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10.7万亿,美国芯片“大雪崩”,美芯企业还能扛多久?

芯片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广泛应用在信息通讯、新能源、4C产业、智能电网等行业。可以说芯片就是一切电子产品的“心脏”。

目前全球范围流通最多的芯片就是出自高通、英伟达以及AMD等美芯企业。其中,绝大部分的安卓手机使用的芯片是高通提供的SOC芯片,英伟达、英特尔、AMD等美芯企业占据了剩余的电子设备芯片。可以说,美芯巨头控制着全球芯片消费市场的上游环节。

而我国作为全球芯片消费最大的市场,每年从西方进口的芯片数量超过万亿。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芯片数量为6355亿片,并且国内企业消耗了全球超60%的芯片产量。得益于此,美芯企业每年从我国赚取巨额的收益。

要知道,芯片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是相辅相成的,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链条出现问题。最主要的是,美芯企业的一半营收都来自中国市场,一众美芯企业在我国市场赚的是盆满钵满的。

尽管如此,加上老美忌惮我国科技的发展,老美通过修改芯片规则,加征关税,把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关进“小黑屋”等手段试图给我国科技发展按下暂停键。殊不知,正是因为其“搅屎棍”的做法,导致全球半导体市场进入了“寒冬”,本国半导体市场更是一片哀鸿。

近期高通公布的营收远不如预期,今年高通市值缩水至1164.5亿美元。事实上,早在高通之前,美国半导体芯片相关企业都受到禁令的影响,出现全面下滑的情况。

据彭博社数据显示,以英特尔为首的美芯企业已经将第三季度收入预期下调11%左右,尤其是英特尔,净利润同比下滑85%;英伟达营收同比下降19%,净利润同比下降51%;AMD更是同比下架53%和40%。截至到目前,美半导体相关企业总市值蒸发超过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万亿)。

在营收和利润共同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美芯价格更是出现了“大雪崩”,先前卖200美元的芯片,现在卖到几十块都无人问津。很显然,在面对营收和利润双双暴跌的情况下,美芯企业快要扛不住了。

反观国内市场,自华为事件后,国内企业纷纷开始走自主研发的道路,降低对美芯的依赖,与此同时像小米、ov等手机厂商开始将自主可控的芯片放在本土生产。

据公开消息显示,今年截至到9月份,国内市场对进口芯片减少超过610亿颗,前半年国产芯片达到1900亿颗。

另外,在高端芯片方面,华为提出了芯片叠加技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超导量子芯片上,华为已经公布了技术专利,中芯国际已经实现14nm工艺的规模量产。

其次,老美颁布的芯片禁令已经切断了美芯出口大陆市场的道路,导致本就“哀鸿遍野”的美半导体市场更是“雪上加霜”。高通、英特尔等美芯企业集体要求取消禁令限制,结果如果还不可知,总之,美技术已经被贴上“不可靠”的标签,想要重回中国市场是难上加难。

尽管芯片产业链国产化道路漫漫,但国产替代的决心和斗志已经被燃起,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全面的国产替代,打造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不再受制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芯片   华为   英伟   英特尔   企业   美国   产业链   半导体   多久   我国   全球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