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至盛焉,岂不仁哉 三代以下之主,汉文帝为最-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不含西汉前少帝、后少帝则为第三位,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


影视图片

谈起汉文帝刘恒,一些读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答案总是离不开以下的这四个字:无为而治。当然,我们需要区分一点:“无为而治”和“无所作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汉文帝在位期间,他其实也做了很多的事情,正是他做了这些事情为汉武帝时期能够打败匈奴做了坚实的基础。

一、汉文帝的对内举措

1、汉文帝执政期间对皇权的加强

刘恒登上皇帝宝座的大致历程:在刘恒的父亲、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西汉王朝的朝政大权基本被吕后为代表的吕氏集团掌握。吕氏集团被陈平、周勃等汉室老臣尽数诛灭,他们决定重新拥立天子。然而作为汉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之中最为年长的代王刘恒,自然也就成为了西汉王朝帝位最合适的继承人。很快,代王就被拥立为帝,即汉文帝。天子宝座,自此归属于代王刘恒。

刘恒作为皇帝第一件事情,做出了一系列的军事调动——当晚,代王就宣布:宋昌出任卫将军一职,负责统帅南军和北军,控制了长安的禁卫军;张武出任郎中令一职,负责皇宫的巡视警卫工作。宋昌和张武是何许人也?他们原本代都是国的大臣,此前就已经得到了代王刘恒的重用。这里告诉我们:他们都是代王刘恒信得过的人。

然后汉文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加强皇权,因为汉文帝在吕后死后他就得到信息,特地嘱咐自己的两个侄子吕禄和吕产:一定要把兵权牢牢地抓在吕氏家族的手里,绝对不要给其他人以任何可乘之机。因为只有这样,吕氏家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吕氏家族能够把持汉室天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军权在手。所以说他刚登上皇位就安排宋昌、张武担任要职,显而易见,汉文帝的这份人事安排,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影视图片

汉文帝应对刘氏(同姓)诸侯王采取的举措

大家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上,应该都学习过西汉文学家贾谊写的《过秦论》。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也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事实上,贾谊还写过另外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治安策》,以进谏汉文帝。《治安策》和《过秦论》类似,都是贾谊为了帮助汉文帝治国理政而写的政论文。

在《治安策》一文中,贾谊提醒汉文帝:刘氏同姓诸侯王对于汉室江山而言,其实也是一个威胁。那么,中央政府又应该如何去应对这个威胁呢?贾谊献计:中央可以政府把较大的诸侯国进行二度分封,将其再次分为几个较小的诸侯国。

这样一来的话,诸侯国的势力自然就会被削弱了。贾谊的这个计策,实际上就是日后“推恩令”的雏形。然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散诸侯的势力,因为周王朝的灭亡就是一个例子。

二、汉文帝的对外举措

秦朝末年,中原大地爆发了反秦起义,陷入了一片战火之中。秦朝灭亡后,中原大地又成为了楚汉相争的战场。原本负责镇守岭南地区的秦军将领赵佗见中原地区大乱,无人能顾及岭南,趁机自立为王,割据于南越之地。由于后期吕氏集团掌握实权,一度让关系越来越紧张,直到汉文帝时期,对南越重新采取了安抚政策。汉文帝下令修缮赵氏先祖的坟墓(在中原地区),以向赵佗表达西汉政府的善意。这样的处理方法让赵佗最终选择了再次向西汉称臣。南方地区得到了安宁。

2、汉文帝时期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汉文帝即位之初,延续了父亲汉高祖的政策,对匈奴和亲,但是就是这样匈奴还是入侵汉朝,但是汉文帝却没有退缩直接派出三路军队去攻击匈奴,可见,汉文帝对匈奴并不是一味妥协示好,而是软硬兼施地。在该强硬的时候,汉文帝也会对匈奴拿出强硬的姿态

影视图片

正是因为汉文帝对外对内政策的实施,西汉的国力在汉文帝时代开始逐渐强大起来,为西汉王朝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文帝的孙子—汉武大帝刘彻,终于开创了一个至今依旧让中国人为之自豪的盛世汉文帝功不可没,没有汉文帝汉武帝可能开创不了盛世。

上面是小编个人观点!欢迎您的关注➕[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南越   中原地区   王朝   目的   汉室   汉高祖   刘邦   匈奴   西汉   诸侯   刘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