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请“代跑”,图啥?有人想偷懒,有人为收集?

“代跑腿”

已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业务

那么

“代跑”,你听说过吗?

近日,一名跑步达人徐先生称

他看到不少网店的“代跑”业务很热火

也在健身群里发了一条“代跑”的信息

没想到还真有人找他下单

甚至“整天都有人催单”

这些人为什么

乐意自欺欺人

要找人“代跑”?

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配速路线数据都能定制

价格也不贵

以“代跑”为关键词搜索,各主流运动平台均能找到相应的代跑者,生意很是蓬勃。“可以按你指定的位置去跑,0.7元一公里,如果要跑特别设计的路线图再另外加钱,下单48小时内跑完。”一位卖家介绍,操作方式十分简单,买方只需将自己运动平台的账号和密码告知,卖家就会在自己的手机上登录软件,跑完后退出,相应的跑步轨迹、时长、里程等记录便会留存在买方账号内

一名代跑中介的回复

一位广州卖家称,“你接了单,就要在约定时间内跑完”。由于“跑力”有限,她接不了难度较高的单。“有人要求配速比较快,1公里4分钟跑完,我达不到,一次性跑十几公里的,也跑不下来。”跑步时,她常会拍下邂逅的美丽晚霞、云朵,很有闲情逸致。

记者注意到,“代跑”的接单价格不高,普遍在每公里0.5元到2元间。卖家多以减肥健身为目的,或本身就是跑步爱好者,顺便赚点零花钱,甚至还有少部分宣称可以免费代跑。

有人手绘的代跑广告

此外,还有不少外卖、跑腿和快递小哥加入了“代跑”行列,而且很多人也不是自己跑,而是用电动车完成。一名“代跑中介”叶子解释,电动车代跑相对轻松,还可以为用户定制配速、路线、地点等,“这活比外卖好干,也没平台压力。”

“我在KEEP、咕咚、宥马、悦跑圈、悦动圈、咪咕善跑、畅动力、乐动力等平台,都有跑单生意。”另一名“代跑中介”顾鑫称,他还专门雇人去打理这些事情,“现在每天的订单量都在几百个”。

某电商平台上的代跑广告

为了偷懒?

这一幕似曾相识

今年27岁的徐先生介绍,自己出于好奇打出了代跑广告,第二天就有人联系他下单。第一位顾客是一位女孩,想每天让他“代跑”十公里,“她自己不想跑步减肥,所以每天在朋友圈打卡搪塞在外地的男友。”

“坚持不下来,女朋友催着减肥,没办法。”另一位想找人“代跑”的扬州市民称,他主要是为了搪塞女朋友每天“查岗”,找人“代跑”每天能将运动轨迹发给女朋友。

“代跑中介”顾鑫介绍,他还常遇到一种单子,就是有的公司为了让员工不至于猝死在工作岗位,就强制让员工每天跑三五公里,还必须提交跑步记录。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或者有时间去跑步的,他们就联系上了代跑,甚至有很多人找顾鑫办了月卡或季卡。

其实,回想自己的大学时代,这一幕似曾相识——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高校普遍对学生提出跑步打卡的要求。以前只是点名签到,而随着科技进步,现在的大学生更是要使用各种指定软件来完成跑步任务,还要计入期末成绩。

不过大学生们对此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018年的一则视频中,一名女大学生身挎背包在操场上跑步,手里、包里的手机不下10部。当被问及为何帮那么多人代跑的时候,女生笑称:“因为室友懒啊”。


为了收集周边?

“我花钱,你健身,但奖牌得归我”

在不少围绕代跑的讨论中,奖牌、勋章、活动等字样被高频提及。

由于疫情原因,这两年国内很少有大众类的线下跑步比赛了,反而是线上比赛越来越多。以一家知名运动App为例,2021年推出大小跑步赛事活动近50起,近250万人次报名参与。目前,线上跑步早就成为各个运动APP的头部业务。这种没有起点和终点的赛事,只要缴纳少量的报名费,门槛也不高,因而吸引了广大跑友的热情参与。

为激励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参与,运动平台常会推出各主题的跑步活动,搭配“限定款”实体奖牌。比如情人节、端午、中秋、七夕等节日,报名付费参与活动,完成所要求的5.2公里、13.14公里等各种长度跑步距离,就可以获得奖牌。“跑得快慢没有关系,中间按暂停休息一会儿也可以,但只要开始跑了,就要坚持跑完。对平时不太锻炼的人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想要的话就找人代跑或者花钱买。”跑步爱好者钱毅说。

今年2月14日,某运动APP推出“库洛米”“美乐蒂”系列奖牌,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在钱毅眼中,这些买“代跑”的人,就是“冲着朋友圈晒图和跑步周边来的”。

社交平台上的晒图中,有用户像收集盲盒、公仔一样收集奖牌等跑步周边;他们也认为情侣、朋友之间赠送实体限定款奖牌是很酷、很用心的表现——那可是我专门为你挥洒汗水跑(或请代跑)得来的呀!问答网站上甚至还有人发起讨论,“我暗恋的男生,520愿意为我跑13.14km,但报名活动的39块钱是我出的,他会不会也喜欢我?”

有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给女朋友跑的”线上跑步奖牌

已经收集了十几块奖牌的小墨是杭州某大学大二在读生,9月12日她刚刚收到一块海绵宝宝系列奖牌。拆开快递的第一时间,她就迫不及待地将新奖牌与之前积攒的樱桃小丸子、史努比、库洛米系列奖牌挂在宿舍柜子上,拍照、上话题、全网分发一气呵成,配文:海绵宝宝好可爱,多出一些海绵宝宝吧!

对于小墨而言,这些奖牌与运动无关,更像一种社交货币。让她感到满足不是奔跑时的汗水与肌肉酸痛,而是小红书、微博、朋友圈的评论、点赞。

小墨的奖牌收藏

扬州市民胡先生找人“代跑”则是为了抽奖。他下载了5个运动类的APP,每个APP每月都会有跑步类的运动竞赛,有的一个月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比赛,只要报名参加跑完规定里程数,就可获得勋章和抽奖,有的奖品甚至是手机。“积累各个APP上的勋章多了,满足一下虚荣心。”胡先生说,有些难度的全民竞赛还要看勋章,找人“代跑”可以帮助完成勋章,为了以后有机会参与抽奖。

跑步量完成

App的用户活跃度上来了

代跑的人赚了钱

付费的人获得了奖牌甚至爱情

好像大家都是赢家

该薅的羊毛都薅到了

而且没人认为自己就是那只羊

但是,没有人觉得哪里不对吗?

健身是为了健康

健身也能给人带来快乐

但把健身当作炫耀方式

甚至花钱请人代跑

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打造出来的人设

可不能给你一个

真正健康的身体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扬子晚报、北京日报、凤凰WEEKLY财经、橡果Acorn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里程   扬州   买方   奖牌   勋章   海绵   社交   朋友圈   难度   女朋友   中介   宝宝   业务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