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要收费?地方财政吃紧!从免费到自费!对我们有何影响?

未来的核酸检测,要收费了?

最近有一个大事和我们所有普通人都有关系,那就是我们经常要做的核酸检测,正在免费时代,逐渐向自费时代转变,最起码,这个趋势已经出来了。

深圳的某核酸监测点

根据媒体的收集整理,最近的贵州,甘肃,湖南,四川和广东的一些地方,开始对免费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进行了调整,以前都是免费做核酸,现在要付费了。下面举几个例子:

第一,贵州贵阳发文表示,11月1日起,除部分风险人员可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外其他群众需按照“愿检尽检”原则进行自费检测。

第二,贵州毕节有四类人员,比如说什么KTV,美容美化,景点景区的游客等要进行三天两检,这些人群逐步开始恢复核酸检测收费。

多地表示恢复核酸检测自费

第三,湖南省岳阳市开始恢复核酸检测收费,常态化的混管收费是4元一次。

还有很多城市也在考虑逐步放开核酸检测的收费。

为什么之前免费,现在要付费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地方财政吃紧,基层政府没有钱了

核酸检测费用的三个阶段

从2020年到2021年,是核酸检测的付费阶段,这个阶段的检测技术没有成熟,大多数都是单管,但是全国上下对于核酸检测的需求也不高,因为当时病毒毒株的传染性不强,还是德尔塔为主要毒株的时代。

我当时往返于江浙沪城市,核酸检测的费用是50元一次,单管,没有混管检测的说法。费用价格比较高,但是由于需要做核酸的频次较少,其实也相对能够接受。

21年的核酸检测大多为自费。费用为50元一次。

后来到了2022年,大家都知道了,由于疫情的传染性大增,全国开始出现普遍做核酸的情况,这个阶段主要是免费核酸检测,自从小区里面有了核酸检测点以后,我在杭州做核酸一直都是免费。

但是大家别忘了,核酸检测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的,检测亭的建设,检测人员的工资,每天的核酸检验以及检测试纸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费用。而这些费用是谁来承担的呢?

5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常态化防疫指导意见

根据5月22日国务院的《新冠防疫常态化指导意见》,核酸检测费用由基层政府负责支出,而且这份文件还规定,单管检测费用不得高于16元,混管检测费用不得高于5元。

如果没有改动,这个标准,估计也是未来的资费核酸检测标准。以后我们自费做混管,最多得交5元钱。

基层政府的支出压力到底有多大?

很多人问,常态化核酸的开支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不能让医保出这些钱?

根据某券商首席的研究报告显示,仅核酸检测的费用而言,全国二级城市的常态化检测上限一年的成本为“上限1.7万亿”,这个数字占到了GDP的1.3%,以及公共财政收入的7.2%。

要知道,这1.7万亿这还不包括几万个核酸监测点的人工费用,交通费用等等,要知道,这些工人的工资和整个链条的运作,都需要非常多的钱。

这个数字对于江浙沪和珠三角的一些发达城市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有比较大财政缺口的城市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特别是一些中部省市,比如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现在人口大概1亿左右,每年的常态化核酸费用按照人口计,要比浙江省的6000多万人要多。但是GDP计算,河南是5.89万亿,而浙江是7.35万亿。

浙江人口较少,GDP总量较高,目前能支持全民免费核酸

所以浙江还撑得住的时候,河南的财政很可能已经吃紧了。

从成本角度来说,当基层政府掏不出钱来的时候,那么从防疫大局考虑,就需要普通人来分担一部分的防疫压力。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实话说,免费的核酸检测我有时候都不乐意去做,而选择宅在家里写稿。现在做核酸要交钱了,很多人就更不乐意了。

而且并不是每个人的工资收入都很高,在疫情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大环境下,很多人本身的日子过得就比较紧张,付费做核酸,必然会打击一大批民众的积极性。

中国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 青年失业率为17.9%

而一旦有些人不愿意去做核酸,那么全名核酸铺成的安全防护网,就会有漏洞。病毒当然不会和你讲什么情面,有漏洞他就会钻。

所以什么地方要进行财政的支援,实行免费的全民核酸,什么地方可以减少核酸的检测频次,然后推出付费的核酸。这就需要从地方政府的财政健康状况,人口数量,疫情发展程度等综合考虑。

当然,这种事情的决策过流程太过于复杂,考虑的因素也太多,还是留给高层人士和医学专家来思考吧!

自费核酸对普通人有何影响?

自费核酸检测会带来一笔额外的生活开支,而且由于做核酸还要花钱,也减少了人员的流动,这对防疫抗疫当然是好事,但是对刺激经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先算一笔账,如果按照3天一次的常规常态化检测,单次自费费用5元,那么普通人一个月的额外核酸检测开销最高为50元左右。按照3口之家计算则为150元。

而如果是本身处于疫情区域,需要一天一检的城市,那么这个费用则为5*30,计150元,三口之家为450元。

这个开支收入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很可能是大半个月的买菜钱了。并不是一笔可以忽略的支出。

多了核酸检测费用,就会少了消费的支出

而对于消费方面,用于做核酸检测的费用多了,那么我们讲的刺激内需就更加困难,因为大家的收入有限,钱拿去做核酸了,用来消费的钱自然就少了。

更何况必然有一些人为了图省事,图省钱,选择呆在家里。那么就减少了外出进行冲动消费的场景,当然,也有人说网上刷手机购物也可以产生冲动消费。这也确实有可能。

总结

总的来说,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成本非常惊人,长期持续进行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比较沉重的负担。所以免费核酸+部分自费核酸,也许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而如果是3天一检的核酸成本普通人尚可接受,到了1天1检,那么这部分的开支就变得比较高,成为大多数家庭不容忽视的开销。

部分核酸检测企业赚的彭满钵满!

部分医药企业和核酸检测企业能够靠着检测行业的兴起而赚的彭满钵满,创造一些GDP,但是他对于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依然是比较明显的,甚至会导致部分居民对核酸检测的逆反情绪,诱发居民逃避做核酸检测等等情况。

所以,如何平衡好常态化防疫,平衡好自费以及免费核酸的频次。做到既能够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又能保证防疫效果不出现折扣,这就需要防疫部门统筹指挥,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了!

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中国人民挺住!

当然,还是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毕竟疫情对于经济恢复的影响很难彻底消除。

我也相信在防疫部门的指挥下,中国最终能够取得抗疫保卫战的最终胜利!中国人民挺住!中国加油!

-----------------------------

【樱狼财经】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核酸   频次   吃紧   贵州   常态   疫情   浙江   防疫   地方政府   开支   普通人   支出   地方财政   基层   费用   财政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