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民养老金统一上涨,每人统一发放1500元,可以吗?

2023年农民养老金统一上涨,每人每月统一发放1500元,可以吗?

目前养老金分为了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而农民主要领取的还是居民养老金。两种不同的养老金,由于缴费机制和上涨机制的差异,导致人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数据显示,2021年职工人均养老金为2987元,居民人均养老金为179元,相差较大。而在这样的养老金水平下,农民无法做到退休,在60岁以后还需要继续劳作。因此,生活中,大家可能也会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城里的退休老人会习惯在养老金发放日排队到银行取钱,而农村老人很少这样,这跟养老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有一定关系,因为很多农民并不是单纯靠养老金来养老。为此,有网友提出,2023年农民养老金统一上涨,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发放,这样可以吗?

应该说如果农民每个月有1500元的养老金,是可以过上退休生活的,如果是比较偏远的地方,这样的收入甚至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可以提升幸福感,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激发农村消费活力。

不过,给农民统一每月发放1500元的养老金,会带来很多问题,在现实中并不可行,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一起看看:

1、农民的养老金上涨并没有常态化的机制,也不是统一进行的。比如今年全国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涨了5元,达到98元,但是地方上并不是统一上调居民养老金的,有的上涨了,而有的却没有上涨。而且从上涨的金额来看,普遍比较少,也就是几块钱,或者十几块钱的样子。

2、如果明年统一将农民养老金上涨至1500元,那么支出会很庞大,因为目前人均养老金也就不到200元,等于需要平均增加1300元,而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超过了1.6亿,按着这个标准计算,每个月需要额外支出2080亿。

3、会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形同虚设,要知道农民参与居民养老保险,每年最低缴费200元,最高的地方,可以达到八九千元以上,如果现在统一发放1500元的养老金,那么跟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相违背,大家都会选择最低档次缴费。

4、加剧财政和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目前农民的养老金上涨,主要还是有各级财政负担的,如果统一上涨1500元,会让很多地方难以承受,即便是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来承担一部分,也会让基金快速消耗见底,数据显示,2021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也就是11396亿,如果每个月支付2000亿,那么不到半年,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就入不敷出了。

5、没有考虑到地域、生活成本差异,会产生不公平。现在上海的居民基础养老金已经达到了1300元,而大多数地方的基础养老金也就是100多块钱,如果统一上涨到1500元,上海的城乡居民可能也就是增加100多块钱,有的人甚至不会增加,明显会比较吃亏,产生不公平的现象。况且,上海等地的基础养老金标准高,主要也是有财政基础支撑的。

综上所述

2023年城乡居民养老金上涨,统一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发放,这是不可行的。且不说城乡居民养老金本来就不是统一上涨的,而且并不是每年都保持上涨,即便是上涨,一般也就是几块钱或者十几块钱的样子,一下子将养老金提高到1500元,这显然不现实。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养老金   农民   块钱   养老保险   上海   也就是   居民   基金   基础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