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习一个穴位之痞根穴

痞根:【位置】在十三椎下,各开三寸半。(《医学入门》)痞根穴出自《重编医经小学》一书,位居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 3 寸半,古人每遇痞块、瘰疬之证,常用此穴针或灸之。

【取法】俯卧,于第一腰椎棘突下缘中点外开3.5寸处取穴。或于肓门穴外侧0.5寸取之。

【局部解剖】在背阔肌,髂肋肌处;有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

【主治】痞块,肝脾肿大,疝痛,腰痛,翻胃。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个人见解:

观察位置,与章门脾募穴对应。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软坚消痞。

治疗肿瘤少不了痞根穴,此穴为经外奇穴,选穴时要让病人采取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取穴。“十二椎下痞根穴。各开三寸零五分。二穴左右灸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都可以灸此穴,选穴要与患处同侧,若两边都有,则灸双穴。此穴还可做诊断用。

八卦脐阙神针

尤其是腰部疼痛的病人在痞根穴处多可以摸到硬性呈条索状的筋节,特别是腰部肌筋膜炎(以前多称之为腰肌劳损)的病人在这个部位基本都有筋结,病情越久越明显,其硬度和大小与病情息息相关。

在临床中通过弹拨此穴位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减轻,随着病情的减轻,痞根穴处的筋结亦随之变软,减小并逐渐消失。且临床中发现此穴治疗腰部肌筋膜炎可以说是有疗效。

常年开设推拿按摩康复整脊正骨针灸中短期课程!详询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筋节   痞块   瘰疬   翻胃   腰椎   穴位   腰部   病情   病人   神经   位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