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战后分析:打不过志愿军的原因,太多士兵被中国人打成精神病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英国国家档案馆曾公布了一项英军在朝鲜战争中罹患精神病的人数数据,数据显示,英国派往朝鲜参与战斗的军人中,患有精神病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3.5%,整场朝鲜战争英国累计参与战斗的人数约为81084人,换算下来的话,英军中的精神病患者几乎达到3000人,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已经是属于非正常现象。

那么,英军中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患有精神疾病?导致这些人患上精神疾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英国坦克兵

首先来说一下3.5%这个比例,虽然看起来不是很高,但对比二战时的比例已经高得吓人了,众所周知,二战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而且持续的时间非常之久,但即使是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西方国家军人中的精神病患者比例也是低于3.5%的。

而后来的越战,美军身陷战争泥潭十几年,整个国家都弥漫着低迷的风气,但即便如此,美军中的精神病人比例也只有1.2%左右,通过这些战争数据,很明显就能看出英军当时的精神状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英军爆发如此大规模精神疾病的呢?

被俘的英军士兵

通过对患病的英军进行问诊后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英国军人,包括很多英国政客在内,他们其实都不愿意干涉朝鲜的这场内战,从一开始英国政府就觉得美国将朝鲜战争与中国宝岛问题挂钩的行为是不明智的,这不仅会引起中国军队的干预,还会让香港问题摆上台面,这是英国最不愿看到的,因此英国从内心深处不想跟中国开战。

尽管后来在美国的召集下,英国还是积极出兵朝鲜,陆陆续续派出八万余人参与战斗,但每一位英国士兵都知道,这场战斗跟英国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在这种情绪的左右下,士兵的士气极度低迷,一些士兵甚至还对这次出兵朝鲜有很大的怨言。

英军乘坐“锡兰”号巡洋舰抵达釜山

而和英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美军,美国自诩“世界第一强国”,这种极度的自豪感让美军自认天下无敌,因此在战场上美军四处与我军交战,当时美军内部的普遍反应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战争,让世界看看美国的实力。

而英国在二战结束以后实力骤减,其世界老大的地位不在,本来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受到重创,国土和人民都遭到了德国的蹂躏,再加上朝鲜半岛不涉及英国任何的海外利益,因此大多数英国官兵在作战时都抱着非常“佛系”的心态,能不和中国军队交战就尽量不交战,守好自己的阵地就足以。

据守阵地不出的英军士兵

后来加拿大人总结英军在朝鲜战场的作战情况时表示,英国士兵很少或者基本不挪动位置,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主阵地,对于中间地带和前哨阵地的争夺,英国人似乎并不感兴趣,有时志愿军在阵地周围来去自如,英国人也不会做出反应。

这并不是战场上的正常表现,因为当时其他国家都在为争夺前哨阵地而反复较量,美军更是在老秃山、猪排山、高阳岱等多个地段与志愿军展开了旷日持久且惨烈的阵地争夺战,而英国士兵却在这种情况下坐山观虎斗,足见英国有多不想打仗。

英国记者拍摄的英国军队照片,英军士兵个个满脸沮丧、尽显疲态

只不过英国有心“混”过这场战争,但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却使得他们始终无法独善其身,朝鲜的极端寒冷天气、志愿军的夜袭、冗长的停战谈判、“联合国军”一次次的战败导致战争时间无休止的拉长等各种情况都在消磨英国官兵的耐心,一部分人的情绪甚至已经接近崩溃。

但是这部分人还是少数,因为被派到朝鲜战场的英军士兵大多都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经过二战的洗礼,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内心已经被磨练的相当强大,寻常的战场变故很难对其造成较大的心理波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英军老兵也大面积出现精神疾病的呢?

志愿军战士夜袭敌人阵地

英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中显示,英军大面积出现精神疾病主要集中在1951年的最后几个月到1953年中旬,在此之前英军在战场上虽然也有出现过精神疾病,但多以焦虑为主,数量并不多,英军老兵们虽然看不到朝鲜战争胜利的曙光,但也不至于恐惧。

但是是1951年下半年,英军的精神状态却骤然崩坏,很多英军士兵的临床表现都是对志愿军的恐惧与胆颤,大多数患者都处于敏锐的意识状态,有时听到志愿军的名字,甚至会突然瞳孔放大、惊吓的四处躲藏。

毫无斗志的“联合国军”士兵

英军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到1951年下半年以后,志愿军的火力明显增加, 各类火炮开始陆陆续续进入朝鲜战场,期间还有喀秋莎火箭炮助阵,“联合国军”此前的火力压制已失去效果。

1951年9月1日,志愿军炮兵第21师在后洞里阵地以全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同时向敌人阵地齐射,384枚火箭弹在弹指一瞬间一齐向敌人铺天盖地的涌去,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失去了战斗力。

同年10月和11月,志愿军炮兵又向马良山、高旺山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负责防守阵地的英军第28旅几乎被全歼,很多被抓获的英国俘虏在战斗结束后,仍心惊胆战的表示:“你们的炮火太厉害了,我们实在难以应付。”

喀秋莎火箭炮齐射

而也正是在马良山、高旺山的战斗结束之后,英军的精神病发生率开始急速上升,后来有研究人员经过仔细询问和分析后发现,中国军队火力的显著增加让英军顿时失去了所有信心,以前中国军队没有密集的火力,英军觉得中国军队无需太过担心,但现在我军的火力成倍增加,英军已经对这场战争失去了信心,想回家已成奢望。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英军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精神疾病呢?简单来说就是被志愿军的炮弹吓坏了,长期笼罩在这样的恐惧环境中,久而久之,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心理防线快速崩塌,最终出现了大批精神病患者。

重伤的“联合国军”士兵

实际上,朝鲜战场上出现精神疾病的可不止是英军,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面对志愿军都已成这样,其他国家的士兵就更难以坚持。

加拿大的帕特里希公主轻步兵团2营初到朝鲜战场就遭到了志愿军的雷霆一击,如此迅猛的攻势让这支部队心惊胆战,后来在志愿军的夜袭、军号和口哨声中,加拿大部队日日心慌,没多久就有一百多人因精神疾病被送回国治疗。

英国公主在为自己的私人军队授旗,后来这支军队被她的教女蒙巴顿帕特里夏接管

同样的还有澳大利亚部队,虽然澳大利亚是美国的忠实小弟,美国刚一说要组建联合国军,澳大利亚就派出了2个步兵营、3艘驱逐舰、1个战斗机中队和1个空中运输中队支持美国挑起战争。

但在朝鲜战场上澳大利亚部队经常被美军丢下来断后,独自面对志愿军的打击,澳大利亚部队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士兵“恐志愿军病”尤为严重。

澳大利亚士兵登记参加朝鲜战争

从“联合国军”士兵在朝鲜战场上的种种表现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时志愿军给予的沉重打击,这种打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即使是自诩天下无敌的美军,在面对志愿军时也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恐惧,如此状态在美军几百年的历史中几乎从未出现,而这也让志愿军从此扬名天下,一战奠定了七十多年的长治久安,让新中国以更加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志愿军   英国   士兵   朝鲜   澳大利亚   国军   战后   英军   阵地   精神病   美军   精神疾病   中国人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