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困难,越要立的稳

最近新一波的疫情来临,全国各地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有地方被封、有地方静默,感受到人心里的怨气随着这一波疫情开始也蔓延了起来。

旁边一个朋友刚刚开始孤注一掷的开始了自己的小生意,在生活的瓶颈处想搏出一条路子,结果因为疫情,全部关门,一腔热血空被压在心中。

最近看他时常在圈里发一些这个环境多不好,对民生多大影响,当然更有很多抱怨。远远的就能感受到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不满,还有愤恨,在底层还潜藏着深深的对自己的悲悯和无奈感。


其实蛮心疼这个朋友的,很难以想象自己如果处在他的位置会不会就一定做的更好,心态上更有弹性。不过站在旁观者角度,还是看到了这段时间内用起来的空间。

不知道是不是我错觉,最近会越来越多看到旁边人、或者一些视频号发关于“自我觉察”的内容。

简单说来就是停下对外界的态度(主要指抱怨、不满等不好的态度),驻足向内看,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来源是什么,为什么面对外界的刺激自己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真的是事件本身让人这么讨厌么?还是只是自己只看到了它令人讨厌的地方?

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它,而不是将自己情绪无止境卷进去而坏了自己心态呢?

举个例子,同事工作没及时做完,导致负责接下来工作部分的你只能拖延。听起来好像确实很让人生气。但是分析一下,我生气的原因除了积压我的工作时间造成的不舒适之外,有没有其他呢?

有没有因为觉得“她怎么又这么做了,我不是警告过她么”(试图控制对方)、“他这个人就是喜欢这么做事情,很烦人”(连接到过去的例子,并且对别人期待过高),或者说“烦死了,本来今天就事多”(其实是因为自己耐心不够了)……等等这些其他原因凑在一起,只是情绪爆发点都放在了同事做事情拖延这一个出口上了而已。

反而,如果能客观接受这件事情,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一通脾气发作,可能更能规划下次怎样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例如提前更早要求对方完成给自己留更多余量(如果你们工作是前后链接)、与对方沟通自己的难处做好约定、或者实在不得已让领导见证确定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等。

回头来看看因为疫情而不得已不能暂停自己工作的朋友,他的怒气冲天真的只是因为关店了么?

现在花大把时间在愤恨上,有意义么?

如果现在是平心静气的话,能做的事情有多少?趁机休息一下紧绷的神经、打几局很久没打的游戏、跟朋友家人多花点时间聊聊天联系下感情、思考或者研究一下自己创业期碰到的困惑、甚至花时间学习一下,当然也可以懒懒的每天睡个饱觉躺平一段时间等。。


看起来好像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过我还是力所能及的想说我看到的东西,并且其实最担心的是怨气积累太多,花太多时间沉浸到抱怨里面之后引起的内心自我价值感的退缩还有习得性无助感。

对自己的自信这东西真的来源于自己的获得感和对自己接受度,而过多的抱怨恰好会关闭这扇门,并且滋生其他的无力感。

所以说,生活的不易换个角度来说可以看做是试金石。能控制得住本能的情绪反馈,用更宽大的胸怀去理解和包容生活中经常突入而来的烦痛,反思、理解和包容自己,同时也包容了外面的世界。

现在如果能站的稳稳地,在逆境过去时候就可以用更广阔的视角走更坚定的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愤恨   怨气   疫情   外界   情绪   困难   事情   时间   地方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