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孔子第73代后裔,55年被授中将军衔,曾向汶川地震捐五千块

孔子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推崇的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身为名门之后,孔子的后人自然备受世人关注。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孔庆德,就出生于革命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生活。

那么孔庆德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做了哪些事呢?

01参军报国

1911年,中华大地四分五裂,战争频发,局势动荡,人民都在痛苦中挣扎。孔庆德就在此时出生,年幼时他家境贫寒,早已失去了孔家后人的荣光。就算他是圣人之后,孔庆德一家人的日子仍然举步维艰,父亲在他十几岁时被地主逼死,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吃饭都成了问题。

后来孔庆德加入了路过他们村庄的国民党,他希望自己可以一边报效祖国,一边解决生计问题。然而在国军队伍中,孔庆德逐渐发现其内部的黑暗和残暴,随即和营长魏孟贤商议后一起投奔了红军。来到新的队伍,孔庆德马上开始学习相关军事科目,并加入了红二师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02英勇抗战

在红军队伍中,孔庆德表现得十分英勇,他总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很快就升任了连长。在枪林弹雨中,孔庆德飞速成长,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在王家围子战斗中,他不幸被弹片击中,但孔庆德丝毫没有退缩,反而带着战士们继续冲锋,战争结束后才去卫生院简单包扎一下。

抗日战争时期,孔庆德名声大噪,他率部夜袭日军阵地夺取了一门火炮。1938年,日军准备攻打大杨庄,孔庆德的部队则驻军在临近村庄。此时在外侦查的孔庆德发现了大炮,他十分震惊,认为敌人一旦开炮我军将没有还手之力。于是孔庆德组织战士们前去抢炮,周围人听后都有点害怕,觉得要是被发现,可能会丧命。但孔庆德觉得夺炮是必要的,他带着30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从田边走到目的地。大家分成几组,有负责搬运的,有负责火力掩护的,最终成功将火炮运回了上级部队。此次事件,受到了组织的表扬,孔庆德在军中开始崭露头角。

03新征程

解放战争胜利后,国家和人民开始走向新篇章。此时孔庆德选择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他非常认真刻苦,对知识求知若渴。虽然孔庆德是孔子后人,但因战争原因,导致他没有上过一天学,现在有了机会,自然不会错过。1952年孔庆德被任命为炮兵的代理司令,开始迎接新挑战。

由于炮兵算是新建部队,缺少相关管理经验,孔庆德就频繁下基层调研,了解战士们的训练情况和他们遇到的困难,就这样孔庆德慢慢摸清楚炮兵部队的运行状况,在理清一切后,带领部队逐渐走上正轨。1955年,我国开始对战争时期的革命将领,进行表彰授衔。

这段期间,有很多人对自己军衔的高低存在质疑,纷纷去找罗帅讨价还价。孔庆德对此却没什么表示,他认为自己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有个大校军衔就很满足了,没想到最后却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后的日子孔庆德一直奋斗在工作一线,直到1983年才离开岗位。

退休的日子,孔庆德仍然关注着国家发生的大事小情,他希望自己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008年汶川地震,97岁的老将军在电视中看到了灾区人民的艰难。孔庆德非常难受,他向灾区捐款5000元,并实时关注四川人民的最新状况。

2010年孔庆德去世,终年100岁。回顾老人的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坚持奋斗的决心。年少时,孔庆德一家人深受地主的压迫,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而这段经历,为他日后选择参加红军,走向革命打下了基础。在战争中,孔庆德不断成长,他英勇无畏,作战坚决,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面对荣誉,孔庆德不争不抢,安分守己,品德高尚,令人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孔子   军衔   汶川   火炮   炮兵   后裔   英勇   红军   中将   后人   部队   日子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