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旅游景点介绍—慈城古镇

慈城古县城景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骆公路慈城古县城。


县衙

县衙门楼上悬有“慈谿县”匾额。进县衙大门,东轴是县丞署,县丞主管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县丞署也是县丞商议、处理重大县丞事由的地方。

县衙大堂巍峨森严,是昔日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吏,接受圣旨的地方。大堂上方有“明镜高悬”、“执法如山”、“克己奉公”三块匾额,大堂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意欲清正廉明。


二堂是县令审理民事案件的场所,现保留了唐朝慈城古县衙一段砖砌的甬道,并在周围设了护栏。刻有“通十四年”的铭文砖,证明这甬道砖是在唐朝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烧制的,同时也证明了慈城县衙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清清堂原先叫清清阁,1262年,县令金昌年把清清阁改为了清清堂,清清堂是为纪念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慈溪知县张颖而建。张颖为官期间,以清廉著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张清清”,他的清廉事迹传到朝廷,宋太宗下昭奖赏,令地方立庙祭祀,在县衙设此堂是希望官员能像他一样为官清廉。


孔庙

孔庙最早建于宋雍熙元年。原址在城隍庙内,宋庆历8年即公元1048年,由慈溪县令林肇迁址于此,并由鄞县县令王安石撰写碑记《慈谿县建学记》。孔庙占地16亩,约7000平方米,共有祠、阁等房屋137间。


校士馆

校士馆民间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据慈溪县志记载,早在清道光15年也就是公元1835年的时候,由当地乡贤郑延荣、郑一夔父子出资二万四千两银元兴建,现校士馆是根据清光绪慈溪县志上所记载的图纸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于2004年6月28日对外开放。


冯俞宅

冯俞宅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2009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此宅是明朝湖广布政使冯叔吉后裔居住过的地方,后因家道中落把一部分房子卖给了俞家,所以称为“冯俞宅”。慈城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冯家屋、俞家谷、钱家吃”,冯、俞两家可谓是慈城的大户人家,他们居住过的房子同样也具备着显著的慈城特色,主体建筑保留明代风格。目前设有景德镇青花瓷展、例外服饰展、越窑青瓷展、宜兴紫砂壶展、李玉祥摄影展、郑雷孙旧时故乡图展和明式坐具展。


甲第世家

甲第世家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即公元1522年至1566年间,宅院坐北朝南,由台门、二门、前厅、后厅及左右厢房组成,是宁波明代晚期居民建筑的典型。因主人钱照、其子钱维垣、其孙钱文荐等一门数人登第,故称“甲第世家”,并请当时的大才子文徽明题匾。


冯骥才祖居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位于慈城古县城西北隅,占地面积1460平方米,建筑面积809平方米。馆内设有“怀先堂”、“南轩”、“我们的大冯”等三大展区。“怀先堂”为冯骥才祖父和父亲生活过的地方,通过复原厅堂、卧室、书房场景,展示冯氏三代的生活信息。“南轩”展示慈溪冯氏历史渊源及启承祠世系家传等。“我们的大冯”展区主要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现出冯骥才先生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领域的成就,同时,反映出冯骥才先生与故乡慈城的浓浓深情。


慈城药商博物馆

慈城药商博物馆的建设,就是以颂扬先贤、敬重行业、萃取精华、传承文脉为宗旨,希望把以慈城先贤为突出代表的“宁波国药商帮”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宁波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独特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宁波   先贤   慈溪   甲第   县衙   孔庙   县令   清廉   大堂   古镇   公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