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动到行动,他一个月内从参展商变投资商落户青浦!第五届进博会“首照”背后的双向奔赴

容易晕车晕船晕机的人群,出行时常被恶心呕吐所困扰。第五届进博会上首次设立的“创新孵化专区”内,来自加拿大越凡医疗的一款防吐手环,可解这一人群之忧。

随着越凡医疗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展首日注册落地青浦,拿到展会期间发出的首张营业执照,身份从参展商变为投资商,越凡医疗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正在加快。这个“双十一”,中国的消费者就能在电商平台购买到这款止吐神器了。

进博会步入第五个年头,不仅展品秒变商品已司空见惯,参展商变投资商的角色转换也越来越快。“从心动到行动,决定在上海青浦西虹桥商务区设立销售总部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上午9点15分,当崭新的营业执照送到越凡医疗董事长纪华雷手中时,他直呼“太快了!”

(一)

可充电,形如电子手表,记者在展台上试戴了一下这款防吐神器,很轻便。“登机、上车船前30分钟戴上,便能有效缓解因乘坐交通工具而带来的不适。”说起这款防吐手环的由来,纪华雷说,这还是受到中国针灸的启发。

“太太怀孕的时候,孕吐非常厉害,通过针灸得到了有效缓解。”纪华雷当过医生,在跨国医疗企业就过职,后前往加拿大创业。医疗行业的从业背景,为他积累了丰厚的人脉,其中不乏在美国硅谷从事计算机软件及信息技术工程的研发人员。他与朋友一拍即合,“为何不将这种通过神经调节缓解呕吐的解决方案工业化呢?”

有了想法就立即付诸行动,10年前,初代止吐仪在硅谷诞生了。“止吐仪的原理是通过仪器背面的电极发出的低频电脉冲刺激手腕的正中神经,抑制远端大脑控制恶心、呕吐的神经核团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抑制呕吐的效果。”

截止到目前,迭代升级的防吐手环已销往了近30个国家,拥有70多项中国、美国、欧洲的专利。纪华雷说,经临床论证,这款防吐手环的有效率达到86%以上。

越凡医疗今年初次参展进博会,展位并不大,不过才9个平方,纪华雷只带来了两款主打产品。另一款智能头贴如同一个大号的创可贴,薄薄一片贴于眉间额头,便可通过眶上神经,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缓解焦虑、抑制疼痛。

“这款头贴不仅能预防和治疗原发性头痛,对于失眠也有辅助治疗效果。”纪华雷介绍,对照临床实验结果,该产品对于缓解头疼的有效率比常规药物平均高出23%。

(二)

产品性能优良,并在欧美市场颇受欢迎,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也甚为广阔。防吐手环应用场景极为丰富,除了日常交通出行晕车人群外,还能用于癌症患者化疗、医疗手术麻醉药物引起的呕吐不适反应,以及海事、渔业、邮轮等领域。纪华雷说,“来参展进博会,为的就是能够将越凡医疗品牌在中国市场打响!”

细聊之中记者得知,此次在青浦设立销售总部,并非越凡医疗初涉在华业务。“越凡医疗在8年前就在宁波投资设厂,但产品一直主要是出口欧美市场,在华销售才刚刚起步。”今年6月份才决定参展进博会的纪华雷说。

今年9月中旬,青浦区商务委邀请了多家第五届进博会参展商走进青浦,在这次不过短短半天的商务考察活动中,纪华雷走进了水乡朱家角,获悉不远处,地处金泽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正在火热建设。美的、网易等众多领域的头部企业也纷纷落户青浦,纪华雷意识到,青浦也许就是他们一直在找,但苦觅不得的地方。

“打开中国市场,首先要选址设立销售中心,上海是我们确立的大方向,但具体落到哪里,一直在苦苦寻觅。”纪华雷说,这次考察中,他遇到了上海西虹桥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霞慧,她的专业和有问必答,消除了公司高层对于是否落地青浦西虹桥很多的疑问和顾虑。

背靠虹桥枢纽,又是“四叶草”的所在地,西虹桥的区位优势自不必说。但对于一家希望快速打开中国销路的海外企业而言,更多的希望是能有适路的销售渠道。曾经接触过无数招商团队的纪华雷在与张霞慧团队的接触中发现,“这个团队很不一样!”

“既专业又经验丰富,特别能换位思考,为企业着想。”有个细节让纪华雷印象深刻。有一天,二人在微信上探讨防吐手环在中国的适配渠道,没想到很短时间内,张霞慧就提供了一份包含航空公司、海事、渔政等方面的对接信息。“高效、走心,可以说这是我们遇到过的最‘贴心’的一个招商团队!”纪华雷感慨地说。

(三)

从第一届的投石问路,到第五届的驾轻就熟,铸就“贴心”招商团队的秘诀在于勤能补拙。

“有人说招商拼的是体力,在我的眼里更多拼的是脑力和心力,”这几年,青浦每年都会从全区各街镇、企业中层中遴选人员组成“招商百人团”,张霞慧说,“为了做到胸有成竹,不被问倒,招商团的每位队员都是提前加班加点、自我加压将本地服务政策倒背如流,对于目标企业更是提前做足功课,做到心中有底。”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对接展商次数不少于500家次,持续跟进一项落地项目(机构)不少于50个。”青浦区商务委副主任陆勇说,经过4年的磨练,今年青浦区进博会产业对接工作更精准、高效,“展前沟通、展中洽谈、展后落地,今年‘招商百人团’的工作力求做到环环相扣。”

从进博“新人”到进博“老兵”,在张霞慧看来,想将世界各地的企业留在“家门口”,展前沟通是关键。

“越凡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距离进博会开幕的半年前我们就获悉今年要新设立‘创新孵化专区’,而且前来参展该专区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小而美’的创新企业。它们中不少手中握有尖端技术,亟须在全球寻找新市场,特别是想打开中国的市场。”张霞慧说,平时能遇上一个科技含量高且市场潜力满满的企业已是如获至宝,今年的进博会上,“创新孵化专区”一下子就汇聚了158家,其中不乏“潜力股”,怎容轻易错过?

制定计划,不打无准备的仗。“给予企业办公租金补贴;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量身定制‘一对一’金融服务方案;提供注册选址、财税咨询、人才配套等‘管家式’落户服务......”面临又一次的“进博大考”,张霞慧团队特地提前梳理了青浦区针对孵化创新专区的专项扶持政策,并印刷成册。

交换微信、递上电子名片......开幕首日,穿上一身火红色运动装,脚踏一双跑鞋,张霞慧开启了自己的第五次进博之旅。

偌大的“四叶草”对于初到者宛若一个大迷宫,而对于张霞慧而言,下一个接洽会晤的会议室在哪里,距离下一个目的地最近的电梯如何走,早已烂熟于胸。这不,她很快就被一家美国主营空气消毒设备的企业吸引住了......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姚轶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青浦   参展商   青浦区   硅谷   世界各地   加拿大   中国市场   上海   中国   双向   抑制   心动   神经   团队   医疗   专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