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穴位之肩井,可清泄肝胆之火,为治疗乳房肿痛的经验效穴

〖名称〗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穴,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解剖〗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另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失精劳症:肩井、大椎、膏肓、脾俞、胃俞、肺俞、下脘、三里;手臂冷风痠痛:肩井、曲池、手三里、下廉,……复刺后穴,手五里、经渠、上廉;发背痈疽:肩井、委中、天应、骑竹马;瘰疬:灸肩井、曲池、下廉。

〖刺灸法〗直刺0.5∼0.8寸,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手少阳、阳维之会。

〖归经〗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别名〗肩解穴,膊井穴。

〖穴义〗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

〖名解〗

(1)肩井。肩,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名意指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

(2)肩解。肩,指穴在肩部。解,散也。肩解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散解分流。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二是未能流入地之地部的经水循地之表部溢流胆经之外,经水在此如同散解一般,故名肩解。

(3)膊井。膊,膀子,大肉块之意。井,地部孔隙也。膊井名意指胆经下行至此的经水一部分渗入脾土肌肉之中。本穴位于肩上肌肉丰满之处,为人体局部重力场的最高点,脾土中的水湿容易渗流外出,穴内的肌肉层中水湿因而稀少,由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至此的地部经水也就不断地渗入其中,故名膊井。

(4)手少阳阳维之会。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气血主要集中在地之表部,天部层次气血因而处于空虚之状,阳维脉的气血及手少阳经天髎穴吸热上行的气血因此汇入穴内,故本穴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及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天部之气化雨冷降,地部经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体内,二是渗入穴内的脾土之中,三是溢流穴外。

推拿按摩手法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

〖治法〗寒则通之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肩井穴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护理:

1、按摩:按揉肩井穴时先以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

2、温灸:滴大林经络通穴位按摩油,持扶阳罐温灸该穴位,时间为三至五分钟,让罐体的红外线及磁场刺激该穴位,可预治肩酸痛、头酸痛、肩部僵硬、落枕等肩部疾病。

3、温刮:滴大林经络通穴位按摩油,持扶阳罐温刮足少阳胆经(肩部),进行无痛刮痧,将该部位的寒气、湿气排出体外,1周2次,每次-5分钟左右。

切忌:针灸极易导致气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穴位   阳维脉   瘰疬   曲池   孔隙   肿痛   肩部   经脉   肝胆   气血   酸痛   乳房   肌肉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