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30年来,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由原来的29平方公里扩大到119.94平方公里,农业总人口由原来的1.1万人扩大到3.3万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开发区把城乡融合发展放在立志“二次创业”,创建“全国百强”的大棋局中思考谋划,制定了“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思路,以城乡融合重构区域发展布局,以人居环境整治重塑乡村秀美形象,以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坚持全域统筹,谋实城乡融合发展蓝图

开发区牢树城乡规划建设“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按照一年变面貌、二年大提升、三年成示范“三步走”战略,对13个城中拆迁村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改造安置,顺利完成了刘长屯村、大八角村等村庄改造项目,有序推进侯小屯村、小八角村、杨庄村等村庄改造,兴鹤社区实现主体封顶、香山社区开工建设;对15个涉农乡村,全域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各村水、电、燃气、道路等基本要素全覆盖,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四美乡村”,形成了各展所长、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坚持发挥优势,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名片

开发区充分发挥产城融合、以城带乡优势,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延伸覆盖,打造了五张亮丽名片。“联动带农”三产融合发展名片。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带动就业6000余人,带动农户增收1.6亿元。“幸福共享”生活保障名片。坚持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全域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人人持证”高质量就业名片。建立了覆盖全区28个乡村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点,实现了农村劳动力70%持证就地就业。“林茂果丰”产业经济名片。将建设森林乡村与发展林果经济相结合,积极打造以环乡路网为骨架,董庄村、焦庄村等村为支撑点的林果经济带,探索村集体领办、招商引资、开发租赁、合作协办四种模式,目前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占比60%以上。“村企联姻”协同发展名片。推动辖区36家企业与28个农村结对联建,加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用工培训等帮扶力度。

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

开发区牢固树立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以党建统领乡村振兴,激活了城乡融合“一池春水”。建强基层堡垒。把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城乡融合的核心引擎,大力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建立五项推进机制,实施五大提升工程,全区上下形成了努力“创星”、勇于“摘星”,敢于“夺星”的浓厚氛围。大抓人居环境整治。以“厕所革命”引领文明乡风,全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以“垃圾革命”加速环境“蝶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深化基层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四治融合”,前三季度“三零”创建达标率100%。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开发区综合发展局将继续鼓足干劲、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创造城乡融合“开发区经验”,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城乡   开发区   示范区   夯实   人居   鹤壁   全区   经济技术   基层   乡村   名片   农村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