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车企2022碳减排指数排行:排放总量不降反增 比亚迪暴涨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现在,距离提出双碳目标已经过去2年,上市车企在碳减排方面的表现如何呢?

青蛙大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上市车企碳排放总量较2020年增加50万吨,由1899万吨增加至1949万吨,行业碳排放总量增长率为3%。行业生产单台车的碳排放强度为816千克/车,较2020年下降69千克。

今年青蛙大数据首次推出中国上市车企碳减排指数排行榜,也是国内首份车企碳排放相关榜单。榜单体现的是车企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大小、碳排放控制效果、碳减排行动效果。总体来看,车企在碳减排方面的表现有待提升。

2021中国上市车企碳减排指数TOP10

青蛙大数据选取中国境内上市车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整车制造行业在碳减排方面的表现,并首次发布中国上市车企碳减排指数榜单。纳入研究范围的车企包括中国大陆及香港上市的境内汽车制造企业30余家。最终入围的十家企业为: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北京汽车、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相关数据显示,以上10家车企2019-2021年汽车总产量占中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72%、68%、67%(见图2)。

2019-2021年中国汽车产量

指标方面,我们选取碳排放总量、单车碳排放强度(生产阶段)、碳排放百万元密度、碳排放总量减排率、排放强度降低率、排放密度降低率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总量代表车企在碳排放方面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强度和密度代表了车企碳排放管控水平、减排率及强度降低率等指标反应车企碳减排行动的效果。具体计算公式为:

碳排放总量0.4

+碳排放强度0.15

+碳排放密度0.15

+总量减排率0.12

+强度降低率0.09

+密度降低率0.09

排名方面,造车新势力小鹏、理想分列前两名,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排末位。

中国上市车企2021碳排放总量排行榜:比亚迪、上汽、长安名列前三

碳排放总量定义为:企业当年范畴1和范畴2碳排放量之和。总量指标反应了企业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总量越高,环境影响越大。排名方面,如图1所示,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分别以522万吨、521万吨、313万吨排放总量“勇夺”上市车企碳排放总量榜前三名(图3)。比亚迪和上汽的排放总量遥遥领先于其他8家上市车企。

2021年度中国上市车企碳排放总量

从近三年排放总量的变化情况看,广汽、吉利和比亚迪均出现了总量增长的情况,三家企业2019-2021年碳排放总量三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9%和7%。鉴于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预计其碳排放总量会进一步增加(图4)。

中国上市车企2019-2021碳排放总量

中国上市车企2021碳排放强度排行榜:上汽集团的高排放强度拖累行业整体水平

碳排放强度定义为:企业当年生产阶段碳排放总量/当年汽车总产量。碳排放强度反应了企业碳排放控制的水平,强度越低,碳排放管理做得越好。由于比亚迪披露的主营业务除整车制造之外,还包含手机制造和锂电池制造,其披露的碳排放总量为三大业务板块的总排放量,且未分业务板块披露,所以比亚迪的碳排放强度无法准确计算得到,因此强度排名未将其纳入。

强度排名方面,如图5所示,上汽集团、东风集团、理想汽车分列前三位,其排放强度分别为952千克/车,742千克/车,607千克/车。上汽集团单车碳排放强度远远高于其他上市车企。上汽集团汽车生产量占11家企业总生产量的比重为30%。所以上汽集团的高排放强度也拉高了行业的整体平均水平。2021年,10家列入比较的车企对应的平均碳排放强度为816千克/车,仅上汽一家超过此平均水平。

2021年度中国上市车企碳排放强度排名

中国上市车企2021碳排放密度排行榜:比亚迪大幅领先

碳排放百万元密度定义为:企业当年生产阶段碳排放总量/(当年总营收/1000000)。密度指标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企业的碳排放控制水平,但易受品牌溢价,产品定价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宝马奔驰等售价较高的车企来说,即使在同等排放强度下,其排放密度数据会因产品售价更高而被拉低。

百万元密度排名方面,比亚迪和东风分别达到24147千克/百万元营收,21506千克/百万元营收,分列第一和第二。(图6)

2021上市车企碳排放密度排名

中国上市车企碳减排行动效果榜:比亚迪2021年新增碳排放107.4万吨!

减排方面,我们以2020年为基准年计算车企的减排总量及强度、密度降低情况。数据显示,相比于2020年,2021年有5家上市车企实现碳排放总量减少,其余5家企业碳排放总量仍有所增加。其中比亚迪碳排放量增长明显,2021年排放总量比2020年多出107.4万吨(图7)。

2021年上市车企碳减排量

总量减排率方面,广汽集团实现33%的减排名列榜首,而小鹏因处于产量爬坡阶段,2021年碳排放量比2020年增长了41%。(图8)

2021上市车企碳减排率

双碳目标下,近三年中国整车制造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仍在增长中

基于上榜的10家车企的单车平均排放强度数据以及中汽协公布的2019-2021年汽车产量数据,我们对近三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的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整车制造行业单车碳排放强度从840千克/车下降至816千克/车。行业碳排放总量方面,由2019年的2118万吨,上涨至2021年的2166万吨。2021年整车制造行业碳排放总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2‰。(图9)

2019-2021年整车制造行业碳排放总量预估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及ESG报告,青蛙大数据整理研究

(光明四季青蛙研究院 张智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国   总量   整车   密度   强度   指数   集团   数据   行业   汽车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