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说二十大”⑤〡问道强国之路,专家解码中国式现代化(二)

编者按:

10月16日—2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总体目标、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系统阐述。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一套以解码中国式现代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奋进新征程、奋发推进强国建设为主旨的丛书——“问道·强国之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隆重出版。

丛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各行业实际,总结历史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展示伟大成就,描绘光明前景,提出对策建议,丰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各领域展开的具体样态,深入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宣传价值、出版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

丛书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教授担任主编,各分册编写团队既有来自部委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推动者和一线研究人员,也有来自高校、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学者;既有建树卓著的资深理论工作者,也有实力雄厚的中青年专家。丛书突出通俗理论读物定位,同时也可以作为国情和形势政策读物,有的分册还具有行业白皮书的特点,体现了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专业性、通俗性的统一,是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广大青年和各领域职工群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新时代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学习了解国家发展成就,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焕发在新征程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豪情壮志的有益读物。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特邀请丛书作者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问道强国之路,解码中国式现代化。

“理说二十大”⑤

问道强国之路,专家解码中国式现代化(二)

【学习二十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建设制造强国》(刘文强主编)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文/刘文强

10月16日—2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制造强国建设开启了新征程,指明了新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制造业发展,围绕制造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高度的理论指导与丰富的实践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1.38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30%左右,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在新的历史征程开启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制造强国建设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等等,这必将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凝聚力、号召力,广大青年应当努力创造出一番新作为,为建设制造强国、早日实现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作出当代青年应有的杰出贡献。

刘文强

(本书主编刘文强系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任中国光伏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及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心主任。曾直接参与国家循环经济、电动汽车、绿色工业等国家重大战略制订、若干规划编制和《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研究起草;牵头完成《制造业创新体系研究》等一系列重点课题研究,相关成果被国家重大决策采纳;主持编制若干重点工业行业发展蓝皮书)

2.《建设质量强国》(李刚主编)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李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这一论述立意高远、高瞻远瞩。

首先,继党的十九大报告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质量强国”,有特别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的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牢固树立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大力推进建设质量强国,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切实维护质量安全,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激发质量创新活力,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5年达到93%以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实践证明,建设质量强国,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下去、久久为功。

其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要求更为具体。一方面,国际质量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国际质量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封锁垄断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品牌少,大量企业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中低端,质量技术基础不完善、质量管理理论有待创新,迫切呼唤我们加快质量强国建设,即:速度更快一点、风险更小一点、水平更高一点。这就是“加快”的含意。

《建设质量强国》一书,笔法通俗,质量故事娓娓道来,强国内容引人入胜,很好地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质量强国”的前世今生、美好前景。作者思维缜密,以深刻的理性思维、宽广的思考维度、深层次的规律把握,精心将读者带入系统思考建设质量强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之中,使人沉浸于探索质量强国的学习情景、美好生活的体现场景。从本书的语言、题材、内容、意义来看,这是一本“活泼”而“严肃”的著作。通读《建设质量强国》,我们不仅看到质量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更看到了建设质量强国体现了新时代的呼唤,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与必然选择,以独特“质量”视角帮助读者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论述“质量强国”的重要意义和美丽愿景,值得阅读、推荐。

李刚

(本书主编李刚系高级编辑,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曾任原质检总局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现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质量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发表文章数十篇,主要涉及质量管理、新闻理论和科技哲学。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组织《和谐质检建设研究》《质检形象课题研究》《质检改革重点问题研究》等课题。主编《中国质检体制机制比较研究》《质检新闻话语体系研究》等论著。曾多次承担国家质量工作相关会议的文稿起草任务。研究成果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部委重点课题一等奖等。近年来主要从事质量发展理论研究与新闻理论研究)

3.《建设航天强国》(马杰主编)

投身航天事业与国防科技工业,谱写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新篇章

文/马杰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把航天梦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建设航天强国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把加快航天强国建设作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中国航天为国防而生,科技强军、航天报国是航天事业与生俱来的基因与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战略上亲自谋划,从实践上亲自部署,大力推动航天和国防领域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航天人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依靠自主创新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北斗”组网运行、“天问”探火、空间站建设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就,孕育形成了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为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作出重要贡献,为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注入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建设航天强国》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为什么建设航天强国、怎样建设航天强国等问题,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科学阐述航天强国的内涵,展现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作出的重大贡献,描绘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以此激发全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自信心,号召广大青年投身航天事业与国防科技工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新篇章。

马杰

(本书主编马杰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党校校长,研究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技重大突破专项奖一等奖、中国航天事业 50年重大贡献奖、中国航天基金奖,主编《筑梦空天——航天精神在二院》《导弹人生》等著作)

4.《建设交通强国》(易振国主编、刘韬副主编)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

文/本书编写组

10月16日—2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纲领性文献,更是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赋予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新使命、新定位。这次大会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为主题,这与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新使命是高度契合的,恰逢其时,《建设交通强国》一书出版有其重要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是响应号角召唤,踏上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吹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嘹亮号角。《建设交通强国》一书出版,也是响应号角的召唤,号召社会更多人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上努力奋斗。

二是汇聚磅礴力量,奋进新时代。交通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建设交通强国》一书可以凝聚智慧、汇聚力量,寻求各方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三是激发使命担当,谱写新篇章。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这是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建设交通强国》一书让社会更多人认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肩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团结一心、一往无前,奋力谱写建设交通强国的新篇章。

易振国

(本书主编易振国系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兼部党校第一副校长。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及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专项等,在核心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作品多部)

刘韬

(本书副主编刘韬系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工会主席。长期在交通运输部机关和规划研究、教育培训部门工作。主持多项交通运输行业重大课题,参与编写《交通强国建设专项研究成果汇编》等)

5.《建设网络强国》(韩喜平 纪明著)

网络强国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文/韩喜平

自从1994年第一次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0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建设网络强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如今信息化、网络化是世界发展的显著趋势,强化网络强国建设可以引领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网络强国战略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已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目前,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壮大,互联网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基础建设、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治理六个维度为衡量标准,对世界互联网发展指数进行综合评估,中国位列第二。

网络强国战略既可以推动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能够促使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实现更好地融合。网络强国战略要求我们既要发展信息化,也要重视网络安全;既要城乡协调发展,也要区域协调发展;既要繁荣网络文化,也要推进网络产业发展;既要实现经济效益,也要实现社会效益。

《建设网络强国》一书系统地论述了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力图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中国网络建设成效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客观分析网络强国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号召广大青年致力于网络强国建设,把网络作为引领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开拓全球网络治理的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不断书写网络强国建设的时代新篇章。

韩喜平

(本书主编韩喜平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问道·强国之路”丛书

理说二十大专栏

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维度

董振华:问道强国之路,以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用青年志愿服务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刘博文 王楠(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强国   中国共产党   维度   总书记   中国   航天   制造业   体系   战略   质量   我国   交通   报告   专家   国家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