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图为2021年12月10日,正在作业中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李紫恒 摄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关键举措?近日,围绕上述问题,本报联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敬请关注。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

王小鸿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使命任务就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一战线发挥凝心聚力重要作用,增强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心力,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一起想、一起干,形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需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民群众必将共享更多现代化成果

何霜梅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

“人口规模巨大”这一鲜明特征,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坚持和加强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现代化。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中为持续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伴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前推进,人民群众必将共享更多现代化成果,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沿着这条道路,我们始终从中国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的手中。

开拓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胡国喜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庞大是我国最基本、最现实的国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难度系数更高、过程更复杂、责任更重大,这就更加需要一个大党来领导,更加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掌舵,更加需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需要自己去创造、去开辟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破解世界性难题,重写全球现代化理论。

目前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总人口不超过10亿人。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有自己的特点

邱永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参政党建设教研室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其中第一个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国情要求和基本出发点。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13%左右;而我国14亿多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8%。作为正处于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这么大的人口规模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是没有先例和经验可遵循借鉴的,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是难以想象的。同时,应该看到,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其内涵和标准远不止工业化和GDP指标所能涵盖,其发展路径也不可能像某些人口规模很小的国家和地区那样,依靠某一主导产业或某个单一路径可以实现的。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准、要求和路径选择必然有自己的特点,既要考虑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要符合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文明和国民思想观念的发展进步。

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性有更高要求

翁贺凯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的内在的追求。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并举,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过去10年,我们一方面圆满完成了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王建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新阶层新群体教研室主任、教授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有其历史逻辑。不同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现代化道路,走互利共赢、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发展方略。和平发展道路推动着新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有其理论逻辑。和平发展的现代化理论既源于列宁的和平共处理论,更来源于中华文化的“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和平发展思想。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和平发展的现代化理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有其现实逻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我们更加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更加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三重涵义

郭伦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途。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如果人民不能分享发展成果,那么这种发展就会因为得不到人民的根本拥护而失去持久动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能够激励和团结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未来社会美好目标共同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只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过程。在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条件下,解决这个矛盾只能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质量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把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左伟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两极分化弊端的摒弃和超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中国共产党通过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全体人民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坚持将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突破单一物质富裕的局限性,着力推进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基础上的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首先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目标稳步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中国共产党   道路   艰巨性   统战   坚定不移   专家学者   逻辑   特征   物质   人口   和平   规模   理论   中央   社会   国家   社会主义学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