

当时的美英占领军规定,之前纳粹政府欠德国普通人的钱和存款,新政府只能以10:1偿还。也就是说,普通德国人九成的财富在战争中被消灭。

这就直接导致1946年的寒冬中,10万德国人因为买不起煤炭而被活活冻死,数百万伤病,尽管德国是一个产煤大国。

而同年出生的德国婴儿,夭折率达到了惊人的16%。

德国人在战争废墟上生活


战胜国也无法幸免

看了德国人的境遇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如果战败,那么该国国民境遇将会非常悲惨、财富被洗劫一空。

但是,作为战胜国的国民,情况就一定会好么?

我们不妨再看看二战最大的战胜国——美国。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美国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了打赢战争,当时的美国采取了多项战时政策征收民众财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筹措军费,美国政府大幅提高税率。

1941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增税法案,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提高至77%,公司税率提高至31%。

一年后的1942年10月,美国政府又将个人最高税率提高到88%,公司最高税率提高到40%。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39年-1945年,美国征税收入总额为1370亿美元,占全部军费的44%。

可以说,美国赢得二战的胜利,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功劳,要算到普通美国人缴纳的高额税费上。

其次,美国政府还通过隐形的通货膨胀税,进一步“抢夺”普通美国人的财产。

参加二战后,美国政府很快颁布“物价紧急管制法”,将农产品等必需品价格稳定在较低水平。

但是这个价格实际上是给政府制定的,政府可以以较低的官方价格,收购民间物资。

而普通人如果想以官方价格低价购买,则需要拿着有限的粮票、布票,凭票购买。如果想要买更多,只能在黑市上用高价。

美国战时粮票

所以,等到二战结束、物价管控放开后,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立刻暴涨。1947年,美国CPI指数增速一度高达20%,普通美国人持有的存款和现金,则在通货膨胀中大幅缩水。

根据达里奥的统计,在1940年到1950年的10年间,普通美国人持有的现金,剔除通胀后平均每年亏损5%,合计10年内共亏损40%。

所以看到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知道,战争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财富毁灭器”。

当两个或数个国家,把成千上万的武器、炮弹投放到战场上的时候,其消耗的国民财富,就远超任何一次股市崩盘和经济危机。

对于那些战败的国家而言,民众财富将会经历一次彻底毁灭;而即使是战胜国,民众财富也难免大幅缩水。


普通人要准备“过冬”

不幸的是,达里奥认为,我们距离这一天可能越来越近了。

2月份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全球资本市场暴跌。

很多人解读,这轮暴跌不只是美联储加息的缘故,也是诸多明智的投资者在“未雨绸缪”。

除了俄乌冲突,当前美国国债余额再次逼近债务上限,并且早已突破了美国的GDP总量。

一旦美元失去霸权,美国债务违约、经济全盘崩溃、并发动对外战争的风险就会骤然提高。

而在欧洲,各国正在加紧军备竞赛。

2023年,法国国防预算将增至约440亿欧元,德国不仅计划拨款1000亿欧元提升军备,更计划组建北约欧洲成员国中最大规模的常规部队。

债务风险、军备竞赛、经济危机、地缘政治危机...这恰恰是达里奥所认为的——战争的前兆。

最后,达里奥在文章中警告,他认为全球正在走向“最后的战争”,时间可能在2025年-26年

而引爆战争的火药桶,除了俄乌冲突扩大化之外,还有台海局势、朝鲜局势、中东局势、乃至2024年大选后美国的内战和对外战争。

随之而来的,则是全球财富的重新洗牌。

俄乌冲突后全球主要股市下跌

战争是政治最后的手段,也是人类世界利益、财富博弈终极的形态。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无法参与深层次的政治博弈、阻止事态的发生。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加剧、“黑天鹅”事件不断涌现的年代里,减少投资与消费、储备“硬通货”,提前做好过冬的准备。

~全文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战胜国   阶段   财富   全面战争   德国   美国   债务   秩序   危机   距离   战争   政府   经济   全球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