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何不结盟?历史上的5次结盟,给中国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头条创作挑战赛#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国家与国家之间结成同盟关系。例如现在世界上存在主要的结盟关系有:北约、集体安全条约、美日安保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等等。

环顾当今世界,和我国关系比较好的就是俄罗斯。2021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当前处在历史最高水平。在当前世界格局中,中俄有时候会抱团取暖。就有小伙伴忍不住要问,既然中俄关系这么好,为何不结盟呢?

这是因为,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其实,中俄在历史上是有5次结盟关系的,但是每一次结盟都给中国带来惨痛的经历。正是有了这些惨痛的教训,我国决定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

01 中俄第1次结盟

1653年,沙俄派使节到中国,要求清朝顺治皇帝称臣,顺治皇帝要求沙俄皇帝来朝贡。1654年,康熙皇帝继位,清朝和沙俄结盟,互不侵犯。后来,沙俄撕毁盟约,侵犯东北黑龙江领域,清朝康熙皇帝于1685年至1688年,收复沙俄侵占的领土,与沙俄军队打了一仗,即为雅克萨之战。清朝战胜,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

02 中俄第2次结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既割地又赔钱。俄国看到了日本的获利,也想在中国趁机捞一把。

1896年,沙俄邀请李鸿章进行结盟商议,沙俄想要在中国东北地区修一条铁路到海参崴,沙俄表面上说不是侵略,只是为了通商和运输。

清政府被西方列强这帮强盗抢怕了,认为如果有沙俄这个大国作为靠山,也是一种好办法。于是,清政府同沙俄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也称为《中俄密约》。

这是与狼谋皮,弱国无外交,更别说与大国结盟了。沙俄取得了中国境内铁路修建权后,就露出了狼的本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割掉了清朝3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弱国无外交,沙俄在获取了中国境内铁路修建权和船只停靠权后,开始露出獠牙,他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条约,将中国的路顺和大连租借掉了,从此牟取暴利。

03 中俄第3次结盟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苏俄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迫切需要在中国寻找支持力量。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也需要外部力量,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俄再次结盟了。但是随着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俄结盟破裂。

04 中俄第4次结盟

中俄第4次结盟是在1945年。1945年8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是国民党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为了借助苏联的势力,来抵抗日本的侵略,而苏联是想在中国东北获取利益。谁知道条约签订的第二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条约规定日本投降后最迟三个月内苏军全部撤出东三省。这可签得太不划算了,苏联在东北的三个月,也是没干好事的。就这样,中国又失去了156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土地。

05 中俄第5次结盟

1950年,斯大林需要新中国加盟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借助中国在亚洲牵制和打击美国的势力;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需要争取苏联的经济援助,同时也为打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所以两国有着共同需求,于是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废除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在这段时间,中苏两国关系是蜜月期一直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着,但是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1980年,彻底废除条约,不再签订任何结盟条约。

06 结伴不结盟的原则

中俄历史上的5次结盟,都是以悲剧收场,吸取了这5次惨痛的教训后,中国决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即:结伴不结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沙俄   中国   苏联   独立自主   日本   惨痛   条约   清朝   清政府   皇帝   教训   中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