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熬一次夜、通一次宵,虽然当时很快乐,但之后几天的昏沉和疲惫却让你后悔莫及;


跑一次三千米、读一本晦涩的书,尽管当下可能很抓狂,但完成后却总能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畅快。


看过一个形象的类比:


多巴胺带来的兴奋感,唾手可得,却稍纵即逝;


内啡肽带来的成就感,难能可贵,却经久不息。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远离多巴胺,追逐内啡肽。


只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乐趣,才会拥有自由笃定的人生。



低级的快感,会拖垮你的人生


很多人总结:多巴胺产生的快感就一个字“爽”,不需要思考,去享受就完事了。


想想的确如此,刷完几十秒的短视频、吞下大量高热量的东西,都无须你消耗任何精力。


可是,长期满足于这种短暂的渴望及幻想,却会让人产生空虚和挫败感,然后是无尽的恶性循环。


日本有位游戏成瘾者叫滝沢拳一,他玩游戏几近疯狂,曾经一天2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


他的住所一片混乱,垃圾堆积成山。


在家里蹲了近10年,一直到27岁,最美好的青春就这样被一点点荒废。


低级的欲望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逐渐麻痹着人的神经,消磨着人的斗志,让人沦为对生活毫无还手之力的“囚徒”。


日常生活里,类似的情景并不鲜见:


明明想要早睡,却沉迷于短视频、肥皂剧,几个小时根本停不下来;


明明想要健康,却总控制不住胡吃海喝,到头来肠胃不堪重负。


熬夜之后的后悔、暴食之后的愧疚,让你自怨自艾,继而自暴自弃。


曾看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老鼠也疯狂”。


一只老鼠被连上了一个电极,当它按下按钮,就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极刺激它的大脑。


原以为,老鼠被电之后会迅速躲开,想不到它不但没有逃跑,反而越来越兴奋;


连续12个小时疯狂地按了7000次按钮,直到最后力竭而死。


原来,电极刺激到的大脑区域是快感中枢,这里一旦被刺激会产生多巴胺,让人兴奋。


这就是多巴胺的快感陷阱。


它就像精神鸦片一样,让人行为上瘾,然而,快乐的阈值是不断增加的。


当同样的行为被反复重复后,大脑就会产生耐受性,需要有更强烈的刺激,才能激发出快感。




那种对快乐的饥渴,就像在沙漠中寻找绿洲,到头来徒劳无果,反倒让自己更加枯竭。


正如有句话讲的:

“欲望永无止境。满足一个,就会冒出另一个,让人一步步走向前途未卜的未来,最终成王败寇。”


低级的趣味,只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我们的时光,拖垮我们的人生。



高级的追求,给你恒久的快乐


作家李思圆讲过一段话,感慨很深:

“人在什么时刻,会意识到自律的好处?”


大概不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要逼着自己五点起床时;


不是在感到疲惫,依旧要锻炼身体时。


而是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有成就,生活越来越丰富有趣,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对于追求多巴胺的人而言,轻松是暂时的,但痛苦却是长久的。


而对于追求内啡肽的人来说,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却往往是美好的。


内啡肽带来的快乐,类似于品了一口苦茶慢慢回甘,随着目标不断实现,让人越来越有获得感。


网友@宁心曾分享过自己这些年保持的习惯,看上去很繁琐,却让她乐在其中。


每天早上画个精致的妆,用半小时看一章心理学;


早饭午饭保持7分饱,平时不吃零食;


下班后运动1小时,抽空再做个拉伸。


这些习惯刚开始总是很难坚持,但随着她一点点地坚持,现在做起来却毫不费力。


事实上,内啡肽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


它会让人获得沉浸式的快感,得到彻底地放松,让人不再回避痛苦,而是主动去赢得生活的掌控权。


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位马夫,刚开始他在钢铁工厂做工。


他从不妄想一步登天,而是每天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时刻关心自己跟过去相比是否更有进步。


他以最优秀的同事作为目标,竭尽所能地拼命工作。


就这样,30岁时,他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


39岁时,出任全美钢铁公司的总经理。


他就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查尔斯·齐瓦勃。


真正的快乐都穿着自律的外衣,需要汗水的灌溉,需要无数日夜的努力,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


所谓幸运者,不过是懂得把追求转化为自驱力。


当别人觥筹交错时,你一个人挥汗如雨;


当别人酣睡淋漓时,你一个人挑灯夜读;


当别人无所事事时,你一个人默默耕耘。


就像有句话讲的:

“真正的幸福,不是狂欢后的落寞,而是努力过后满满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选择一条难走的路,刚开始步履维艰,但后边会畅通无阻。


人生最好的自律,就是学会延迟满足,去拥抱高级的、恒久的快乐。




远离多巴胺,追逐内啡肽


乔布斯说:

“在生命最初的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生命最后的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他从不让自己的孩子使用平板电脑,而是送他们去私立学校学习饲养动物、种花以及打理家务。


同样,比尔盖茨对自己孩子的要求是:14岁之前绝不允许接触手机,不允许玩游戏。


你看,越是快乐的缔造者,越是趋利避害,放眼未来。


想要得到长久的快乐,就要远离多巴胺的诱惑,追逐内啡肽的愉悦,产生自驱力。


科学家认为,大脑是个拥有最强力量的武器,只要你懂得与它合作,它就能帮你获得几乎你想要的一切。


如何有效地跟大脑合作呢?


这里分享几点建议:


(1)跟大脑对话,调整习惯模式


大脑总想让你轻松愉快,喜欢做简单重复的事。


你要给大脑发出指令:我要突破自己,我是一个精力旺盛、执行力很强的人,我能管理好时间和体力。


要勇于面对挑战,把熟悉的事变陌生,把陌生的事变熟悉。


如果刷手机刷到睁不开眼,就把手机扔得远远的。


不敢尝试的事,立即着手去做,让大脑明白这就是此刻必须要做的事。


(2)设置目标,延迟满足


无论是读书、运动也好,还是工作也罢。


列出长远的目标,以及近期的任务,不被外界所干扰。


通过阶段性地实现,提示自己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让你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


(3)分割任务,对大脑实施奖励


这里推荐“番茄工作法”,因为简单易行。


就是把一个任务切割成多个,每个时间段设为25分钟,25分钟后进行短暂地休息,再开始下一个任务,以此来分割压力。


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对大脑进行奖励。


(4)定期冥想,稳定心态


用5-10分钟进行冥想,放空杂念,有助于稳定大脑中的杏仁体。


杏仁体的活跃度越低,情绪越稳定。


冥想还可以提高大脑“左前额叶皮质”的活跃度,它能为你提供正面情绪,让你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远离诱惑,收获你想要的结果


自媒体人@崔璀说过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

“我们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人,他喜欢偷懒,贪恋即刻的快乐。


我们不需要责备它,因为有它我们才懂得休息,懂得享受。”


只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把它管理起来,让它远离诱惑,给勤奋和努力让出道来。


人这一生想要拥有长久的快乐,就必须养成反本能体质。


你的每一次克制,都意味着自己比以前更理智、更强大。


低级快乐如璀璨烟花,短绚即散。


高级快乐如静水深流,沧笙踏歌。


没有什么快乐,比得上由自己主宰人生来得更痛快。


没有什么力量,比自律和坚持的力量更强大。


麦家曾说:

“二十世纪后半叶,如果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就是马尔克斯;如果只有一本书,就是《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世界级文学大师,被称为“史上最无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目前的全球销量已达5000万册。


书中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跌宕起伏的百年兴衰,瑰丽奇妙的魔幻之旅,都让读者们欲罢不能。


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部非常晦涩难读的小说,人名冗长繁复,情节曲折离奇,令人眼花缭乱。


在轮番上阵的众多人物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无疑是最富传奇色彩,却也最为孤独的一个人。


他在娘胎里就会哭,从小就有预测事物的本领,当过技艺高超的金银匠,也做过位高权重的司令官。


然而看似风光无限的他,一生都在绝望迷惘的自闭中寻寻觅觅,试图用亲情、爱情,甚至是战争来填补内心空虚。


这世间多的是像他一样,茕茕孑立却又不甘寂寞的人。


他们不惜耗尽光阴和希望,也要破译孤独的密码,逃离寂静的牢笼。


没有人愿意置身无边荒原中独行,但人生百年,谁不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一个人孤独地上路?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出生于马孔多,那是一个聚集着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


早在他呱呱坠地之前,父母就惊异地发现他似乎具有某种神力。


在母亲腹中时,他就会发出哭泣的声音;


从幼年时起,他就能偶尔未卜先知。


但这种独特像是一种诅咒,让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仿佛一只找不到同类的困兽。


他童年时期,一群吉卜赛人时常将稀奇古怪的东西运到马孔多出售。


某个午后,父亲要带他去见识“世上最大的钻石”,他体验到奇妙触感后,才得知这个东西叫“冰块”。


新鲜事物带来的冲击感,终于让他展现出了孩童的好奇心和热情。


他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读写和算术,并对父亲购置的炼金器具爱不释手,日夜研究。


可是,炼金没有让他彻底摆脱寂寞,他需要从哥哥何塞·阿尔卡蒂奥那里获得情感慰藉。


无数个夜晚中,兄弟俩毫无睡意地谈天说地,分享各自的痛苦和喜悦。


可某一天,情窦初开的哥哥,突然与一位吉卜赛女郎私奔了,多年下落不明。


失去唯一可以交心的人后,奥雷里亚诺愈发觉得孤独入骨,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为了排解苦闷,他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尤其喜欢制作小金鱼,每天在作坊里从早忙到晚。


如此年复一年,他成为出色的金银匠,却执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结交异性、谈婚论嫁。


直到遇见年仅9岁的漂亮女孩蕾梅黛丝后,他心中的空白一下子就被填满,死气沉沉的灵魂也瞬间活了过来。


于是,他不顾世俗的眼光,坚持娶回了这个年纪足以做他女儿的小女孩。


婚后,他常和蕾梅黛丝去朋友家聊天,到岳父母家打牌,还结识了不少同龄人。


有了爱情的滋润,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健谈、爽朗、热衷社交,脸上的阴郁也一扫而空。


可好景不长,蕾梅黛丝因误食毒咖啡而身亡,他又成了孤零零一个人。


面对命运之手的翻云覆雨,奥雷里亚诺怨愤不已,却又无能为力。


他只能收起往昔美好的碎片,去承受更深的寂寥。


我们都曾像奥雷里亚诺一样,在人间找寻着驱除孑然的温暖慰藉。


可亲情、爱情和友情,只能抚慰一时的寂寞,终究无法填满一生的空虚。


在看似喧嚣热闹的俗世间,谁不是时常陷进孤独的沼泽中难以自拔?


正如林肯所说:

“人活着,身后是孤独的阴影,身前是通向坟墓的台阶。”


人生本就是孤独的。


孤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你我都是形单影只来到这世上,最终也要两手空空离开这人间。


再盛大的饕餮宴席,也免不了到点就散场;


再热烈的欢声笑语,也迟早会归于沉寂。


每个人只能独自承受流转的万千光景,品味变幻的苦乐喜忧,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踽踽独行。



蕾梅黛丝离世后,奥雷里亚诺原本丰盈的内心,变得空荡如旷野。


他烧掉曾为妻子写的诗,继续沉浸在工作中,试图逃避日夜袭来的孤苦。


此时,战争的号声在马孔多上空响起,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们纷纷投身革命。


急于摆脱阴影的奥雷里亚诺,也受到他们的感染,将这场战事当成了救命稻草。


起初连党派都分不清楚的他,数月后带领一群同乡揭竿而起,开启了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


二十年间,他发动了三十二场武装起义,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


他官至革命军总司令,从南到北、自西至东都在他的统辖之下,一度令敌方闻风丧胆。


他也不缺俗世之欢,先后有十七个女人想尽办法钻进他的帐篷,并分别为他生下十七个儿子。


然而,站在权力之巅,看似呼风唤雨的他,却始终摆脱不了如影随形的空虚。


没有任何一位情人能打开他的心房,他甚至根本不记得她们的脸和名字。


十七个儿子长大后,纷纷到马孔多寻父,却莫名其妙地遭遇暗杀,最终无一幸免。


甚至,跟他同床共枕的情人、朝夕相处的勤务兵,也直接或间接暗算过他。


在险些被一杯咖啡毒死后,奥雷里亚诺难忍与日俱增的不安,变成了冷血残暴的刽子手。


他不顾母亲的阻拦,处决了早年对父亲照顾有加的将军,还将对方的家人赶尽杀绝。


他为了巩固政权,杀害了跟自己出生入死的上尉,并声称:

“最好的朋友,是刚死去的朋友。”


久而久之,亲人、战友都与他渐行渐远,他感觉身体里似乎刮起了一阵阵狂风,每晚都让他冷得难以安眠。


情爱、权力、杀戮,只能为他带来短暂的陶醉,无法抵挡深入骨髓的寒意。


而这股凛冽的寒意,正是他不敢面对,却又时刻伴随的沉闷与孤寂。


孤独是无处不在的,它会紧紧缠绕在每个人身后,直至一切归于虚无。


一次次回避内心的压抑,慌乱地与孤独刀剑相向,最终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

“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在黑暗中慌不择路地盲目逃离,不过是将自己置身于更可怕的未知和寂静。


孤独本就是人生常态,愈是想方设法逃避孤独,愈会深陷泥潭备受煎熬。


被寂静的阴影笼罩时,不必张牙舞爪地虚张声势,静下来与心灵对话,终会走出这片迷雾。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

原来终究

都需要寂寞来偿还

今天,有书君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奥雷里亚诺从无限沉沦到恍然觉醒,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他独揽大权后,军队随员时常前呼后拥地围着他,普通民众也会充满畏惧地仰视他。


但只有他自己明白,被落寞和空洞啃噬灵魂的滋味有多可怕。


他嫌恶地将自己比作一只猪,在荣誉的猪圈里遍地打滚,却得不到真正的满足与愉悦。


他越来越困惑,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何而战,在孤独中陷入了迷途。


有段时间,奥雷里亚诺对无休无止的战争心生厌倦,不再看战况电文,每天躺在帐篷里呼呼大睡。


可自暴自弃无法驱赶痛苦,反而让他的内心愈发躁动。


他只好重回战场,还用三米隔离线把自己与其他人隔开,连他的母亲都不能靠近。


谁知没过多久,他又屈从于迷茫与彷徨,决定向敌人投降。


一直与他并肩作战的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企图阻止他的背叛。


他不仅不听劝告,还下令将其处死。


在他执行死刑的那天,母亲前去制止他的暴行,苦口婆心地劝他迷途知返。


在母亲的指责下,他再次陷入了挣扎,决定闭门反省自我。


短短几个小时的宁静,终于让他回想起了父亲带自己见识冰块,教自己锻造金器的经历。


如今,他已获得无上荣耀,身披传奇光环,却远不如在作坊里默默打造小金鱼快乐。


孤独是永远也无法被填满的,每个人只能在它的缝隙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瞬间。


奥雷里亚诺决定与这个束缚自己大半生的牢笼和解,去过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他释放了赫里内勒多,用将近两年的时间结束战争,随后脱下戎装回归了家庭。


他每天待在作坊里足不出户,日复一日地制作小金鱼,在不容分心的专注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兜兜转转后,奥雷里亚诺又回到了自己的原点。


但这一次,他坦然接纳了虚无与寂寥,学会了平静地与自己独处。


他尽情享受不被打扰的安宁,内心的寒冷也逐渐散去,最终度过了波澜不惊的余生。


有句话说:

“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其和平共处。”


无论是激烈地与孤独对抗,还是消极地向寂寞投降,都会走向自我毁灭的绝境。


将孤独视为洪水猛兽,伴随它而来的便是躁郁与恐慌;


把孤独看作世外净土,你心中充溢的便是宁静与悠然。


当你学会从喧嚣中抽身,享受一个人的清欢,就会为灵魂的生长提供空间与养分。


在一个人的孤独中,沉淀内心,找到自己的节奏,终会体验到生命的丰盛与祥和。

《百年孤独》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奥雷里亚诺跌跌撞撞地蹉跎了大半生,终于悟透孤独就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


纵使人间繁华,满堂笑语,我们也留不住飘忽的热闹,赶不走沉重的寂寥。


既然注定要与孤独血肉交融、纠缠一生,那不如试着与它握手言和。


深深扎根于难以捉摸的虚无,勇敢面对无人援助的悲凉,孤独便能成为让你成熟的养分。


也许,人生总有那么一段旅程,需要你在空无一人的荒漠中艰难独行。


不必彷徨,也无须恐惧,咬牙熬过孤寂凄清的岁月,终会找到自给自足的精神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马尔克斯   内啡肽   多巴胺   百年孤独   快感   大脑   内心   孤独   人生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