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别人犯错就是接纳自己


曾经,在婚姻关系中我也会经常生气,而且生气了会认为先生有不少错误和坏习惯,基本上每个月也会发一次脾气、甚至哭闹一场,但是参加慈济后,会认为生气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每次生气了就拿个小本本抄写《静思语》:1、大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2、发脾气就是短暂的发疯,经常发脾气的人和神经病的区别就是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样而已;3、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抄着抄着,气就慢慢消下去了。

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走了十一年,从以前的矛头向外,到时时自省,攻击性转向自己,甚至有过抑郁情绪,嘴上说的自信自立自助,底层还是常有一份对自己的不接纳,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前些天,看到一对母女争吵,母亲责怪女儿做错事了,女儿争辩没什么大不了,自己能处理。先生认真地对我说:“一定要允许女孩子犯错。”接着我们就着这个话题讨论了一阵,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隐含着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有更超然的权力,比如君主对臣子,比如男人对女人,传统文化中对女人有着更苛刻的要求,三从四德要求女人必须符合别人的价值观才配活着,在矛盾中常判定为女人的错,舆论还不允许女人犯错。这些文化的影响虽然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在社会的集体潜意识中却并没有完全消除。

话题说过了,但是“允许女孩犯错”这个概念却振聋发聩,在我内心掀起了很大的波澜,我学习了这么多心理学知识,也注重在生命中践行,但是我全然允许自己犯错了吗?头脑层面知道了要接纳自己,那份自责或者懊恼是从何而来的呢?当感觉自己有些事情没做好,那份愧疚和羞耻感从何而来?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在社会上很少会做情绪化表达,但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仍然需要先生来包容承受我的情绪,不也是有时无法面对自己内在的焦虑、惶恐与崩溃,所以把“错误”投射给他,先生宽容地打趣说“你都是对的,都是我的错”,这不也是在帮助我处理那份对自己的不允许吗?或许当我能够全然的接纳和允许自己的时候,我就会同时豁达地允许先生犯很多错,允许在生命的每一个遇见中,大家都可以“犯错”,接纳生命的完整性。



我是有容,致力用生命托起生命,打造都市心灵空间,有困扰的时候可以联系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羞耻感   振聋发聩   臣子   传统文化   生气   情绪   女儿   错误   生命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