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丰顺封控区,一份份“爱心包”是如何送到群众手中的?

连日来,丰顺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最近,封控区群众以户为单位,陆续收到了党委政府配送的“爱心包”,里面包含了米、盐、面、榨菜、火腿、蔬菜等生活食品。那么这一份份“爱心包”是如何送到群众手中的呢?

傍晚时分,在海吉星产业园蔬菜交易区,广东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梅江子平台公司的员工就开始忙碌起来,将一袋袋批发好的青菜进行抽检、留样。刚吃完盒饭,省公司统一调配的米、面、火腿等物资陆续到货,子平台的员工连同附近劳务公司聘请的30多个搬运工、分拣工就忙活开了。在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后,大家便戴好口罩、手套,进行流水线分拣作业,场面热火朝天。

梅江子平台负责人罗龙飞介绍,“我们优化了流程,实行流水线作业,分拣包装能力达到700-800份每小时,爱心包分量(重量)只能多、不能少,临期食品不能进入爱心包,确保食品安全,因为爱心包代表着党委政府形象、代表着供销社形象”。

梅州梅江供销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是广东省供销集团旗下县(区)子平台,是党委政府的重点保供企业之一。近日来,按照省、市供销社抗疫保供统一部署,梅江区供销社副主任周文新一直带领专班蹲点驻守在梅江子平台,他介绍说:“接到支援任务后,我们第一时间向上报告,协调解决货车运力、车辆消杀等问题”。

罗龙飞介绍,刚开始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运输车辆和司机调配。为确保运力充足,及时协调了海吉星周边物流公司紧急调配7.6米、9.6米大货车,并要求运输公司固定车辆和司机专用于防疫物资运输,明确司机要有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穿上防护服、带上水和干粮,全程不能下车,到达丰顺疫区后第一时间由网格员、志愿者下货后,马上返回子平台,不得在任何地方转运或逗留,返回后立刻做好消杀工作。消杀工作通过当地供销社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得到大力支持,与第三方消杀企业协商,将原本400元每车次的消杀费用,降低到250元每车次,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压力。

凌晨时分,随着分拣包装的结束,大家开始忙碌装车,一辆辆满载着“爱心包”的货车,和梅县区等其他子平台的配送车辆一起,朝着高速路口驶去。两个小时后,他们将出现在丰顺疫情封控区的各个配送卡点,为群众带来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彰显供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全媒体记者】魏丽文

【通讯员】童华灵

【作者】 魏丽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丰顺   心包   吉星   群众   运力   核酸   作业   阴性   供销社   疫情   供销   党委政府   手中   司机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