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斯坦福,37岁登顶硅谷Meta CFO,这个成都妹子不得了

近日,年仅37岁的华裔女性Susan Li,正式接任了美国硅谷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Meta(前身为facebook)的新任首席财务官(CFO)。


这一消息令Susan Li这个明显属于华裔的名字映入大众眼帘。可以说,她又是一个华人实现美国梦的激励故事:


她是——出生于中国的1.5代华人移民,会说流利中文、

——是15岁就考入斯坦福的天才学霸,从19岁开始在摩根斯坦利的交易大厅工作、

——是年仅37岁,就打破亚裔、女性两大职场天花板,做上硅谷科技巨头的高管、


这个华裔女性面孔顿时吸引了很多人的好奇。那么这位新一代的硅谷icon到底是谁?她又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第1.5代移民”Susan Li


Susan Li出生在“天府之国”成都。在她出生之际,父亲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直到她2岁时,父亲成为了波特兰州立大学的一名教授,她才从中国移居美国。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父亲。


所以,她算是1.5代移民。也就是年幼时就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的人。


她既不同于父母(成长于中国)移民一代;又不同于妹妹(出生在美国,在美国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移民二代。


Susan Li处于父母和妹妹的“中间”,精通着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共存着新旧两种文化和传统,既带有来自祖国的一些特点,又在成长中吸收着西方的教育和文化思想。而她这些特点,为她后来的教育和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华裔美国人的移民之路:排斥和接纳


跟很多华裔一样,美国1.5代华裔移民的身份,也让Susan Li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过身份认同、代际冲突、社会融入等诸多困境。


移居美国后,Susan Li 在俄勒冈州长大。俄勒冈州位于美国西北部,这里80%以上都是白人,亚裔人口仅仅只有2.9%。



Susan Li一家住在一个叫奥斯威戈湖(Lake Oswego)的郊区,那里有很好的公立学校。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她的教育。


因为住的附近华人不多,Susan Li小时候也经历过与大多是华裔一样从排斥到接纳的痛苦过程。


比如,在过去,美国家长给孩子准备午餐时,通常会用牛皮纸袋装起来。而在她童年的时候,因为父母非常节俭,舍不得花钱用普通纸袋,给她准备的午餐都是用剩下的塑料面包袋装的。这个“不同”让敏感的她很尴尬。她也想和其它孩子一样,有一个普通的纸袋。


所以即使现在回想起童年,她表示,对自己“格格不入”的记忆仍然非常深刻。


Lake Oswego


华人对成功的秘诀:努力和教育


在美国的华人,都坚信着“努力和教育”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Susan Li的父母也一样。


Susan Li 从小读书就很用功,有着非常惊人的学历——她在11岁就上了高中,15岁考入斯坦福,学习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在教育上,她非常感谢父母一路以来给她的支持与鼓励,让她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她认为,父母给了她两件礼物。


一个是,父母为她做的牺牲

另一个是,父母鼓励她努力工作,并始终相信自己。

她在采访中提到,父母在20多岁时就移居到了美国。对于当时的父母来说,这是一个语言和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他们在这一无所有。


为了挣钱,父亲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也会到餐馆打工,还曾做过保洁。


因为当时家里不富裕,他们一家四口也不得不跟另外两个家庭一起合租,“挤在”一套三居室的公寓里。尽管父母赚钱辛苦,生活艰难,但依旧让她觉得自己拥有需要的一切,尤其是在教育方面。


她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因为很喜欢华裔运动员关颖珊,所以很想成为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



但是,他们家附近不仅没有可以滑雪的地方,父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她训练。她记得当她跟父亲说时,父亲因为不想拒绝她,所以跟她说:“你为什么不从练习开始,直到你能在地毯上做一个单周旋跳呢?”


上高中后,她又被马德琳·奥尔布莱特 (Madeleine Allbright)深深影响。Allbright是美国第一位女国务卿,11岁时跟父母从捷克移居美国,某种程度上,她和Susan Li一样,也是1.5代移民。




Susan Li非常崇拜Allbright,她认为Allbright能在男性居多的政界,取得这样的地位,成就是不可思议的,并梦想着能成为像Allbright一样的成功女性。

对于高中时她的“远大”梦想,父亲依旧鼓励她说:“你也可能成为这样的人,总有一天你会做到的。”


对此,Susan Li也非常感激地说到:“我的父亲相信我有朝一日会像马德琳·奥尔布赖特一样重要,而我在了解到这一点后所产生的感觉仍然是我记忆中最深刻、最具塑造性的时刻之一。我很幸运能拥有我的父母。”


即便到了上大学选专业,父母依旧尊重她的决定。Susan Li提到,她当时决定从事的金融方面的工作,父母都不熟悉的领域。


对Susan Li来说,她能获得今天的成就,父母的支持和信任很重要的。这些能让她感受到更深的安全感与被爱感。Susan Li说:“作为一个孩子,我很幸运能成长在一个有那么多人在世界上做着很酷的事情的时代,还有很多扇门可以被你打开。”



从摩根士丹利跳槽到Facebook


2005年,年仅19岁的Susan Li从斯坦福毕业。从那时到现在,她仅有两份全职工作经历。



Susan Li先在摩根斯丹利的多个办公室担任分析师一职。


在不到3年的任职期间里,Susan Li分别在其纽约、硅谷和香港的办公室工作过。入职期间,她中英双语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22岁的她便入职Facebook(Meta前身)。这也成为她职业道路上的一个关键选择——2008年时的Facebook还仅仅是一家只有几百名员工的创业公司。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放弃老牌金融名企,选择入职一个刚起步的小公司,也许不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但这并不是一个冲动的决定。


对Susan Li来说,她是一个乐于挑战,对新鲜事物持有热情的人,一成不变的投行工作无法给她满足感。


她提到:“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摩根斯坦利是一个很棒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我在那里受到了很好的培训,但我审视了投行的职业阶梯,发现这里的董事总经理似乎更像是一份销售工作。那时我就知道,我需要做点别的事情。”


而Facebook之所以成为她跳槽的“下家”,则是缘于一次她与朋友在东南亚度假的经历。


她在采访中提到,当时她和朋友在马来西亚等公交的时候,曾遇到了一群非常有意思的陌生人,他们聊得很愉快。而在他们分别之际,对方为了跟她能保持联系,跟她说了一句“嘿,记得上Facebook去找我们!”。


这一刻,也让Susan Li第一次感受到能在茫茫人海中,在与他人萍水相逢后,能建立起这样的联系是一件非常酷的事。她认为,Facebook非常显著地在改变世界各地的人们相互联系的方式。


回到美国后,在Susan Li对Facebook了解下,还发现了自己有很多斯坦福同学在Facebook工作,并且他们对公司所做的事情非常兴奋。当时Facebook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当时来说,发展却非常迅速。


总之,以上这些因素都让Facebook像一个环环相扣的磁铁,深深吸引着年轻时候的Susan Li。


就这样,Susan Li跳槽了。


而事实也像我们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


截至去年,Meta已经成长为大约有7.2万名员工的科技巨头。可以说,Susan Li的职场成长是和Meta成长同步的。



如今37岁的Susan Li,不仅是Meta的CFO,而且还是硅谷为数不多的年轻华人高管。


作为Meta的“老将”,对于Susan Li的这次任命,不少Meta员工都表示:其实Li已经在Meta内部担任财务团队二把手很多年,团队早已计划让她接管CFO的职位。担任CFO之前,她的职位为财务副总裁。


扎克伯格也对外表示,Li 在过去14年在Meta团队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其中就包含2012年帮助公司上市、监管业务的支出,财务预测,并夸赞Li是一位有天分的,敬业负责的领导者。


7月28日,Susan Li在社交平台宣布自己将于11月1日接任Meta首席财务官。


除了Susan Li的职场经历,其个人生活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事业有成的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同时,她的先生John Hegeman目前也同样在Meta工作。根据其LinkedIn显示,职位正是广告方向副总裁。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个人履历和妻子有着高度重合。例如,他也曾毕业自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和数学系。从他的就读时间(2003年至2008年)来推算,两人可能在学生时便相识。



之后2007年,早Susan Li一年加入当时的Facebook。除去2013年曾短暂离开到Quora工作外,目前已经在这家公司效力14年。


看来学霸还是要学霸来配啊...还有网友羡慕地称他们夫妇为“硅谷科技大厂双职工天花板”。


中间:Susan Li和老公John Hegeman


Susan Li:“把与众不同变成了一种财富,而不是一种障碍”


不得不说,Susan Li的职场和个人生活同样像“开了挂”一样完美。而作为一位华裔女性,能在美国有这么棒的成就,她的故事也让不少人受到鼓舞。


回顾自己一路以来的故事,她告诉《福布斯》,作为一个局外人的成长经历迫使她接受了自己是谁,以及敢于做真实的自己,并与她通常不会主动接触的人建立联系。


从19岁进入摩根士丹利从事银行业开始,到加入Facebook早期的财务团队,再到成为Meta的领导角色,Susan Li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几个不同的因素:


父母灌输给她的职业道德、他们对她可以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的坚定信念、她对承担新责任和接受新历练的认同,以及以正确的方式挑战她的优秀导师。


如今,面对在美国的华人高管越来越多的情况,Susan Li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她说:“对于任何在成长过程中与我有同样感受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是一个试图找到自己的路的局外人——以及任何感觉自己没有很多跟自己来自同一个族裔的榜样的人,我确实认为学会接受自己,并且敢于做真正的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办法和那些你可能不会立刻一见如故的人建立联系。


让我感到惊讶的一件事是,每当你和他们建立联系以后,你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有趣。你可以与许多意想不到的人发展出愉快的人际关系,并且这样的关系可以维持很久。”


据报道,今天的硅谷,已经有近50万名华人在科技领域聚集。经过了近二十年的积淀,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成功冲破职场天花板,在科技巨头中从工程师一路逆袭,成为了整个行业中掌握着话语权的一批人。


而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


*本文来源参考

https://www.forbeschina.com/woman/6224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斯坦福   硅谷   俄勒冈州   成都   美国   妹子   华裔   移民   父亲   父母   华人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