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点思考!“清华女神”颜宁选择深圳,给福州这座城市什么启示?

科学家颜宁宣布离开美国,将协助深圳创建医学科学院的话题,最近密集刷屏。

大家纷纷关注这枚“清华女神”的陈年往事的同时,也有人探讨颜宁为何选择深圳?

在很多人看来,颜宁和深圳有点“双向奔赴”的意味。

《美国商业周刊(中文版)》评价深圳是“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市”。而颜宁在演讲稿中这样说,“深圳年轻朝气蓬勃,有无限可能,是梦想之都”。

一句“梦想之都”给深圳增添了几分性感的底色。在看到深圳与全球顶尖人才结缘的同时,作为与之相聚800公里,这些年也是一直“求贤若渴”的福州,能有什么样的启发?

在人才与城市发展方面,二线城市福州应该向一线城市深圳学些什么?


产业需要“领头羊”


福州滨海新城 图片来源:福州日报


讲深圳之前,我们先聊另外一个城市。

一个城市想要快速发展,强势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经济环境很关键。

过去两年,要说哪个城市在国内出尽了风头,很多人都会说是合肥。梳理合肥的几个关键词:中科大、蔚来、京东方……当然,还有“最牛风投城市”等等溢美之词。

合肥与福州,同样都是新晋万亿GDP城市。如果我们梳理一下福州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行业领军企业。

福耀玻璃、朴朴超市、永辉超市、东南汽车、兴业银行……对了,我们不能忽略一大波闽系地产企业。还有,福州正在搞的数字经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几个感觉:

一是福州的产业相对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少,搞地产的比较多;
二是诸如长乐的“一黑一白”,福清的食品、化工产业等那是“星光璀璨”但是不见几棵月亮。
三是像永辉超市和朴朴超市这种零售业内全国知名的企业,本身又不需要高端人才支撑。
四是数字经济,整个滨海新城和福州推进了好几年,2021年规模超过了5400亿,占GDP比重超过了48%,成绩非常亮眼,可是这个产业里全国能叫响的明星企业几乎没有。

合肥在产业发展上做得有多好吗?看过一篇文章,说得相对客观。合肥的三大支柱产业是汽车、家电和装备制造。

看上去也不高端。但是,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做得很优秀?因为拿出来讲的领军单位比较显性。

比如说讲科研,合肥会说:我有中科大!这一点,福州就有点尴尬,是说福州大学?还是天津大学滨海小区?或者说正在建设的福耀科技大学呢?都不够。

好像除了福耀玻璃,在各个产业的线条上,福州都缺“领头羊”的明星效应。

话题说到深圳去。要说产业和高教资源,深圳那可多了去了!

别的不多说,就说“清华女神”颜宁选择做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坐落的深圳坪山区,截至2022年6月,已聚集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近千家,生物产业总产值在200亿元以上。国际龙头、本土领军,还有一众小型创新企业,都在酝酿下一个生物药品种的诞生。

而深圳医学科学院,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筹划多年的梦想。

不知道大家从这一段话里,读出了几个思考。

1、发展医生物医药,这个产业是国际上新兴的产业。深圳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2、国际龙头和本土产业目前已经创造了可观的产值。
3、由产业向上延伸出的科学机构,瞄准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深圳是全球的深圳,其产业发展的雄心和格局,给福州上了一堂实践课。

对比合肥,福州的产业都不够显性,对比深圳福州的产业远远不够高端。没有高端的产业基础,就不会吸引高端的产业人才。这是最大的痛点。

福州的问题,是全国一大波二线城市遇到的问题。但福州的产业规划,确是需要从“摊大饼”思维更加关注产业的“牛鼻子”。


国际化城市需要国际化人才


福州新地标“闽江之心” 图片来源:遇见福州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是福州正在努力去做的小目标。

在产业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国际航空城、丝路海港城、现代物流城,全面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坚持以通促融,加快推动“福马共同家园”建设,稳步推进福顺半导体、优你康光学等重大台资项目建设……

用一句话总结:福州的努力,看得见!

有一个数据,对福州的成绩也给了足够的支撑:今年万亿俱乐部城市三季报显示,福州以同比5.8%的增速领跑。

搜狐城市为此进行分析,近几年福州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今年前三季度,一产增加增长值为5.2%,二产增长6.1%,三产增长6.5%,投资、消费、外贸的增长都排在万亿GDP俱乐部的前列,可谓后劲十足。

这和福建这两三年“强省会、强门户”的战略分不开。

经济在强身健体,产业在“闷声”发展的同时,一个城市能否真正国际化,也要看对国际上的人才是否有吸引力。

谈到人才,首先要关注的就是高校资源。

福州的高校挺多,但是没有一所“985”大学。“双一流”也只有福大这一棵独苗。

福州大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教实力不够强,成为无法吸引国际上高端人才的纸掣肘。

这个问题如何破解,天津大学-新加坡国力大学福州联合学院是一个解题方法,但更有可能率先破题的,应该是福耀科技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办学瞄向制造业高端技术短板,着力建设应用型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大学和产业是相辅相成的,产业是承接、孵化人才的摇篮。城市是人才选择的关键。

哈尔滨工业大学,够牛了吧!它的深圳校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综合实力与录取分数,居然有了超越本部的大势。

大家看到了吧,又是深圳这个城市。

未来,福耀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在福建,还是珠三角、长三角,或者全世界?

福耀科技大学效果图 图片来源:蓝房网


一所高端的大学不够,人才是产业成果“转化器”。

正在走向国际化都市的福州,在国际化人才吸引力上,如何破局?没有全球新兴产业支撑、缺少国际化人才的加盟,福州任重而道远。


人口与“福气”

福州大学城 图片来源:福州日报

福州的房价水平全国排在10名左右。很多人会觉得房价太高,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

很有道理!

但,衡量一个城市对人口有没有吸引力,房价只是一方面。

就拿深圳来说,房价那么高,也不妨碍年轻人乐意去深圳工作。

2010-2020年,全国来看,深圳是人口增长最好的城市。10年增长713.65万常住人口。

深圳的魅力在于经济活力、政策活力和产业活力。

用颜宁的话说,深圳是“梦想之都”。一个城市最大的活力,就是能够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创造越来越多努力实现梦想的机会。

人才“为什么走”和“为什么来”,有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时则不尽然。

比如,这个地方成长环境差点,那个地方成长环境好点,于是舍此而就彼,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但人才流动也有很多随机性,比如有时是兴之所至,可能因为喜欢某个人、某个城市,就奔赴某个地方。

深圳能够吸引颜宁,正是因为这座城市富有开创的精神,能够后满足颜宁的梦想。

“颜宁效应”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人才在“想什么”,这是一个地方招揽人才最需要抓住的核心问题。

虽然,福州永远不可能成为深圳,但福州可以继续努力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真正感受到“有福气”。

产业不一定要有多高端,人才也不一定要有多高端,多给普通人创造“双向奔赴”的念想,或许就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福州   深圳   天津大学   滨海   城市   合肥   清华   女神   启示   梦想   产业   人才   企业   颜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