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侍卫下棋时中途离开,15天后看到侍卫的尸体,康熙羞愧不已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封建皇权的最高象征,有着全天下独一无二的地位,尤其是在封建皇朝统治稳定的时期,至高无上的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一言就可轻易定人生死。

皇帝也是凡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有着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但这样一个凡人,又掌控着如此大的权力,自然会引发很多令现代人难以理解的轶事,这些轶事流传至今,令人警醒。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也是中国封建皇权最为集中的朝代之一,康熙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任皇帝,他雄才大略,建立了辉煌的功业,巩固了满清在中原大地的统治,在中国帝皇史中,也是排得上号的一位人物。

这样一位皇帝,在他的壮年时期,可谓是一言九鼎,无人敢于质疑他的权力,也正因为如此,他身边的一名小侍卫,因为他无意中的一句话,只能死于无奈的等待中。

原来康熙是个象棋迷,他在和侍卫的对弈中,因要去狩猎而中途离开,临行前康熙皇帝让侍卫在棋盘前等他回来,继续下完这盘棋,但康熙离开后就把这个小侍卫和这盘棋抛在了脑后,侍卫苦苦等待康熙的归来又不敢离开,最终渴饿交加,竟然死在了棋盘前。

这则轶事,就发生在满清时期著名的皇家猎场——木兰围场,这是一个对满清皇朝和康熙皇帝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的猎场。

设置木兰围场,酷爱下棋的康熙皇帝

木兰是满语中“哨鹿”的音译,围场则是设围狩猎之地,因此从木兰围场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用于狩猎的地方。

对北方的游猎民族来说,狩猎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既是他们起家时赖以生存的生活技能,也是他们强大军事实力的一种象征。

因此,从契丹、女真到蒙古人,这些占领了中原大地的北方游猎民族,虽然都接受了汉族的文化传统,也不再需要依靠狩猎来谋生,但他们都保持了对狩猎这一活动的热爱。

到了清朝时期,从辽东白山黑水中走出来的满族,无论是从辽东起家开始,还是在统治了中原土地后,都同样将狩猎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社会活动。

满族自从努尔哈赤崛起以来,就十分重视狩猎,在满族早期文献中,满清贵族出猎的记载就屡见不鲜。

清朝入主中原后,因为是以弓马得天下,因此格外推崇骑射,清朝皇帝顺治曾专门颁布谕旨,要求八旗子弟们不能因为天下太平就荒废骑射,要“益习弓马”,否则要问罪处罚。

虽然有严厉的谕旨,但中原大地的花花世界早就让满清贵族们迷花了眼睛,享乐奢侈之风很快就在八旗子弟中蔓延,新一代的满族子弟们大都荒废了骑射。

到了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期,原本精锐的满族官兵已经十分不堪,有鉴于此,康熙决定设立围场,定期带领满清贵族子弟前往狩猎,扭转这种风气。

康熙二十年,也就是1681年,康熙决定设立木兰围场,地处今天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属于蒙古高原东南侧,大兴安岭和燕山余脉汇接处。

木兰围场的设置是由康熙决策,那里的环境山环水绕,毗连千里,林木郁郁葱葱,水草丰茂,野兽繁多,气候凉爽,被誉为“万灵萃集、高接上穹、群山分干、众壑朝宗”的胜地。

康熙一生之中多次前往木兰围场,在那里留下了很多狩猎的记载,而正是在他一次出行木兰围场时,他身边的一名侍卫在和他下棋的过程中,因为他的一句话活活等待而死。

康熙是个博学多才的帝皇,他爱好广泛,除了满族人从关外带来的狩猎传统外,他对数学、天文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棋迷。

康熙所钟爱的棋,是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宝粹之一:象棋。

我国的传统棋种象棋,十分古老,关于它的起源,虽然目前说法不一,还没有定论,但它带来的趣味性和很多更深刻的意义,是必然的。

象棋作为一门高超的艺术,既要比试智慧,又要较量耐力,自始至终波澜起伏,险象环生.充满着复杂而微妙的矛盾斗争。

对弈者要处理好进攻与防守,舍弃与取得的关系,以高超的技艺去一步一步地夺取胜利。

因此,象棋又被视为战争的象征,中国历史上很多掌控大权的大人物都钟爱象棋,康熙也是其中之一。

等待而死的侍卫

这一年,又到了秋高气爽、草长马肥的季节,正是适合狩猎的日子,素来喜爱狩猎的康熙皇帝,又怎么会错过这个好机会呢?

此时的康熙皇帝,已经平定了吴三桂等人的三藩之乱,满清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日渐巩固,四海升平,一派政通人和的好景象,因此康熙皇帝的心情,可谓是志得意满。

在木兰围场这块对康熙、对满清皇族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的狩猎场所,康熙带着亲信的大臣和满族贵族们,在草原和林地间纵马驰骋,追逐山野间的各种猎物,好不逍遥快活。

这天,康熙带着随从们又一次骑马出发狩猎,在尽情奔驰了一段时间后,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小山包上。

在小山包上,举目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虽然此处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边塞草原,但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眼看风和日丽,气候晴朗,康熙的心情也十分不错,就在小山包上就地休息起来,向来痴迷象棋的他,在此情此景下不由得棋兴大发,准备找人对弈一番。

皇帝出行,身边的随从们自然万事都有准备,一行人中,负责照顾康熙衣食起居的是宫中大太监郭继功,他连忙吩咐身边的小太监们,在小山包上架起桌椅,铺上了随身携带的棋盘,将象棋子一粒一粒摆放好。

看着万事俱备,康熙就坐了下来,点名一位常陪同他下棋的大臣跟他对弈,一场野外象棋对战就开始了。

自古伴君如伴虎,陪皇帝下棋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伙计,陪的人下得太好了,让皇帝在棋盘上丢盔弃甲、屁滚尿流,那就要担心自己的脑袋会不会搬家。

就算碰到个大度的君王,输了棋当场不在乎的,但陪的人心中也难免忐忑不安,唯恐以后被穿小鞋子。

那么直接输棋行不行,也没那么简单,要知道皇帝要人陪他下棋,自然就是要享受棋盘上对弈的乐趣,放水太过厉害让皇帝看出来了,难说更要遭罪。

因此陪皇帝下棋,就要讲究一个收放自如,既要下得难解难分,让皇帝乐在其中,又要在关键时刻不露痕迹地输给皇帝,让皇帝龙颜大悦,自以为是凭借着棋力取胜,这样才能长期博得皇帝的欢心。

这位陪康熙皇帝下棋的大臣,自然深谙其中的道理,虽然是在木兰围场的露天棋局,但他抖擞精神,宛如在宫中陪康熙下棋时一样,两人对战三局,康熙果然在这位大臣的巧妙配合下连赢三局。

康熙自然心情舒畅,但赢了三局的他棋兴不减,就想换个人再和自己对弈一番,就问身边的随从们,谁还会下棋,就来跟杀上几局。

此时在小山包上的随从中,有一位叫那仁福的侍卫,他是一名棋痴,象棋功底很深,在京城中和棋友们对弈就很少输棋,他在宫中地位不高,一直兢兢业业当着侍卫,从来没有想过在康熙皇帝面前展露自己的棋艺。

但这一次机缘巧合,那仁福跟随康熙来到了木兰围场野外的小山包上,又正逢康熙要找人和他下棋,视下棋入命的那仁福来不及想那么多,就自告奋勇站了出来,陪康熙下一盘,而他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这却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盘棋。

康熙此时心情正好,眼看有侍卫自告奋勇要来和自己对弈,也十分开心,他不管地位尊卑,让那仁福坐在他对面,两人就开始下起棋来。

康熙从小就身份尊贵,陪他下棋的人无不战战兢兢,小心不让他难堪,因此康熙虽然酷爱象棋,但真实的棋力却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那仁福是个老实人,他坐在棋盘前,眼里就只有棋子,根本没想到对方是皇帝,也没想过这盘棋跟他和普通棋友们对弈有什么不同,他棋力高超,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没对弈几步,那仁福就在棋盘上势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而康熙就宛如四面楚歌的楚霸王,在棋盘上被逼上了绝路。

这时候在旁边的大太监郭继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的职责就是服伺康熙,让康熙心情舒畅就是他最大的功劳,可眼看这个不开眼的小侍卫,却不知天高地厚,在棋盘上杀得康熙节节败退,这可怎生是好。

况且象棋自从发明出来,就有着特殊的寓意,棋盘象征着中原大地,棋手们就是逐鹿中原的群雄,皇帝在棋盘上失败了,那不是象征他的江山不稳吗,郭继功想到这里,更是觉得这盘棋不能这样走下去。

就在那仁福在棋盘上吃掉康熙皇帝的一个车,就要奠定胜局的时候,郭继功看准时机,突然大叫一声,说自己看到山下有老虎,让康熙赶紧下山捕猎。

老虎是百兽之王,无疑是狩猎者最大的成果,木兰围场虽然也有老虎出没,但也不是常常能遇到的,康熙此番来木兰围城狩猎,虽然捕获了很多猎物,但还没有抓到过老虎。

一听说有老虎,康熙也来了劲头,象棋是他的心头所好,狩猎也不例外,况且猎物不等人,不赶紧去抓老虎难说就再也遇不到了,象棋只要人在棋盘在,随时都可以继续。

因此康熙赶紧召集人马,急着下山去捕猎,他眼看那仁福还站在棋盘旁,就吩咐他说,你就在这里等着,等我猎虎回来,咱们在把这盘没下完的棋下完。

说完,康熙就急着上马冲下小山包,去找那只郭继功信誓旦旦看到过的老虎,而那仁福听了皇上的金口玉言,自然一刻也不敢离开,就独自一人等在这个小山包山顶的棋盘边。

那只老虎本就是郭继功杜撰出来的,康熙一行人沿着他说的方向,一路寻找,翻过了好几座山,也不见老虎的踪迹,倒是遇到了一只梅花鹿。

康熙眼看找不到老虎,只能把气撒在梅花鹿上,他一箭把梅花鹿射翻,看也不看就直接回营地休息了,他心情不顺,早已将在小山包上等待的那仁福抛在脑后了。

那仁福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侍卫,陪同康熙的随从们也没几个还顾得上他的,眼看主子回营,早一窝蜂地迎上前去伺候了,偶尔有人还想到那仁福的,也觉得他会自己回来,出不了什么大事。

但没想到那仁福是个心眼实诚的老实人,他听康熙说让他守在棋盘前,就真的一动也不敢动,一直待在那里。

那仁福一个人在小山包上,又没有带多少饮食和清水,但他觉得自己要尽忠职守,哪怕是又饿又渴,也在山包上寸土不离,没过几天,这样一个老实汉子,就这样因为康熙的一句话,死在了棋盘前。

康熙在木兰围场还呆了很多天,过了十几天,他又一次经过了和那仁福对弈的小山包,这时他才想起了和那仁福还没下完的那盘棋,就又起了兴致上山去看看。

康熙根本没想到那仁福一直没走,只是想故地重游一番,但到了山上,才看到一直跪在棋盘前的那仁福尸体,康熙这才知道这位尽忠职守的侍卫一直守在这盘没有下完的棋前。

康熙对那仁福的忠心十分喜爱,但此时悔之晚矣,这位侍卫的生命就这样白白葬送了,康熙再难过再惋惜,也挽不回这条生命。

《棋迷轶事》,《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05-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侍卫   围场   满族   康熙   木兰   中原   棋盘   满清   羞愧   象棋   中途   尸体   天后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