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人世间》才懂:周父接纳郑娟不为感恩,只为郑娟给他遮了羞

文丨卿心君悦

自从嫁入周家,郑娟便成了周父最满意的儿媳。

郑娟受认可的程度,甚至完胜省长女儿郝冬梅。为此,郝冬梅还曾心里不平衡地向周秉义抱怨,为什么同样都是儿媳,周父的眼中却只有郑娟。

对于郝冬梅的抱怨,我与周秉义的态度基本一致,论做儿媳,郝冬梅与郑娟真的没有可比性。当然,这并不是说郝冬梅不好,只是说郑娟更符合周父心中好儿媳的标准。

论孝顺,论付出,论功劳,论夫唱妇随的相处模式,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周父满意郑娟都是无可厚非的。

起初,我一直认为注重家风与门风的周父,之所以能够接受郑娟,完全是因为郑娟那几年对周家的付出,让他不得不带着知恩图报的心,成全周秉昆与郑娟。

如今重温《人世间》,细品了周父在得知真相时的犹豫,却发现周父接纳郑娟的原因不止如此,真相其实很现实。

一脚

自从得到郑娟的身子之后,周秉昆一直盘算着如何让父亲同意这门亲事。

在周家,周父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只要周父点头,其他人基本都不会有异议,即便周母不情愿,出于对丈夫的尊重,她也会附议周父的决定。

因此,如何说服父亲,成了摆在周秉昆面前的难题。

周秉昆知道,父亲最重家风与门风,宁愿与他断绝关系,也不会同意让未婚先孕的郑娟进周家的门。毕竟,连最得父亲欢心的姐姐周蓉,都在这事上栽过跟头,更别提他了。

直接摊牌,不敢;不摊牌,心里不甘。

就这样,找对象的事周秉昆一直故意拖着,任凭母亲怎么催促,他都没有松口。

直到周父回家过年,看着心情还算不错的周父,趁着一旁母亲提及他找对象的事,周秉昆试探着表示,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了,对方人美,善良,能干,就是带着一个孩子,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弟弟。

怎知话音刚落,前一秒还一脸慈爱的周父,一下秒就给了周秉昆一脚,直接把他踹到了炕沿边上。

面对意料之中,又算是突如其来的暴怒,周秉昆瞬间退缩了,他委屈地揉着脑袋,谎称刚才的话,只是顺着母亲的话茬开了个玩笑,这才平息了周父的怒火。

平心而论,周父的愤怒确实可以理解。

一方面,在那个年代,未婚先孕是为人不耻的,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让没结婚的儿子,娶一个带孩子的女人,这不是歧视,而是现实。

另一方面,周父虽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但极其注重脸面与家风。在不了解郑娟的情况下,他不会冒着坏了周家名声的风险,允许郑娟进门。这一点,参考周父周母一直对外隐瞒周蓉下乡的真相就能看出来。

这就像剧中周秉义对周秉昆说的那样:我不知道你对郑娟有多深的感情,但是唾沫星子能淹死人知不知道。

如果这些唾沫星子来自于邻里街坊,那威力更是难以想象。在民间,舆论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大,家长里短,背后非议甚至在很多程度上会决定一家人能否立足,能否好好生活。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父出于对儿子的考虑。

周家虽不是大户人家,但是条件在整个光字片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周父不求周秉昆攀高枝,但是找个条件相当的姑娘,这是基本。

在周父看来,自己的小儿子,虽然没有哥哥姐姐那么优秀,但是为人父母,永远都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差,况且,周秉昆的条件确实不差。这也是周母感叹撮合春燕与周秉昆不成时,周父却一脸自信地告诉周秉昆,一定要找一个比春燕更好的媳妇,争口气。

而且,周父也会考虑现实因素,娶一个带着孩子的和瞎眼弟弟的女人,周秉昆要承担怎样的生活压力与负担,可想而知。

周父担心周秉昆是一时冲动,或是暂时迷了心窍,所以他必须用强硬的态度,彻底断了周秉昆的念想。

也是这次试探,让周秉昆意识到,要娶郑娟进门比想象中还难,除非他真的与周家断绝关系,否则想都不要想。

可是,背弃父母与周家的事,注重孝道的他又实在做不出来。他不忍心母亲为他担忧,更不愿意他一向尊重的父亲,不认他这个儿子。

娶郑娟的事就这样搁置了。

意外与转机

如果不是周母意外成了植物人,周秉昆娶郑娟的想法,或许永远不会实现,而那场意外,让事情有了转机。

等待周蓉回家过年的周母,等来了女婿被抓的消息,一直为周蓉担惊受怕的周母,急火攻心地晕倒在地。

命捡回来了,却成了不能说话,不会动的植物人。

看着躺在炕上的母亲,与一旁年幼的玥玥,周秉昆思考良久,决定瞒着家里人独自扛下照顾一老一小的责任。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他了解家里的情况,就算告诉家里其他人,他们除了跟着担心,实际上也无济于事,最终照顾母亲的任务还得落在他的身上。

毕竟如果非要有一个人牺牲工作,不可能是家里赚钱最多的周父,也不可能是前途大好的哥哥,更不可能是情况不明的姐姐。

另一方面,对于母亲昏迷这件事,周秉昆始终认为错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是他将周蓉的事告诉母亲,母亲不会受不了打击而发病,所以他心甘情愿照顾母亲,来缓解内心的愧疚与不安。

这也是为什么剧中周秉昆提到,希望周母能够在周蓉以及家里人回来之前,就好起来的原因。

当然,我一直认为,周母出事主要责任在周蓉,不过这改变不了善良、老实、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周秉昆将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

为了照顾母亲与玥玥,周秉昆一连请了很多天的假,可是从小被周母照顾的他,对于家务与照顾人的事,基本是一窍不通。

好在春燕妈出于与周母的情谊,经常来周家帮忙,分担了周秉昆的一部分压力,但是他们都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在春燕妈建议花钱请国庆姐姐来帮忙未果之后,周秉昆找到了郑娟。

得知情况的郑娟,二话不说就带着楠楠与光明来到了周家。为了避嫌,也为了周秉昆的名声,郑娟白天在周家照顾一家老小,等周秉昆下班再回到太平胡同。

这次重温这部剧,我更能理解郑娟的不易。

在现实生活中,照顾一个孩子已不是易事,而郑娟需要面对的却是两个孩子和一个病人。暂且忽略有一定自立能力的光明,我们可以细数一下郑娟每天要做的事:

除了这些,她还要承担周母与玥玥随时可能出现问题的压力,但凡有个闪失,她都没法向周秉昆交代,照顾自己的孩子难,照顾别人家的孩子与老人更难。

郑娟的苦与难,或许可以想象,但是没有经历过,就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

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歇的郑娟,一扛就是两年,甚至在周秉昆入狱期间,她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周家。

接纳

周秉昆曾问过周父,啥叫好媳妇儿,周父的回答是,像周母那样,明事理,能干,就是好媳妇。

从这一点来看,郑娟完全符合周父的标准,或者可以说远远超出了标准范围。只不过,周父之所以同意周秉昆娶郑娟,并不是因为这个“好媳妇”标准。

事实上,周父接纳郑娟的原因很现实。

一、无可替代。

周父从周秉义那里得知家里的情况之后,特意赶回了家,他曾亲自照顾了半天周母与玥玥,而结果是,尿盆倒了,碗碎了,玥玥丢了。

那一刻,周父不仅体会到了郑娟的不易,也意识到了郑娟的无可替代性。

他不能辞职,就算辞职,他也没有能力独自照顾好周母与玥玥。而大儿子周秉义与女儿周蓉刚刚考上北大,虽然玥玥本就是周蓉的责任,但是他依旧不想耽误他们的前程。

至于小儿子周秉昆,不仅需要上班,照顾人的活与他一样,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周家是根本离不开郑娟的。

当然,他可以选择花钱请人照顾,暂且不说增加开销与能不能找到人的问题,他心里明白,换成任何人,根本不可能像郑娟这样,把周母与玥玥照顾得这么好,这么的用心。

也就是说,出于对周家整体利益的考虑,才是周父接受郑娟的真实原因。如果他不接纳郑娟,就没有理由让郑娟继续为周家付出了。

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剧中有一个细节:

周秉昆提出对外称楠楠是他亲生的时候,周父说了这样一句,“就是委屈你了。

委屈了什么?

细品这句话,你会发现,周父为周秉昆委屈,不是因为周秉昆要替别人养孩子,毕竟娶郑娟是周秉昆的想法与选择。

周父所谓的委屈周秉昆了,是作为周家一家之主,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愧疚。

而愧疚的由来,是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家里的情况,郑娟不会成为周家的恩人,而他也不会为了恩情,为了继续让郑娟继续照顾周母和玥玥,而同意这门婚事。

对于那时的周父来说,他并不认为周秉昆对郑娟的感情有多深,甚至于他会觉得,生性淳朴善良的小儿子之所以要娶郑娟,就是为了报恩,为了整个家。

也就是说,在周秉昆眼中,娶郑娟是出于爱,而在周父眼中,周秉昆娶郑娟就是基于周家整体利益的一种牺牲。所以,他才会觉得委屈了周秉昆。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周父并不是认可郑娟,而是迫于周家离不开郑娟的现实。

二、维护了他的威严与脸面

周父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郑娟,还有另一个原因:周秉昆与郑娟没有背着他偷偷领证。

当年周父之所以气到不想认周蓉,不是因为冯化成的特殊身份,也不是因为冯化成年龄比周蓉大,而是是因为周蓉不经过他的同意,私自与冯化成领证结婚了。

这一点,在剧中周父去贵州,得知冯化成的情况时的态度就能验证,他在意的根本不是冯化成的身份,而是周蓉草率结婚的态度。

对周父来说,他虽没有封建思想,要求儿女的婚姻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在他看来,儿女在婚姻选择上征求父母的意见,是儿女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这不仅是对父母的尊重,更是他作为一家之主的威严与脸面的体现。

也因此,在周父得知周秉昆并没有与郑娟领证,而是在等待他的同意之后,周父的态度一下子就软了,欣慰的对周秉昆说,他的做法虽对郑娟不负责,但也是对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周秉昆与郑娟没有领证,维护了他一家之主的尊严与最后的脸面和体面,这也是周父接纳郑娟的原因之一。

如果周秉昆与周蓉一样,先斩后奏了,那么即便周父迫于现实与恩情接受了郑娟,也不会像后来那般,从心底里尊重与重视,或者会需要更长的时候来说服自己。

写在最后:

虽然让郑娟进门是迫于现实,是为了给周蓉与周秉义逃避责任的机会以及为周父作为一家之主的失职遮了羞,但后来周父真的是打心眼里认可郑娟,庆幸当初自己的决定。

事实上,我始终认为,周秉昆娶了郑娟,不仅是他的福气,也是整个周家的福气。这一点,无论是后来的周父,还是醒过来却有些糊涂的周母,都心知肚明。

当然,所有的付出都是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郑娟遇到周秉昆,也是她的幸运,毕竟如果没有周秉昆最初的善意与后来卖传家宝的坚持,郑娟不会为了周家做到如此地步,她也很难脱离太平胡同,拥有一个给她足够安全感,为她遮风挡雨的家。

爱情靠天意与缘分,婚姻凭努力与经营。两个善良、懂得感恩,都不计付出的人走到一起,才铸就了他们美满幸福的婚姻。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家风   这一点   儿媳   脸面   剧中   人世间   委屈   家里   儿子   父亲   父母   母亲   现实   原因   情况   孩子   郑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