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大跌,白酒行业“感受到冷气”

进入十月,茅台等高端白酒股价一再下跌。 (视觉中国/图)

“今天对于茅台和白酒行业来说,是可以记入历史的一天。”当贵州茅台(600519.SH)2022年10月24日盘中触及1499元/股时,一位“茅粉”在朋友圈写道。当日,贵州茅台全日收跌7.56%,北上资金单日净卖出贵州茅台43.67亿元。

下跌仍在继续。10月27日,贵州茅台报收1401元/股,盘中触及1383.85元/股,这个价格创下该股近两年来的新低。总市值也在下跌中跌破2万亿大关。

10月10日-27日,贵州茅台在14个交易日里累计跌幅达25.18%,市值蒸发6390亿元。根据同花顺数据,这一单月跌幅,已创下贵州茅台史上单月跌幅第二的纪录,仅次于2018年10月的27.55%。

“股王”带动下,中证白酒指数10日-27日累计跌幅21.45%,五粮液(000858.SZ)期内下跌18.99%、洋河股份(002304.SZ)下跌17.85%、泸州老窖(000568.SZ)下跌30.94%、古井贡酒(000596.SZ)下跌25.50%、山西汾酒(600809.SH)下跌24.16%……

白酒股为何跌跌不休?白酒卖不动了吗?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行业分析人士、白酒行业从业者、机构投资者等,他们对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股接连下跌并不觉得意外,“跌是正常的,只是速度快了点”。

一位多年关注茅台的机构投资者说,“我们从一季度就清空了所有消费股。近期对公务使用白酒的要求更严格,基本面疲软的同时,雪上加霜。”

“‘撸茅’的兴致不大了”

河南是全国白酒产销大省,白酒行业里曾有“得河南者,得天下”的说法。郑州百荣市场,号称是全国最大的酒类流通批发市场。

“郑州百荣市场在全国酒水流通市场占比约50%。”郑州百荣市场一家酒商负责人王占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从2004年就进入白酒行业,2015年进入白酒批发市场。对于茅台而言,酒商从经销商手中买货,再卖给下游消费者。

“从2016年开始,在茅台的带动下,整个白酒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他说。这几年春节,他和团队忙到不行,发货量剧增,人手不够用,会计开单、仓库出货、工人发物流,他自己也要帮着采货。

王占甫说,由于客户群体大,白酒销售在淡季发货量也比较平稳。

但从2022年年初开始,外部环境变化了,他预料到白酒行情可能会不太好。“从今年开始,我就不大量囤茅台了。今年囤茅台的,铁定赔钱,因为行情一路跌。”

他观察到,2022年以来,茅台酒的价格一直下行,除了飞天茅台的原件、散瓶、年份酒价格相对稳定外,茅台生肖酒系列、精品系列、纪念茅及个性化茅的价格一直在平稳下行。

张硕是北京地区资深白酒流通行业人士,他的公司规模在北京市场中较大。作为一家酒商,他的公司只做茅台酒。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现在很多收藏茅台的老板都在出货,想着把手里的货卖掉,然后再以低价买进。”

另一位贵州本地的酒商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最近有点感觉到酒卖不动,特别是茅台系列当中最稀缺的,但也不是滞销。”

以“硬货”飞天茅台来看,根据相关酒类流通商提供的数据,今年5月至中秋节前,原件飞天茅台酒稳定在3000元以上,最高达到3250元/瓶,散瓶2730元/瓶-2850元/瓶。2021年,原件飞天茅台酒一度涨至3500元/瓶以上。

10月28日,一位贵州本地茅台黄牛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是:散装2690元,整件跌至3000元。

“除了超高端的茅台,其它高端名酒价格也在跌,几款五粮液、红花郎青花郎、国窖1573、20年和30年青花汾、内参等都下行。”王占甫说。

张硕在2021年8月以后,就感觉到现货开始下滑。但当时,他认为这是2021年2-6月曾出现过的行情猛涨带来的结果。

“从2021年到现在,这个掉价周期是最长的一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张硕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他看来,茅台既是消费品又属于投资品。

他分析,茅台酒商近两年内极速增长,酒都被酒商买走了。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乏力,行情自然就会下滑。

“茅台酒本身是靠涨跌获利,我们的利润并不高,公司在投入大量资金压货的情况下,如果销售没有业绩,或者没有利润,长期这样,我们压力会很大。”张硕表示。

华致酒行(300755. SZ)是A股少有的酒类流通经销上市公司,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25.26%;实现归属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降39.14%。

其中,第三季度华致酒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2%,但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84.76%。

2021年年报显示,华致酒行预付款项19.51亿元,年初预付款项为7.45亿元。增长原因主要系预付五粮液、茅台等产品采购金额增加所致。

对于目前的行情,华致酒行董事长吴向东10月27日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疫情影响,短期承压,长期继续看好。”

“北京的大茅商、大酒商都是直面终端和团购,疫情及经济面下行影响消费购买力。直面变局,他们反应最快。我这里大流通反应相对迟缓一点,但也开始感受到冷气了。”王占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中原证券10月24日发布研报显示:从存货周转来看,当前白酒的动销较2018、2019年明显放缓,终端消费和经销商预期将会成为未来改善的重要因素。

一位长期研究茅台的投资者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不少经销商反馈整体的需求度不是特别高,大多数消费场景在逐步减弱,购买力在下降。

“今天的散瓶价还在下行,黄牛们‘撸茅’的兴致也不大了。”王占甫感慨道。

行业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个人认为,茅台等高端白酒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外资在跑,酒卖不动,以及限制‘三公’消费相关规则的影响。”一位长期研究茅台的投资者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他说,“截至10月27日,10月份仅仅14个交易日,贵州茅台单月下跌超过25%,在它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大跌,公司层面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整个资本市场出现了分歧。”

10月24日,在贵州茅台全日收跌7.56%时,北上资金净卖出额高达43.67亿元,截至26日,北上资金已连续12日净卖出贵州茅台,共计158.29亿元。

上述投资者认为,随着白酒本轮超级长周期的复苏后,估值已经出现了一些冲顶的苗头,眼下整体股市的估值都在回落,它也是一个正常的节奏。

10月26日,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4只基金公布了2022年三季报,其中对茅台等白酒股的减持引发市场关注。如易方达蓝筹精选持有贵州茅台的股票数从二季度末的302万股减至282万股,易方达优质精选从94.5万股减持至91.8万股。

针对机构持股比例剧降的质疑,贵州茅台10月20日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回应:机构股东持股变化情况不实,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的公司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比例71.54%,前十名股东之后还有大量的机构股东。

根据其三季报,前十大股东名单,除了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外,还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汇荣盛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金汇荣盛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珠海市瑞丰汇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瑞丰汇邦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

10月27日,南方周末记者就股市震荡等相关问题询问贵州茅台,公司并未给予回复。

10月10日,贵州茅台全天跌幅达4.62%,这一天,市场盛传“禁酒令”即将在机关体系内实施。但南方周末记者多方了解,行业人士并未看到“禁酒令”相关文件,也不知消息出自何处。

一位长期关注茅台的私募投资者透露,近期对公务使用白酒的要求更为严格,央企相关规定在落地,比如工作日不让喝酒、有公职人员在场不让喝酒等。

在中国酒业智库专家、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看来,市场一直在讨论近期酒类股市动荡是由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禁酒令”的传闻,“行业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头部酒企营收、净利润均在增长

行情跌跌不休的同时,各大酒企陆续发布了三季度报表。10月26日、27日,共有21家酒企密集发布财报,从业绩表现来看,头部酒企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97.85亿元,同比增长1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3.99亿元,同比增长19.1%。

五粮液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9%,净利润同比增长15.36%;山西汾酒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32%,净利润同比增长45.70%;泸州老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2%,净利润同比增长30.94%;洋河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69%,净利润同比增长25.78%。

头部酒企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在增长。 (梁淑怡/图)

根据中原证券研究报告,经历了2021年的市场主动补库存,白酒2022年的销售增长自然回落,但依然保持强劲,预计增长放缓将持续至四季度。

蔡学飞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行业应该处于一个动荡调整期。”

在他的观察里,白酒行业从过去两年的高增长,到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到稳增长或保增长阶段。疫情加速了白酒行业的分化,酒类消费升级带来了次高端和高端市场的持续性扩容。

蔡学飞表示,“大众消费市场实际上在快速萎缩,中低端市场甚至在快速消失,整个酒行业呈现出碎片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在他看来,高端酒实际上受影响很有限,真正受影响是中低端市场。

“名酒的库存其实不是非常严重,但中国规模以上酒企有将近一千家,注册酒企有将近一万家,综合来看,渠道的高库存是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也是普遍存在的。”蔡学飞说。

与头部白酒企业营收、净利润仍在增长不同,不少酒企正面临业绩下滑乃至亏损的局面。

比如口子窖(603589.SH),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虽同比增长5.69%,但净利润同比下降0.16%;百润股份(002568.SZ)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07%,净利润同比下降45.85%;伊力特(600197.SH)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0.04%,净利润同比下降79.18%。

也有亏损的。中葡股份(600084.SH)前三季度业绩由盈转亏,亏损630.35万元;兰州黄河(000929.SZ)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92%,亏损1930.23万元,同比下降148.79%,其中,第三季度亏损高达4219万元,同比下降209.98%。

10月28日,茅台集团召开2022年第三十六次党委(扩大)会议。会议表示,茅台前三季度各项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市场端表现良好。虽然资本市场端发生变化,但白酒行业发展稳中向好的根本趋势没有改变。

29日,中国酒业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从资本市场看中国白酒“价值论”》,文章表示,10月份以来,资本市场的白酒板块出现了大幅度下跌行情,形成情绪化、恐慌式非理性调整,资本市场的股价和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背离”。 这主要是以外资为主的资金看空并撤离A股造成,我们要对自己的市场、经济、行业长期看好,避免情绪化跟风。

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茅台   白酒   酒商   茅台酒   行业   贵州   南方周末   净利润   冷气   记者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