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泥淖,这一波自动驾驶浪潮还有救吗?

就自动驾驶而言,人们曾经对2022年满怀期望:人们期望2022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元年:无人出租车大行其道,L4在乘用车中逐步推广,配套的交通法规趋于完善,并且有序落地。

现在,2022已经到来,而且已经过去大半,预期的自动驾驶繁荣,其实并未出现。相反,传出了一系列消息却是表明这一波“无人驾驶”正在退潮。

“车东西fast”11月2日在“今日头条”推出《天才少年放弃自动驾驶,此前曾经挑战苹果特斯拉》一文,其中介绍道:车东西11月1日消息,根据海外媒体Theverge报道,George Hotz在GitHub页面上承认,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继续经营他7年前创立的驾驶辅助技术公司Comma AI,宣布即将离开该公司。George Hotz甚至略显偏激地说“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一个骗局!”(也有人建议将“骗局”翻译为“无底洞”)。

该文进一步介绍到:“除了技术因素影响,大部分自动驾驶研发公司还面临融资匮乏,商业化落地难的囧境,投资人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热情也不复从前。Alphabet的子公司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四年的时间里市值从1750亿美元变为300亿美元,缩水了近6倍。”“特斯拉前AI负责人Andrej Karpathy离职,也一度被业内怀疑其对自动驾驶失去了信心。

更早一些,“读懂财经研究所”于10月24日推出《自动驾驶“前浪”,倒在2022》,其中写道:

最近,自动驾驶行业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曾经的自动驾驶芯片行业领导者——Mobileye正式开启美股上市进程。在已经确定的IPO条款中,Mobileye希望筹集至多8.2亿美元的资金,估值最高为159.3亿美元。

这一数字惊动行业。要知道,去年年底,Mobileye估值预计为500亿美元。而在今年9月,Mobileye估值预期仍有300亿美元。短短一个月,Mobileye估值缩减近一半。更重要的是,这个价格与5年之前英特尔收购Mobileye的153亿美元的价格相差无几。

而第二件大事则是,激光雷达领域鼻祖Ibeo近日发布公告称,由于无法获得进一步的增长融资,公司提交了破产申请。据了解,目前Ibeo账上的现金只够支付全体员工到11月底的工资。

无论是Mobileye还是Ibeo,都算得上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先驱者,并在行业里有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这两家自动驾驶领域曾经的明星企业处境却令人唏嘘。一个大幅降低估值以谋求上市融资,一个因无法获得融资而提交破产申请,自动驾驶“前浪”们似乎都迎来了困局。

“读懂财经研究所”接着写道:

这何尝不是如今自动驾驶尴尬处境的缩影?由于L3级辅助驾驶技术始终难以实现有效突破,以及L5级自动驾驶面临的商业化落地难题,自动驾驶企业一直以来都处于巨额亏损的境地。而在今年,随着全球经济局势变化,自动驾驶行业迎来资本寒冬,行业龙头上市公司都难以获得有效融资机会。

这一段时间以来,唱衰自动驾驶的文章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就我们的看法而言,说自动驾驶是“骗局”,显然有失偏颇,而且过火了。

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其实不是最近这些年才提出来的概念。这这代表了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一个梦想需求:车子载着乘员,自动前往目的地,而无需人的操心与干预。

早在1920年代,人们就开始探讨与试验“无人驾驶”了,到1950-60年代,曾形成过一个高潮,目标也很明确:“驾驶员休息,车辆自动在路上行驶”。

到了1970年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大幅提振了人们开发自动驾驶的信心,人们相信自动驾驶将大幅度超越人类的驾驶能力,像天使那样,可以实现零失误/零事故的驾驶操作(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导,带偏此后数十年“自动驾驶”发展方向)。正是这种机器驾驶能力比人更为优秀,可以零事故的判断,人们提出了L0-L5自动驾驶分级,其中L4-L5是完全脱离人的驾驶操作,简单体再现了人们的梦想。

新世纪以来,以Google公司入局自动驾驶为起点,自动驾驶形成了一波新高潮。然而,如前所述,事情发展并不如人所愿。经过十多年的磨砺,人们比50年前更加现实,人们不再期盼机器可以像天使那样驾驶操作,而是现实地期盼像老司机那样驾车。而多年努力的结果,现在的机器系统其实也就是一个新手的入门水准。前面提到的George Hotz认为,人类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司机,而且优秀得离谱。在很长时间内,人在驾驶车辆方面的综合能力非机器所能及。即便是最乐观的人,例如马斯克,他目前也不认为自动驾驶并不能比人工驾驶好多少。他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比人工要安全10倍。

这样一来,以机器驾驶可达天使水准为基础而提出的L0-L5分级,其实已经失去了事实基础。老司机驾车,出事故需要作为被告或者原告出现在法庭上。按常理,车商需要为L4,L5级别的机器驾驶系统申请公民身份,否则,L4与L5级别的自动驾驶在法理是是说不通的。

两位米国大咖对于自动驾驶方面观点完全不同。然而,好像都有失偏颇

此情此景,我们认为,如果做好三件事,就能让自动驾驶走出进退两难的泥淖,逐步走入正轨。

第一件事,树立新理念。

完全无人参与的驾驶,车子自动前往目的地的地,以及以此为基础提出的L0-L5分级,其实是比较随意且粗线条的的梦想,既高且飘,在当代技术背景下,像是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在较严格意义下,不能算作准确的商业需求。

稍加考察与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就交通而言,有一个需求是非常明确而具体的:乘员借助于车辆进行交通操作,但是自己不参与驾驶车辆

这种需求自古就有,而且,自古就具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专职司机。古代著名的专职司机,首先要数周穆王的驭手造父,其次则要数汉高祖刘邦的驭手夏侯婴。到了现代,专职司机是一个声誉很好的职业。近年来,专职司机概念还有了重要发展:代驾。代驾就是在你不能驾车,但需要借助自己的车辆赶路的时候,花钱雇来的专车司机。

当然,专职司机是一项人工成本很高的职业。普通人其实请不起专职司机。即便是短时的专职司机——代驾,通常也价格不菲。

我们认为,当前的自动驾驶重要目标,应当聚焦于代驾:一种新型的,价格较低,而且价格逐步降低的代驾!

这并不费解:乘员不参与驾驶,车辆由辅助驾驶系统驾驶,但不是以往自动驾驶概念中的那种完全独立的机器(自动)驾驶。通过4G或者5G通讯网,远程驾驶员(管理员)借助于另设的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辅助驾驶过程。首先在入网时要认真检测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的状态,接着全程监管车辆的辅助驾驶状态。而且如果需要,随时接管车辆,进行远程驾驶操作。确保行车安全,且不打搅乘员。这可以简称为“离车代驾”。

值得说明的,这是一个按照工作量,或按里程收费的远程“代驾”过程。该收费主要包括人工服务费,系统折旧费用,保险费用以及适当的盈利。由于不需要在出发地与目的地来回奔波,加之于计算机可以完成大量辅助性操作,一个管理员可以完成多辆车的监管与服务,“离车代驾”人工成本比通常的“代驾”要低很多。

对于自动驾驶操作收费并不费解:即便目前自动驾驶系统也是收费的,这是在购买系统一次性的收费,当然,这一套不好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玩好。而新概念是,分别付费,购买合格(怎么才算合格,这并不是仅凭车厂一方说了算)的辅助驾驶系统的时候,需要付费。然后,每次使用自动驾驶系统,再按照服务量支付相应的费用。

离车代驾,也许可以用更为专业的说法来表达:为自动驾驶提供第三方监管与服务。此前本账号推出过多篇文章叙述过“第三方监管与服务”,此处就不重复了。

一个代驾组,包括一个综合管理员,一个远程代驾员

第二件事,找好切入点。

现在,自动驾驶主要目标在于无人出租车,美国(Waymo)在做这事情,中国(百度)也在做这事情。

无人出租车,其实不是很好的切入点。首先,无人出租车,技术要求高,毕竟出租车运行在人来人往的大马路上。

其次需求不很迫切。如果经过九牛二虎的努力,真的做好了,自动驾驶取代了了出租车与网约车司机,一大帮低收入群体会恨你,政府估计也不会热情支持你,因为你影响了大众的就业率。当然,另一方面更糟糕:如果无人出租车如果做不成,那就剩下亏本了,自然更不好。

新的自动驾驶,也就是“离车代驾”,应当找出更好的切入点,:不但技术难度有所降低,而且不要与已有的行业冲突,更进一步,要有潜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即形成人们新的出行模式。

我们认为,符合这些要求的切入点,应当着眼于乘用车。更具体地说,切入点应当是,私家车借助于“离车代驾”(自动驾驶),在高速公路上夕发朝至的夜航这种应用。

高速公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交通系统,没有行人与电瓶车干扰,自动驾驶(离车代驾)的环境自然更加友好;

彻夜驾车,这是乘员或代驾员的能力所不允许的。然而,对于离车代驾,这却是可行的。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是机机器操作,自然没有问题。当然,对于借助于通信系统与计算机操作离车代驾的人们,也是夜班操作,通常应当分为两班或三班轮换工作。自动驾驶(离车代驾)下的夜航,具有一个重要优势:行车不占用乘员的工作时间,乘员该睡觉就睡觉。夜晚结束,预定的路程跑完了,驾驶员也休息好了,白天就可以还给乘员,该工作就工作,该旅游以就游山玩水。

我们认为,离车代驾(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夜航,可能开辟人们新的出游方式:乘员于星期五晚间出发并在车上睡眠,星期六早晨到达目的地,随后的周日/周天安排旅游(或工作)行程,星期天晚上返程,车子再通过离车代驾,在高速公路上跑一夜,乘员在车上睡一夜,星期一回到单位正常上班……

这样,周六周天两天时间在新模式下,悄悄地就变成了四天,从而使周六周天两天旅行成为可能。这有潜力改变人们的出游习惯,并使乘用车搭载(检验达标的)辅助驾驶系统成为流行与刚需。

有两点值得补充说明一下:

第一,结束高速公路夜航以后,恢复人工驾驶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乘员自己驾车,二是代驾员驾车,实现“离车代驾”与人工代驾的无缝衔接。

第二,目前的电动汽车储能无法支撑1000公里左右的持续行车。解决办法是“高速公路侧集电”。这是另一个话题,本文不做深入展开。

这样的睡眠还不行……离车代驾应使夜航的车辆变成行走的大床

第三件事,配套做基建。

进行高速公路“离车代驾”,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适当的“基建”。

首先,应当利用高速公路的入口或服务区建设“离车代驾”服务站,每个服务站应当具有数个离车代驾服务组,每组具有“离车代驾”计算机,显示器,还应有两个操作人员,一个是综合管理员,另一个为离车代驾员。“离车代驾”服务组就近监管高速公路上的“离车代驾”车辆,离开服务区,移交下一站。

在高速公路入口,应当设立车辆自动驾驶状态检测装置,检查车辆的辅助自动驾驶状态,以确定其是否可以接入“离车代驾”。

在岔道口,应当设立适当的提示与检测系统,协助“离车代驾”车辆顺利完成道路的转换。

现在,不少做自动驾驶的人已经提出“车路协同”的概念,但是投资主体/投资收益不很清楚。在“离车代驾”及“高速公路夜航”的模式下,这些概念则非常清晰。

车辆夜航时,应在路面作出配套引导系统,以便代驾人员监管与服务


**************************

自动驾驶,已经开发了许多年。不少公司花了大价钱。然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地投入商用。

是时候了,改弦易辙,脚踏实地。

通过离车代驾,将自动驾驶做成一个有特色的,既服务于大众,同时也盈利的行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泥淖   乘员   切入点   专职   浪潮   出租车   高速公路   司机   车辆   机器   操作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