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起,社保4个变化将至!关系在职、失业和农民等人的利益

2023年的脚步越来越近,1月起,事关我们的社保,又有以下4个变化将至,关系在职、失业、退休人员和农民们的切身利益,看看有哪些你还不知道,赶紧收藏并提醒亲朋好友:

第一,养老、失业保险统筹升级

从明年1月起,社保多地开始升级统筹系统,四川省将实行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今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全国统筹,接下来要想拉近职工和农民的养老待遇差距,统筹措施上也要紧跟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除了养老保险外,失业保险上,湖北宣布将在1月起实施省级统筹。为什么社保要向统筹升级迈进呢?原因是,

第二,居民养老金上调

今年泉州市宣布对城乡居民上调养老金待遇,每月增加10元,同时,还把从今年起到2024年连续3年的居民养老金调整措施一次性公布到位,三年内,每年都要在1月起对退休人员每月增加10元,调整后,2022年~2024年,居民基础月养老金分别是140元、150元和160元,增长幅度达到23.08%。但注意实际到账时间可能略有不同,2022年虽然是2月份公布上调措施的,但实际到账时间是3月份发放完,1~2月是补发的;但2023年可能在1月份就直接提标,因为目前标准已经公布,不需要像今年一样等到3月再补发,因此,1月份,很多人应该可以直接按照150元的标准发钱了。

第三,职工养老保险比例调整

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上,是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的,单位负担的是16%,但这个比例不是全国所有省份都一直统一实施的,比如广东省,2022年3月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过渡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22年1月起开始,到2023年1月,要用两年时间将单位缴费的14%过渡到16%,2022年已经达到15%,从2023年1月起,单位将按照16%给员工参保。那么对于职工来说,有哪些影响呢?单位存进统筹账户的资金增加了,意味着要提高职工社保成本,可能会出现降低工资发放标准,将这部分钱用于社保缴费,但整体上,薪酬福利应该还是不变的,但退休前到手的工资可能没有2023年之前多。

第四,医保报销比例调整

医保个人账户的返钱是少部分,实际真正让大家减轻就医负担的还是在报销这一方面,从1988年职工医保建立后,越来越多人参保缴费,截止2021年年末,我国医保参保人数已经达到13.6亿,比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更多,缴费规模庞大,让医保基金有了充分保障公民就医报销的基础,医保可以报销的比例越高,参保人就医花费越少。

今年宁德市就宣布将提高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对在职人员,市内一二级医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92%和91%;对退休职工,市内一二级医院报销比例提高至96%和95%,接近100%的报销比例,也就是说家属只需要承担4%~5%的自费部分即可,极大幅度的减轻了大家就医困难。相比职工,退休人员享受的报销待遇更高,老年人花费减少后,可以降低养老金支出,以及子女的赡养压力。另一方面,这一措施也将刺激更多人积极参加职工医保,提高医保基金的收益,借此扩大医保保障的规模,是良性循环的办法。

往期文章:11月至明年1月,医保、养老金等5大变化来了,关系在职和退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社保   养老金   养老保险   医保   省级   待遇   职工   比例   居民   利益   措施   农民   规模   单位   关系   基金   时间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