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借香港时,清朝为何只签99年而不是100年?这1年的背后全是智慧

香港,这个曾经国民心中的意难平,自从1997年回归祖国的怀抱以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的时光,香港的回归表明着我们国家真正的强大了。

多年以前,闻一多先生带着满腔悲怆写下了《七子之歌》,将香港在内的被帝国主义列强霸占的领土化作祖国母亲的孩子,让所有的中国人流泪,如今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观看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英国政府侵占香港的时候签下的是租借条约,并且约定99年而非100年,为何清政府只愿意签订99呢?其实,这一年的背后全是智慧。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

清朝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商业发展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腾飞,特别是广东地区,由于沿海,有着良好的通商口岸和码头,因此在货运上具备着天然的优势。那时候清政府还未对香港进行开发,因此香港一直是由广州府管辖。

在清政府闭关锁国之后,广州作为唯一一个能与外商通商的口岸,香港也因此得利。随着与欧洲的商贸往来越来越多,英国人逐渐发现了香港这块宝地的价值,特别是维多利亚港在英国人看来乃是天然良港。

维多利亚港处在港岛和九龙之间,不仅海面广阔,而且水深,因此可以停靠远洋巨轮。再加上多达三个的出入水道和狭长的码头,维多利亚港可以实现十小时之内的货物装卸,这样的效率即便是放眼整个世界的天然港都难找。

不仅如此,维多利亚港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港口的水底全是岩石基底,淤泥很少,所以就算大量的船只进入也不会造成河道的拥堵,港内还有数个海湾可供轮船躲避风雨。

维多利亚港的优点还没完,由于地处港岛,因此港口享受着一年四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说明维多利亚港还是个不冻港,因此可以停靠航空母舰。

此时的清朝自然无法深刻理解香港的价值,可英国人已经看上了,为了得到香港,英国不惜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作为胜方,英国逼迫道光皇帝签下了《南京条约》,第一条要求就是割让香港岛,这个条约的签订,成为了我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尝到甜头之后,英国人又联合法国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逐步蚕食整个香港,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让九龙也落到了英国人的手中。

十九世纪末期,清政府逐渐式微,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手里捧着一袋金子是最危险的事情,正如此时积贫积弱的清朝手中所持有的大量领土。

英国政府找准时机再一次卷土重来,这一次是直接抢,强迫租借香港剩下的地区,包括深圳河以南的大小两百多个岛屿。这次,英国政府占据了整个香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年的区别

一开始不止英国人,连同俄国、法国、德国在内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是强占中华领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主义发现了很多问题。

那就是这些土地本就是中国的领土,因此居住的也都是中国人,面对侵略者的态度自然是抵触甚至愤怒的,凭什么我们居住了几千年的地方要被你们外国人统治呢?

因此大量的有识之士和血性男儿开始组织起反抗活动,这让帝国主义需要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镇压,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要知道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英法为主的帝国主义者的诉求就是开放通商口岸,如天津、广州,特别是《五口通商章程》签订之后,连同上海、福州和厦门也成了通商口岸。

帝国主义还从清政府那里要来了领事裁判权,还可以在中国境内进行传教活动,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因此和利益有所冲突的事情都是帝国主义列强需要解决的。

强占中国领土虽然实现了殖民,但是不断的反抗活动让入侵者的利益受到了影响。在之后英国想要吞下整个香港的时候,他们的要求是租借而非割让。

虽然在当时租借和割让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当地的治安来说是有好处的,租借土地会让居民的反抗情绪没有那么强烈。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和清政府签订租借条约,并且非常贼的要求期限为一百年。

本来无知的清政府打算直接签订,但是根据国际法规定,一旦一方租借另一方的国土达到一百年,这块土地就会永久归租借者所有了。

晚清时期已经有了很多留学生,清朝高层也有不少留过洋的人,他们洞察出了帝国主义的阴谋,因此咬定九十九年不放松,无论怎么威胁,即便是付出更多的赔偿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高瞻远瞩的见地,虽然当时的清朝面对列强的入侵毫无办法,除了当待宰羔羊之外,可正式有了这群进步人士的存在,才让被侵占的领土在未来回归有了希望。

为了让侵略者答应九十九年的条件,南京条约中向英国赔付了两千多万两白银,天津条约中向法国人的赔款也增加到了八百万两白银。

深远影响

列强们面对清朝咬定九十九年的底线也十分震惊,因为他们的如意算盘已经被清政府看穿了。如果硬来,不仅又要再次开战,同时也会让新增的赔款付之东流,两相权衡之下,唯有接受。

在英国人看来,九十九年和一百年没有区别,当时的清朝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地步,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还另说。如果中国国内的革命没有成功,将来瓜分中国不是梦想,九十九年很漫长,有很多时间进行调整。

可是我们中国人们从来是不信邪的,古往今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都会一致团结对外,妄想瓜分中国,实在是太过高看自己了。

抗日战争的胜利更是说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飞速发展,这才有了底气向英国人要回香港。当撒切尔夫人尴尬的笑脸和英国国旗在香港落下的时候,其背后是百年的隐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香港   清朝   鸦片战争   维多利亚   列强   英国   帝国主义   条约   英国人   清政府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