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芯片迎来技术性突破,华为再次立功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光量子迎来技术性突破,华为再次立功了!

在芯片规则的限制下,国内半导体领域的处境尤为艰难,华为的芯片供应渠道长时间被切断,这也直接导致营收下滑严重,但好在任正非坚持20%总营收的研发经费投入,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都是硅基芯片,技术建立在欧美技术体系下,特别是美企有着大量的核心专利,即便是台积电、ASML这样的顶级企业,也无法绕开它们的核心技术,只有找到可替代的材料和技术,才能摆脱掌控。

华为深受相关限制困扰,因此更懂得技术自研的重要性,在布局全产业链技术上尤为卖力,目前市面上呼声最高的量子芯片,而华为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这是否能够改变半导体市场方向呢?

光量子芯片的优势

台积电是全球最顶尖的芯片代工厂,而ASML是唯一能够制造EUV光刻机的厂商,这两家企业的相辅相成,已经成功将制程工艺提升到了3nm量产水平,可以说限制了这两家企业,就限制住了一个国家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发展。

而老美就是利用了这一个“漏洞”,一步步让这两家企业成为了“棋子”,无法摆脱含美技术,台积电、ASML也只能妥协,成为了限制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工具”,就此也让中企明白了只有诞生独立于硅基芯片之外的技术,才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

老美的强行干预,也直接打断了国际芯片产业链,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再相信国际合作,加速了技术自研的步伐,而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现如今已经没有退路了,目前主要分成两条路走,其一坚持硅基芯片路线,寻找合适的机会突破到先进工艺,其二就是研发可替代的技术。

而在量子芯片是一个空白领域,没有过多的欧美技术专利渗入,也成为了中企突破的绝佳机会,目前各种实验数据已经证实,光量子芯片是有别于硅基芯片的,采用的是磷化铟、砷化镓等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在传输速度上是硅基的1000倍。

两种芯片的制备程序存在很大区别,光量子芯片侧重点在外延伸与制备环节上,而硅基芯片则在光刻环节,这意味着光量子芯片不需要太高的光刻设备,据悉目前国产的设备就能满足需求,一旦研发成功是可以摆脱EUV光刻机的,这就是国内加大研发的原因。

根据媒体报道,国内首条“多材料、跨尺寸”的光子芯片生产线已经在筹备当中,预计在2023年就能够实现量产,意味着之后我们可以直接走IDM模式,不再需要依赖于国际供应链了,摆脱了含美的技术就意味着有了希望。

最为关键的是,在光量子芯片领域,很多的技术专利都是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占比中企还占优,这也能够很好地起到制衡作用,在硅基芯片上没有话语权,就是因为缺少核心技术的加持,这一次我们不会再输了。

华为立功了

自从华为诞生了5G技术开始,就开始被欧美国家针对了,想尽各种办法阻碍其国际合作,但越是在困境之下,华为成长的越是快,麒麟芯片的诞生,已经证实了华为在芯片领域的能力,这也让老美忧心忡忡,时刻都想着如何限制发展。

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建立起了相对应的基础,但可惜无法获得ASML的EUV光刻机,导致在高端芯片上一直无法实现突破,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开始全力布局光量子芯片。

而华为就是杰出的代表,在芯片供应渠道被切断之后,就展开了对于光量子芯片的研发,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了光量子芯片设计软件,这也是全球最快的量子逻辑门软件,助力产业朝着规模化发展。

除此之外华为还联合国内高校,成功将量子技术进行融合应用,类似中科大的光子能谷霍尔效应、南京大学的非互易飞秒激光极化铁电畴等等技术,成功将技术范畴从微米级别升级到了纳米几级别,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性。

显然华为继5G技术之后再一度立功了,华为在量子芯片方面拥有着众多的技术专利,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局面,一旦未来这项技术被广泛采用,那么中国将扭转在芯片领域的劣势。

华为在芯片领域的研发从来就没有放弃,麒麟芯片预计将会在明年回归,硅基芯片和光量子芯片的双管齐下,或将帮助中国更快的掌控局面,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光量子   华为   麒麟   芯片   光刻   量子   半导体   专利   领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