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扬言自给自足,试图结束对华依赖,实际难以摆脱中国

根据环球网11月4日消息称,香港《南华早报》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标题为印度希望在进口方面降低对中国依赖,但实际情况更糟糕。尽管在这段时间,印度在极力降低对邻国的依赖并加强本土制造业基础,虽然印度试图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私下却和中国的贸易在蓬勃发展中,在今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超过去年全年创下的1256亿美元高点。

此前,根据印媒报道,印度执政党人民党的领袖又在拿中国说事,称印度的常用的技术全部来自外部,如果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增加,那么印度将不得不向中国低头。这位领袖还称,经济安全非常重要,只能把国际贸易当做基础,印度必须自力更生。

近日,印度政府正在计划重新复兴印度本国制造业,目的是为了削减贸易逆差,也可以提升本国的经济活力,其中减少对中国制造业依赖是印度的首要任务之一,但是从各项调查中显示,印度的努力并没有任何成果,反而让印度更加依赖中国制造业。

据了解,印度对华出口的主要是原材料,他们在国际市场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而中国想印度出口的制成品很难有替代品,并且中国产品也在疫情中得到加强。有报道称,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动植物油脂,矿物燃料,无机化学品,化肥、玻璃等制品,几乎所有的必需品都要靠从中国进口。但印度为了彻底摆脱对华依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还在2020年推出了一项“生产挂钩激励”计划。

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印度政府将为合格企业提供补贴支持,从而促进本土制造业发展,提高印度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印度政府还要求网络销售商必须在平台上注名商品来源地,以次鼓励印度国货,促进印度自给自足。

但有专家分析认为,虽然印度政府大力推崇摆脱对华依赖,但很多中间商品无法从其他地方采购,而印度内部产能也不能应付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摆脱对华依赖很难实现。相反,中国在贸易、投资和技术领域上对印度的影响力有显著影响。

首先从贸易上来讲,印度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虽然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也能在本土完成,但对于印度来说,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因为疫情封锁原因,印度的经济明显下滑,并且印度与全球供应链不充分重合,如果离开中国进口印度的未来的经济也会越发惨淡。

再从投资上来讲,近年来中国对印度企业投资呈现稳定增长,据调查,多个印度公司的投资者均来自中国,这也说明中企为印度初创企业提供了不少资本,以换取物有所值的市场分额,如果限制来自中国的投资,将会削弱印度的初创企业。

在技术上,印度拥有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但这5大手机品牌中就有4个来自中国,并掌控着80%的份额,而印度只占1%,很显然,印度的制造业很难替代中国,因为几乎没有选项。

虽然印度无法脱离中国,但我们也不能轻视了印度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塔塔工业领先的重工业,目前塔塔集团的标志已经在整个东南亚市场畅销无阻,还收购了几家欧洲老品牌,同样,印度的无人机产业也相对成熟,因为本土有软件产业的大力支持,在无人机产业也有不错的地位。

即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但作为一个制造业不太出色的国家,更重要的应该是认清现实,有利的一定要抓住机会合作,而不是一味地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逞强,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擅长的,融入世界经济,用开放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能在经济上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印度   中国   无人机   制成品   自给自足   本土   制造业   结束   政府   商品   贸易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