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在世时,为何朱棣不敢跟他争夺太子之位?你看朱标有多厉害

从古至今封建王朝立储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立长子为储君的,也有一番考察后立贤能的皇子为储君的,还有立亲族兄弟为储君的。

但是还有一位皇帝,他在太子死后没有重新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而是选择了太子的儿子,足以见得皇帝对太子的重视和宠爱,这位太子就是朱标。众多历史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朱棣是万万不敢夺权的。朱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寄予厚望的长子

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他出生在朱元璋还没有称帝登基的时候,当时朱元璋还在攻打集庆,突然收到了自己第一个儿子出生的消息,当即喜出望外,并且将自己的喜悦留在了他们当时作战的那座山上。他在山上找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在上面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想要将喜得长子的好运分享给以后来这里的人。

古人大多对嫡长子极为看重,因为按照礼法规定,嫡长子才是正统的家族继承人,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别说朱元璋这样的地位了。

在得知朱标出生的那一刻起,朱元璋不仅感受到了作为父亲的喜悦,还有自己现在所进行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欣慰。朱元璋对这个长子寄予厚望,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在认真的考虑日后让他继承自己的江山,为此必须要给他最好的教育,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朱标就这样在父母的期望中一天天长大,朱元璋也顺利登基称帝,他争取在物质上给朱标最好的。让他健康成长,对他呵护但不过分宠爱,在朱标的教育方面朱元璋也格外上心,他在宫中设立了大本堂为太子讲课,延请名师指点。每个教学的师长都由朱元璋亲自挑选把关,要求朱标的老师一定要是最好的。

朱标从小到大的师资力量都非常雄厚,其中有儒家正统的知名学者,还有来自民间的德行高尚之士,他们教给朱标君子之道和礼乐规制,同时也教给他书本上没有的治国理论。

朱元璋并不打算让儿子成为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大理论家,一有机会就会让他去民间体察民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感受到的百姓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教育方法放到现在也仍然适用,培养一个优秀的人应当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全面发展。

而朱标也没有浪费这么好的资源,他从小勤奋好学,性格宽厚,恭敬长辈善待兄弟,顺遂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皇位继承人。在政治上他有自己的见解,也能骑马上战场,在人际关系上他和朝中群臣、自己的兄弟们相处得都不错,极少树敌。如果朱标成为了大明的皇帝,几乎是没有反对声音的。

无可比拟的待遇

朱元璋除了给朱标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还有远见地考虑到朱标继位后的情况,提前为他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中就包括冯胜、廖永忠、汤和、刘基等人。这些人大多是跟随朱元璋一手建立大明朝的开国功臣,现在他们都做了朱标的幕僚。

这些幕僚在朱标身边,组成了一个“小朝廷”,朱元璋将这些人送到朱标身边,就是将大明的未来交到他手中。但是这些人并不全是听从朱元璋的命令才来辅佐太子的,其中很多人才是朱标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魅力争取来的。

朱标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长大,他的治国理念和为人处世都相对温和,曾经从朱元璋手中保下很多大臣,其中就有他少年时的老师宋濂,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受到再多的赏赐都不会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在落难的时候被拉了一把是能记一辈子的。

朱标这种“仁政”也使他得到了朝中大部分臣子的认可。不过朱元璋倒是觉得朱标的手段有时候还不够强硬,在这方面让他有些担心。

想要坐稳皇位,只有文臣的支持还远远不够。朱标成年后,朱元璋安排他和常遇春将军的女儿结为夫妻。常氏家族掌握着兵权,还有蓝玉这样的武将亲戚,有这样一支家族和朱标绑定并且为其助力,无形中为他扫清了许多障碍。有常氏家族做后盾,朱标继位后其他藩王是不敢轻易起兵造反的。

在礼仪方面朱元璋也给予了朱标最高的待遇。自古以来立储都是在皇帝年纪大了,觉得处理政务力不从心或者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才开始选择接班人,他们可能会花很长时间去考察和培养,但是不会过早地公布储君的人选。

而朱元璋从朱标出生的时候就认为他是自己的继承人,甚至在朱元璋还在征战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个儿子当做继承人培养了,是历代皇帝中极少数过早立储的。

他也要求大臣们向朱标行储君的礼仪,毫不掩饰想将天下交给朱标的意图,等到朱标成年后还放权让他负责监国,他相信这个让他骄傲的儿子能够守好这个天下,不需要有任何手足相残的皇位之争,也没有任何一个藩王能争过朱标。

英年早逝的遗憾

天下百姓,朝中大臣,各位藩王都对朱标成为新帝没有任何意见,这是历史上少有的情况。如果朱标登基,他将会是历史上继位之路走得最顺利的皇帝。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被所有人都看好的储君,最后却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局。

洪武二十四年,朱标被朱元璋命令去巡查陕西,在巡查过程中他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调查自己的兄弟,也就是秦王朱樉。秦王因为在自己的封地屡次犯错被朱元璋召回京城扣押。朱元璋派朱标在巡视的过程中调查朱樉。

朱标也并没有借机打压自己的兄弟,他在巡视过后向父亲详细叙述了陕西民情并且替朱樉多次求情,朱元璋这才松了口把他放了回去,而朱樉可能也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朱标。

朱标自从巡查过后就生了病,但即使是在病中他也没有耽误处理国事。不过这一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巡查陕西回来的第二年,朱标病逝,朱元璋为此消沉了很长时间,他年事已高,国不能一日无君。

他在一番思考后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封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

朱允炆虽然是朱标的儿子,但是在各方面都不如朱标,尤其是在用人方面。他继位后朝廷中陆续有了反对的声音,朝臣并不会因为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就心甘情愿地臣服他,尤其是他的藩王长辈们,朱允炆继位后准备着手削藩,却因为手段不当逼着朱棣起兵谋反。

而且在军事方面也远不如自己的父亲,最终朱棣成功夺权。如果是朱标继位的话在削藩一事上会考虑得更全面,不给任何藩王造反的机会,朱棣可能根本就没有谋反的胆量和理由。

结语

如果朱标还活着,在治理国家方面肯定也会做出一番成就,凭借他在兄弟和朝臣之中的权威地位,也不会敢有人有谋反的心思,政权过渡会更加稳定。退一步来说,就算朱棣有起兵谋反的举动,他在各方面也是赢不了朱标的。不得不说朱棣坐上皇位,也有一定的幸运加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秦王   太子   大明   朝臣   皇位   英年早逝   陕西   继承人   长子   大臣   标的   皇帝   厉害   儿子   家族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