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女孩逼到瘫痪,只为送她一副好身材

最近,宝妈圈流行着一种新型凡尔赛活动--女儿柔韧度内卷。


「女儿三岁了,才学会劈叉。」、「女儿四岁了,下腰还不够标准。」


妈妈们假意挑剔着舞蹈动作,实则在赞美声中暗喜,女儿卷赢在起跑线。


殊不知,危险早已朝着女儿步步逼近。



一、为了练舞,她们患上了「枪伤后遗症」


「儿学奥数,女练舞蹈。」


这句育儿心经,被无数父母奉为圭臬。


在大多数人眼里,舞蹈不仅能陶冶女孩的情操,还能赋予她们一副挺拔身姿。


而练舞,自然是越早越好,因为「孩子柔韧性好」。


然而,正是这些理念,把女孩们推向了永久性残疾。


2020年8月20日早晨,五岁的女童安琪,被父母发现瘫倒在自家厕所。


「爸爸妈妈,我不能动了!」


几分钟之前,安琪还在客厅踩着瑜伽垫,认真练习舞蹈课任务,下腰。


但此刻,她仿佛失去了对下半身的控制力,就连扶着爸爸站起来都做不到。


爸爸下意识地掐了一把她的小腿,平时最怕疼的安琪,竟然毫无反应。


父母赶紧把她送进湘潭市中心医院,祈祷这只是意外触发的小毛病。


可医生的话却如同晴天霹雳:「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可能永远离不开轮椅了。」


据诊断,安琪是因为下腰挤压了脊椎,导致了脊髓损伤,可能会永久性瘫痪。


这样的悲剧并不是个例,在我国还有成千上万个「安琪」。


△ 下肢无法动弹的安琪| 图源:网络

「脊髓损伤」是一种会导致瘫痪的神经损伤。


在南非多由枪伤引发,在美国常见于交通事故。


在中国,儿童患者的主要病因是练舞下腰。


2013年3月,湖南省的一名6岁女童因下腰时摔倒,中枢神经受损导致高位截瘫。


2014年9月,重庆市的一名5岁女童在下腰时脚下打滑摔倒,脊髓损伤出血,无法站立。


2018年2月,河南平顶山一位5岁女童练习下腰时折断脊椎,导致下肢瘫痪。

……


据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专家郭晓东教授团队统计,近年来我国至少有1000名女童因此终生瘫痪。


绝大部分的病患都是女孩,她们的父母在悲剧发生之前,从未了解过下腰的危险。


△ 妈妈每天祈祷,让病痛转到自己身上| 图源:澎湃新闻

「就像用一把剪刀,将豆腐脑般的脊髓剪断了一下。」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韩彤立,这样解释下腰导致脊髓损伤的原理。


医生强调,年纪过小的孩子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并不适合下腰、劈叉等高强度训练。


但部分家长却一直认为,练舞就该趁早,年龄越大骨头越硬。


正是这样的观念,才导致女孩们的疼痛、抗拒被忽视。悲剧发生之后,一切追悔莫及。


可这种观念的形成,真的都是父母们的问题吗?




二、是谁在制造瘫痪女童?


每当有新闻报道女童下腰瘫痪的事件时,她们的父母就会招来诸多议论。


不少人认为,是父母的失职,才导致了孩子受伤。


「这什么父母?居然敢让孩子自己在家下腰。」


「为什么不在老师的监护下练习?」


包括这些受害女童的家长,也因为孩子的遭遇悔恨不已,认为自己断送了孩子的人生。


但有老师的监护就能杜绝危险的发生吗?并不是。


比如之前曝出的“刘浩存妈妈的舞蹈机构致女孩终身残疾”的新闻。


2012年,时年6岁的女孩婷婷,在吉林新东晓舞蹈艺术学校学习。


做“下腰”动作时,她摔倒,并出现腿麻、腰痛等症状。


送去医院后,被诊断为脊髓损伤、下肢完全瘫痪,构成一级伤残,终身需要他人护理。


对于女孩们来说,「下腰」是来自老师无法抗拒的指令。


她们只能尽力完成,不敢喊痛,更不知道忍耐换来的是终身残疾。


在河南平顶山一家舞蹈培训机构,6岁的女孩彤彤在课堂上下腰,但做完动作之后感觉不太舒服。


彤彤并没有选择告诉老师,而是强忍着疼痛继续做动作,老师也没看出异样,甚至还亲自上手给她压腿。


此时彤彤彻底无法动弹,老师才将彤彤送进了医院。


△ 彤彤被老师压腿的现场录影 | 图源:ChinaTV

彤彤被医生确诊为「腰部外伤并脊髓损伤截瘫」,有2/3的可能永久无法站立。


可当妈妈问彤彤,为什么不告诉老师自己不舒服时,彤彤的回答竟然是,不敢。


「说了也得压,反抗还得重压,还要再疼一遍。」


「我还不如挺着呢。」


这个年仅6岁的女孩,已经把老师的脾气摸的一清二楚,深知拒绝训练的后果。


宁愿忍着痛,也不敢拒绝做训练。


△ 忍耐,是彤彤在舞蹈课学到的生存之道 | 图源:网络

这不是因为她胆小,这是目前舞蹈培训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残酷训练。


部分舞蹈培训机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是女孩们受伤的元凶。


为了收取更多的费用,很多舞蹈机构不会太早教完整的舞蹈,而是用基本功的练习拖延进程。


但考虑到家长们购买课程的意愿,柔韧度,成为了展示教学成果的利器。


课堂上,一个老师巡逻,几十名学生压腿、下腰、劈叉,是舞蹈班常见的教学模式。


至于动作做的是否规范,会不会损伤身体,全凭老师随缘检查。


但这是一场不公平的对赌。


当意外发生时,机构要背负的,不过是赔款,而年幼的女孩,却要付出终身残疾的代价。


刘浩存妈妈的舞蹈班致残事件发生后,受害女孩婷婷的父母向法院起诉了新东晓舞蹈艺术学校。


要求索赔医药费、精神损失费等215.9万元。


法院判决的金额,打了对折。但就是这106.7万元,也被迟迟拖延4年,才全部支付完毕。


而瘫痪的婷婷,只能过着破碎的非正常生活。


每天上学半天,中午由妈妈背着,坐公交车回家。



三、何必戴着镣铐起舞?



舞蹈,本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观赏性艺术。


但在现有的训练模式下,它却变成了一场吃苦内卷,让无数孩子背负着伤残的风险。


即便绕开了终身瘫痪,也可能被病痛缠绕。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预计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经筛查发现,其中有80%的女生,都学过舞蹈。


其中原因,就是不标准的肌肉发力,外加无意义的高负荷训练所致。


这远远背离了「陶冶情操」的初衷。


前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吕艺生曾建议,12岁以下的幼童,不适合接受专业训练,舞蹈教育的方式应该是以兴趣为主。


它可以是,跟着音乐跳一段即兴舞蹈,也可以是穿着漂亮的舞蹈服,模仿老师的动作。


过早让孩子面临严苛的压腿、劈叉,不仅仅在伤害孩子的身体,还杀死了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而这类练舞受伤事件的曝光,更是让越来越多人对舞蹈本身产生厌恶。


但残忍的从来不是舞蹈本身,它原本可以是生命中的一束光。


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12岁之前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


1958年,杨丽萍出生在云南一个贫困的家庭,母亲是被外祖父卖过来的,只为了换一袋盐。


因为母亲一连生了三个女孩,杨丽萍经常被爷爷打骂。


直到杨丽萍6岁那年,弟弟出生,母亲因为连续生育病倒,家务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肩上。


用竹篓背着弟弟妹妹割猪草、给弟弟妹妹缝裤子、被褥……


可这时,父亲又抛下妻女离家出走了,家里的农田面临着荒废的危机。


杨丽萍一手从妈妈手里接过镰刀,她发誓,就算没了父亲,她也绝不会让家人饿肚子。


她一边在田间干活,一边转圈摆弄四肢,这种毫无章法的即兴舞蹈,成了她生活中难得的美好。


13岁那年,西双版纳歌舞团的工作人员意外看到了她的田间舞蹈,追了她几公里路,才成功邀请到了她加入。


就这样,孔雀舞女神与舞蹈的羁绊正式开始了。


△ 早期登台表演舞蹈的杨丽萍 | 图源:网络

造就杨丽萍的从来不是痛苦且枯燥的童子功,而是对舞蹈的热爱。


正是这份热情,促使了她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坚持下去。


甚至,在之后的人生中,为了能够继续热爱的舞蹈事业,她选择了不婚不育。


但这对她而言,才不是什么为了艺术做牺牲,而是一种自我成全。


试问,如果杨丽萍5岁就被送进舞蹈班下腰、压腿,这份对舞蹈对热爱还能存续吗?


△ 练舞,是杨丽萍的生活,不是折磨 | 图源:网络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如今,喜爱舞蹈的孩子,可以有更多机会去报名学习舞蹈课。


但舞蹈培训机构的商业化,使得这个行业鱼龙混杂,我们无法立刻将这些无良培训机构全部封停。


可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将所有接收低龄儿童的舞蹈培训机构一律取缔,又会误伤更多认真培养孩子兴趣、关心学生健康的舞蹈从业者。


因此,掌握正确的信息、稳定心态,就是我们的武器。


拒绝在非适龄阶段施加高强度的训练,让女孩们轻松快乐的体验艺术的美妙,不是更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舞蹈班   女孩   脊髓   女童   损伤   舞蹈   父母   妈妈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