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谏言

这两天多看了几眼关于李少莉事情的报道,同时结合近段时间波峰事件联系,比如“科技与狠活”、“富士康口罩”、“张小泉”等等等等。对互联网的属性有几点想法。

一 互联网的多功能性得到了广泛使用。

二 网络的普及也为极个别极左或右的思想提供了生存空间。并且它们还具有鼓动性,而大部分网众又隐藏着盲从性。

三 网络暴力的可利用性在慢慢增加。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势力、公司、个人等。

四 受伤者的不可弥补性。因为一件事而导致有些人和企业失去了金钱、未来、健康甚至生命,有时候仅仅只是瞬间。可洗去泥污的时间却相当漫长。

五 对于李的事件,我相信国家选用监督程序还是非常有效的,即使有极少部分漏网之鱼,另外的一张网也正在张开的路上。

六 其实建议政府可以做一个社会舆论公示门户与互联网对接,及时针对热门事件进行公示,比如:是否注意到,是否立项,处理进度,处理结果,投诉资料上传渠道以及处理参考相关的影视资料等等。这样估计会增加事件处置效率和节约公共资源,并且减少无序或者混乱的发生概率。我觉得,这点特别重要,因为很多人不停的转发和传播的原因就是自己处理不了,希望其他方帮助解决而又怕其他方不知道,而这个其他方最好的选择肯定是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鼓动性   泥污   受伤者   漏网之鱼   波峰   网络   口罩   事件   时间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