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死后,他头颅为何被收藏了272年?真是穿越者?如今终有定论

提到王莽,相信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无疑是“穿越者”这个身份。为何说他是个穿越者呢?在于他篡汉后推出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颇有当代政治概念的成分。因此,其才有了“穿越者”这个头衔。

那么,王莽具体干了些什么呢?首先是土地改革,西汉建立之初,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地主乡绅手中,导致百姓根本无地可种。

了解到这一详情后,王莽竟然恢复了西周的井田制,将土地全部收为国有,而且还禁止买卖,按绝对平均主义分配使用权。一对夫妻能分100亩,要是家里有8个男丁,则能分到900亩。

要知道,封建制度立足的根本就是土地私有制,王莽如此理想化的土地国有制,即便是放到今天都是行不通的。也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自然遭到当时所有权贵阶层的反对。事实上,看起来受惠的农民也是反对这个政策的。土地禁止买卖等于被固化,早前饥荒年代老百姓还能卖了土地逃荒,获得一线生机,现在倒好,土地不让卖了,只能守着荒田等死。

其次是蓄奴制的改革,蓄奴制是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的残余。我们熟知的影视剧里的下人、丫鬟便是蓄奴制的结果。但在王莽看来“天地之性人为贵”,买卖人口是违背天理人伦的,这个观念和如今的人人平等其实异曲同工。虽然他观念虽然正确,但改革的手段却惊掉人的下巴。

他下令彻底冻结奴隶交易,各家各户不准再新增奴婢。只能拥有现役奴婢,还得按人头向国家交极高的赋税。这下彻底激怒了当时的豪强,不但分走了他们的土地,还要染指他们的奴仆,他们没有活路了,只能造反当强盗。而且,蓄奴制的废除只是针对性的,并不会影响皇宫的宫奴,反倒很多违抗政策之人被抓到皇宫当起了宫奴。

原来的奴婢本就无处可去,只能投身权贵门下混口饭吃,这倒好,主人自己都去做了奴婢,他们更是无家可归。蓄奴制一废除,全国上下几乎是怨声载道,而被迫当宫奴的数不胜数,整个长安都排起了长龙。

正是这些和封建制度格格不入的“超前”改革,改的全国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同时也触及了无数利益集团的蛋糕。一切种种直接导致了王莽政权的灭亡,公元23年9月23日,民间起义的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丛中,首级被斩下,死状极惨,其创立的新朝也因此成了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

有意思的是,王莽死后,他的头颅一直被后来的历代皇室收藏了272年。一直到公元295年,由于洛阳武库大火才被烧毁。

为何王莽的头颅被收藏这么久呢?无疑还是他那一系列划时代的改革政策,这在封建的古人看来,无疑是一些异端思想。因此,统治者便一直保存其头颅多年,为的就是警告世人异端思想的下场,颇具杀鸡儆猴的意味。

而在今天一些人的角度上看,王莽疑似一个穿越到西汉末年的现代人,所谓的“异端思想”,只不过现代的改革措施和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不匹配。所以,其一系列举措才显得如此荒谬。然而,如今的科技水平告诉我们,时间旅行根本没有可能,王莽是否是穿越者,也有了定论。

笔者认为,王莽更像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狂热理想主义分子,他将儒家学说想得太过理想化了,最终导致了这一系列违背历史现实规律的政策诞生。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他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王莽   头颅   奴婢   长安   异端   权贵   定论   封建   土地   政策   收藏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