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最后的余晖:大明最强军队,却被当做叛逆诱杀

万历十五年(1588年),一代名将戚继光在家中病逝。


17岁时,他承袭了父亲的登州指挥佥事的职位,立志报效朝廷,从此,戎马一生。


与父亲不同,戚继光非常懂得把握人心,对上,他取得了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大力支持,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对下,他赏罚分明、言出必践,戚家军战斗力十分强悍,令倭寇闻风丧胆,蒙古铁骑也节节败退。


戚家军以装备精良、所向披靡、战功赫赫著称,可以说是大明帝国、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强的军队,也是戚继光留给大明的一笔宝贵财富。


然而,戚继光怎么也想不到,他呕心沥血打造的这支军队,却在他去世七年后,被自己人以叛逆的名义,屠杀驱赶殆尽。


悲哉!从此,世上再无戚家军。


一切还得从那场援朝抗日的战争说起。


1.援朝抗日


在明代,戚家军是民间的叫法,而官方的称谓是南军,或者浙兵。


当时,明军的战斗力不强,戚继光见义乌民风彪悍,便数次到义乌征兵,组建了这支新军。


抗倭战争结束后,朝廷为了防御鞑靼,把戚继光调到了蓟州,并在辽、蓟招募了三万士兵,又在浙江招募了3000人,让戚继光训练。为了答谢朝廷的信任,戚继光特意调过来两万南兵,本意是要给北兵做个师范。


南北军本就相互不服,戚继光的调动让南军和北军有了正面冲突的机会,但当时张居正和戚继光都在,这种冲突并不明显。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了,被压制了十年的青年皇帝,在大臣的怂恿下开始对张居正进行清算,戚继光作为张居正的嫡系,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牵连,被调往广东,但这支南军却留了下来,成了没娘的孩子。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满,做出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决定——吞并大明和朝鲜。


丰臣秀吉先是给朝鲜国王送去了一封信,大意是要借道朝鲜进攻大明,希望朝鲜配合。


朝鲜国王识破了丰臣秀吉假道伐虢的阴谋,敷衍走了日本使者后,就给大明皇帝送信,说了丰臣秀吉的意图。


果然没过多久,丰臣秀吉就集结了十四万大军,大举进攻朝鲜,理由是朝鲜拒绝借道,虽然朝鲜军民奋勇抵抗,但汉城、平壤等重要城市还是相继失守了,朝鲜国王流亡到了义州,向大明求救。


当时,大明内部对丰臣秀吉的野心也有所觉察,于是,万历皇帝任命北军首领李如松为统帅,在全国调集了4万兵力入朝作战,其中就包括戚继光留下的南军,当时由吴惟忠率领。


曾是抗倭名将的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军务,宋应昌深知南军的战斗力,为了激发南军的士气,他沿袭了戚继光当年的奖金制度,对南军实行双薪制,将南军的军饷提高了一倍多,算下来一年可达43两银子。


1953年1月,明军抵达平壤城下,开始攻城,李如松传令:攻下城池,先登城者赏银300两。


吴惟忠率领的南军一马当先,率先攻上了城池,历经28小时的战斗,明军占领了平壤,日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2.蓟州兵变


平壤之战后,日军虽然受到重创,可明军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当时的兵部尚书石星极力主张议和撤兵,而宋应昌则认为日本和谈只是权宜之计,极力主张留兵协守,最后皇帝听从了石星的建议,把宋应昌召了回去。


明朝中晚期的财政十分糟糕,而万历皇帝还是个败家子,所以,军中欠饷是常有的事儿,截止到宋应昌被召回时,南军别说双薪,就连正常的工资都没见着多少。


宋应昌在的时候,南军还有主心骨,宋应昌一走,继任的顾养谦根本不把南军的军饷当回事儿,由此一来,就有了南兵要饷的事儿,也就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明代史料中对此记载只有几句话。


《明神宗实录》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再根据《明史.王保传》中“蓟三协南兵营,戚继光所募”的记载来看,这些海防兵就是戚家军。


如此看来,戚家军似乎是因为粮饷问题发动了兵变,然后被剿灭了。



3.矛盾由来已久


一向军纪严明的戚家军会因为粮饷问题而发动兵变吗?


再看看朝鲜的史料《两朝平攘录》怎样记载: “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耸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人心迄愤惋,故招募鲜有应者。”


根据戚家军百战不殆的历史,再结合朝鲜的史料记载,可以确定当时戚家军并没有携带武器,所谓的兵变,只是王保为了诬陷戚家军而找的借口,归根结底不过是件普通的要饷事件。


那王保为什么要诬陷戚家军呢?其实,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南北军之间的矛盾。


南是以戚继光为代表的南军,北是以李如松为首的辽镇军马,也就是日后吸尽大明鲜血的关宁军。


当年,因为有张居正在,南军受到照顾,自从张居正和戚继光不在之后,北兵开始得势,南兵失去了中枢的支持,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援朝战争时,作为北军领军人物的李如松,无论是在战场的任务分配上,还是战后的军功分配上,都是明显偏向北军。


比如,让吴惟忠率领南军进攻最险要的牡丹峰,却不给炮火支持,而将大炮主力分配给自己的弟弟李如柏;攻克平壤,是吴惟忠率领的南军率先登城,结果首功却被记到了北军将领杨元的头上,李如松许诺的300两银子,南军毛也没看着。


这样一来,南北将士之间的矛盾就更深了。


对于李如松的做法,南军也开始时以牙还牙,他们借口李如松的的旗牌官触犯军纪,将其枭首示众,随后,李如松借口安康之战战败,将南军主帅吴惟忠罢斥。


本来,宋应昌在的时候还能调和一下,可此时宋应昌已经走了,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蓟州事件就是一个集中爆发。


4.孰是孰非


关于双方的评价,第三方朝鲜的记载:“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吴惟忠之功最高。”


“游击吴惟忠领南兵进攻密德牡丹峰土窟,其军力战,死伤尤多,游击亦中铁丸,千总一员竟至殒命。”


“吴惟忠来驻忠州,性清严,与士卒同甘苦。前后出来将官无不克减饷银,而独无所取。在岭南,多露处野中。所过不折一草。虽瓜菜之微,必出其价而买之,岭南一路皆立碑颂之。沿路之民避大兵于山上,闻吴军之来,则必下来尽力供顿。”


可见朝鲜人民对吴惟忠所领南军是交口称赞的,直到今天,在韩国还有吴惟忠的纪念亭和石碑。


而对李如松的辽镇兵马 ,朝鲜人这样评价到:“辽广之人,与鞑子无异。必当凭陵横暴,侵扰公私”。


两者对比,孰是孰非,清晰可见。


蓟州事件后,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等替南兵抱不平,弹劾王保“纵意击杀”,却遭到皇帝的斥责,数千南兵被定性为“大逆”,南兵将领被革除,士兵发回原籍,不听军令的,军法从事,南兵的心彻底寒了。


两年后,日本再次发动战争,朝廷派吴惟忠在浙江招募士兵,却再也没有人去应招了,这支被称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的军队,就这样消亡在了自己人手中。


此后,辽西将门掌握大明的军事话语权,不断对大明敲骨吸髓,却没能镇住边关。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是戚继光的《望阙台》,也是他和戚家军所有将士的一片丹心,虽然戚家军结局惨烈,但却青史留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大明   平壤   南军   朝鲜   兵部   兵变   帝国   日本   朝廷   万历   叛逆   军队   最强   皇帝   余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