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 -云南行摄记22:碧色寨(下)

【原创影记】云南记行22:碧色寨(下)


碧色寨这个地方原名“坡心”,因法国驻蒙自官员发现它依山面海,风光独特,所以给它取名为“碧色寨”。

上世纪初滇越铁路开始修建,在此建立了火车站(1903年开始动工修建,1909年6月建成),碧色寨车站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火车经这里北上可抵昆明,南下可直达越南。流行于民间的“云南十八怪”中的两怪——“火车没有汽车快、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说的就是这段滇越铁路。其后,随着个碧铁路的建成通车(即个碧石寸轨铁路,中国第一条民营股份制铁路,1913年通车)后,碧色寨车站成为换装站,云南进出口货物都由碧色寨中转。那时,碧色寨商人云集,货仓、店铺林立,是滇越铁路云南椴的一个大站、特等车站,是当时云南铁路交通的枢纽。碧色寨每天都有40多辆列车在此经停,并拥有洋行、仓库、酒店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当时一度被冠以“小香港”、“东方小巴黎”的美称。

后来,随着寸轨铁路被拆除,碧色寨不再是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的枢纽,车站也被降级为四等小站,碧色寨的辉煌不再。但碧色寨车站并没有被弃用,目前碧色寨车站还是通车的,每天还有慢车和货车在此停留一两分钟,它作为昆河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仍在发挥作用。

今天的碧色寨车站,作为火车站的价值显然已经不如其历史文物与旅游文化的作用。目前碧色寨车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滇越铁路站房、个碧石铁路站房、轨机车库站房、哥胪士酒店及大通公司旧址等均已成为历史文物。

现在碧色寨火车站区域基本保持上世纪初时面貌,法式的红瓦黄墙站房依然完好矗立,三条并列的铁轨各自延伸远去......作为半殖民地旧中国在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址之一,这里既有典型的法式楼群与历史建筑,也有完全用石头垒起的民居,形成了它独有的景观。每天都有纷至沓来的游人,来到这里欣赏眼前这片铁路、边地与异国风情融合下的独特景致, 了解其曾经的辉煌时代。


碧色寨火车站站房,位于车站北端,是一座法式砖木结构建筑,一楼一底,现在是昆河线站房。

站房两头的白色站牌,表明着这座乡下小站的身份; 而矗立在一旁锈迹斑斑的水塔, 以及树干粗大、绿荫遮日的古树, 似乎在诉说着它岁月的长久。


火车站房背后是一片山坡,树丛里掩藏着一条清幽小径,铺着青砖、卵石的路面,路边栽种了各类花卉。循路而行,会见到一些老车站遗留的上世纪古老建筑,有碧色寨海关员工食堂旧址、哥胪士酒店旧址、铁路职工宿舍旧址等等。有的被修缮的还算完好,而有的则分明显得陈旧。


顺着铁路往南走,是一处铁路主题公园,这里有久违了寸轨铁路与车厢、蒸汽火车头,以及其它一些铁路站台上的附属设施。而最引人瞩目的是“碧色寨车站近现代建筑群”,有保存完好、红瓦黄墙、颇具特色的个碧石铁路站房,也有面貌陈旧或已显破落的车站库房等。

铁路公园旁边的公路对面,就是昔日大名鼎鼎的大通公司旧址:

碧色寨的走红源于2018年电影《芳华》的上映。作为电影取景地的碧色寨火车站, 其中西结合的古老建筑、斑驳的黄墙红瓦、法式的双面挂钟、绵延至天际的铁路轨道以及整个车站黄绿的配色,充斥着十足的复古和浪漫情调,成为了众多游客追逐的风景线,被旅游圈称为“中国最文艺的村庄”。

来到这里,穿上上世纪绿色的军装或民国时期的服装,在浓具法式风情的车站旁、在绵延天际的铁轨上,拍上一组浪漫的照片,是许多年轻人所追求的时髦场景。这种“文艺范儿”,具有相当的“拉风”和无比的魅力:




特别声明:

本网媒“生眼观景”凡是标注“原创”的作品,皆为本人原作、业经网编审核通过的原创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其版权及使用权归笔者本人所有。

近来发现有人竟然将本人原创整篇文章窃为己作,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别处发表;还有人将本媒所发的图片下载,用于自己的作品。对于这些侵权行为,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在此特意声明:未经本人授权或允许,任何人不得将本媒所发图、文用作己用!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云南   大通   旧址   法式   完好   小站   火车站   车站   铁路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