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应设计多国参与的、跨国跨陆地的能源网络

南都讯记者郭若梅 赵唯佳 发自上海 “近年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与《世卫组织全球空气质量指南》的要求,以及和其他国家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11月3日于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说。他表示,未来的目标除了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外,还要进一步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贺克斌介绍,20年来,中国的平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平均值从原来10%降到1%;在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下,PM2.5的浓度降低了,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然而,贺克斌也指出,我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中国的能源供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石燃料。据了解,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还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危害人体的气体。

贺克斌称,如果想要在2060年实现“中国大部分地区达到世卫组织提出的PM2.5中期目标”,需要依靠能源转型,关注新能源、再生能源。

贺克斌认为,作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具有非常高的风电比,更具有可靠性,可以满足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电力需求。然而,太阳能和风能在全球的分布极不均衡,要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分配的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传输系统。“或许未来应该设计出一个多国参与的、跨国跨陆地的传输电力的能源网络。”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氧化碳   能源   空气质量   化石   陆地   上海   中国   燃料   气体   太阳能   全球   网络   贺克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