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不听劝 落入敌圈套

为人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是一个领袖人物的品行之大忌。古今中外,许多领导人就是因为这一性格毛病,贻误了国家,祸殃及自身。公元前632年农历四月三日,楚国令尹子玉率领五国的联合兵马进攻宋国,在与晋文公率领的军队于城濮进行的一次大战中,由于子玉性情暴躁,感情用事,致使楚军一败涂地,子玉本人也自杀身亡。

公元前638年,宋军因泓水之败归附了楚国。可是,公元前634年,宋国又开始背楚亲晋,这一行动引起了楚国的极大不满。第二年冬天,楚成王会合陈、蔡、郑、许四国的军队包围宋都。宋急忙向晋国求救。晋国当时正想联合中原诸侯,抵抗楚国北进,从而自己称霸中原,宋国主动来求救,这正好进一步争取宋国。所以,晋文公便很快地发兵救宋。

公元前633年春,晋军以问罪曹国为名,借道卫国。卫国不予借道。晋文公亲自率大军杀奔卫国,势如破竹。正月初九占领了卫国的五鹿,又派使者与秦、齐两国建立友好关系。接着又破了曹国,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晋军逼临宋境,企图迫使楚军主动北上作战,以解除宋围,同时,晋文公此举也避免了因援宋而受曹、卫的夹击,从而争取到了有利的作战形势。

此时,楚成王也看到,长期围宋,城坚兵顿,师劳士困;且救曹、卫不及,失掉盟国屏障;晋军逼临,大有晋、秦、齐联合攻楚之势。于是决定收缩兵力,撤除对宋的围困。并告诫前线统帅子玉,切勿与晋军交战。

但是,子玉觉得,这样撤军有损楚国的威望,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他还自负地认为,晋国新兴,实力不如强楚,因此极力要求楚王允许他同晋军作战。楚王也不甘心围宋失败,于是也就答应了子玉的请求,但却只派少数兵力增援子玉。

子玉得到楚王派来的增援,更坚定了与晋军决战的决心。为寻找与晋军交战的借口,子玉派使臣宛春向晋文公提出:若允许曹、卫复国,楚将即行解除宋围。

这时的晋国,由于受到秦、齐等大国的默许和支持,又占据着曹、卫的大片土地,因此也不肯罢兵。但是,又不好回绝楚国提出的让曹、卫复国的条件,于是,晋文公同曹、卫国公“商谈”,私下允许曹、卫复国,但条件是曹、卫必须与楚断交。同时,还扣留了楚使宛春,以此来激怒子玉。

子玉见晋军扣留使者,又挟持曹、卫与楚断交,气得暴跳如雷,怒气难遏。他立即下令撤去对宋国都城的包围,全力追逐晋军。

晋文公见楚军来势凶猛,马上下令退避三舍。这时,宋国也派兵出城,配合晋军作战,秦、齐两国也派来了部队。农历四月初一,晋、宋、秦、齐四国联军在城濮驻扎了下来。

楚军将士见晋军退去,自己已经占了上风,便纷纷要求停止进攻。但此时的子玉已是头脑发热,固执己见。他不顾士兵的疲倦劳累,在晋军后面一直紧追不舍。楚军一直追至城濮,刚刚选择有利地形安营扎寨完毕,子玉就派人向晋军挑战。

晋文公很有礼貌地回复说,楚君的恩惠(晋文公流亡时,曾得到楚成王的礼遇)鄙人不敢忘记,正是为了回报贵国君王的恩惠,所以我们才退避到此…既然大夫你还不肯谅解我们,那就请整顿好部队,明天战场上相见吧!

四月初二大清早,晋文公就登上废墟,检阅自已的部队。只见晋军士气高昂,700辆战车,装备齐全,排列有序。于是,晋文公命令排开阵势,派胥臣带领下军进攻楚军右翼,狐毛、狐偃带领上军进攻楚军左翼,自己和先轸、却臻率领中军进攻楚军中军。

子玉见晋军打来,立即指挥部队迎战。他亲自率领中军,子西率领右军,子上率领左军,大家一齐杀了出去。子玉满有把握地说:“今天晋军一定会完蛋!”

战斗开始,胥臣所部将虎皮蒙在马背上敌阵,很快就冲溃了楚军右翼的陈、蔡两国军队。狐毛、狐偃在上军中虚设中军大旗,渐渐后退,栾枝派人用车子拖着树枝奔驰,扬起满天尘土。时适冬末春初,东北风将尘士猛烈地吹向楚军,使楚军睁不开腿睛。子西误以为晋中军退却,即率军奋力冲击。孤毛、狐偃且战且退,子西紧追不舍。突然,子西被晋先轸、,却臻统领的中军禁卫军拦腰袭力冲击。子西军大乱。就这样不大功夫,楚军左翼又垮了下来。子玉见左右翼都已崩遗,只有中军尚存,再战下去一定不堪设想,于是急传令撤军,连夜南逃。

晋军随即起而追击,直追到楚军后方屯粮之地,利用楚军粮秣、营舍休兵三日。然后又毁其营舍,于四月初十还师。子玉由于吃了败仗,也觉大失脸面,最后引咎自裁了。

总结城濮之战楚军失败的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子玉的怒气所致。当楚军围困宋都并行将灭宋之时,晋国竟联合秦、齐出兵曹、卫,直逼楚军翼侧,迫使楚兵罢围,这确实损伤了楚之大国的地位。但是,这时楚成王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看到中原形势已发生了不利于楚国的变化,从而采取收缩兵力、暂时避免决战的方针,这是对的。然而,由于前线统帅子玉被晋军作战行动所激怒,骄傲自负,不顾变化了的形势,更没有理解楚成王的意图,执意与晋军决战。楚成王也存在着侥幸心理,当子玉请战时,竟然允许了其所请,但又顾及形势对楚不利,不愿给子玉较多的兵力,这种最高决策的失误,就给城濮之战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由于子玉被晋军所激怒,刚忿用兵。特别是在宛春被扣,曹、卫两国与楚绝交后,子玉更是怒不可遏,急于求战。在晋军避其锐气时,他指挥部队紧追不舍;对晋军为选择有利战机,退避三舍的举动,子玉由于为怒气所迷惑,错误地认为晋军是怯战;在作战中不察对方行动虚实,不识对方的诈谋,更听不进部将的劝告;最后终于跌人晋军的陷阱,以致酿成城濮之败的大过错。被人们誉为兵圣的孙子曾经这样说: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晋国   楚国   中原   紧追不舍   楚王   中军   作战   兵力   公元前   圈套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