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突然不缺气了?欧美天然气价格一度跌入负值,咋回事了?

随着天然气供给端输气量的大幅减少,欧洲地区如今正陷于能源危机之中。能源价格飙涨进一步拉升了欧洲部分国家的通胀水平,民众不得不提前囤积过冬所需的燃料以应对不断上涨的能源账单,但这种能源短缺的状况正在发生转变。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曾一度跌至-15.78欧/兆瓦时,相当于卖家在搭钱卖气,到底发生了什么,欧洲为何突然不缺气了?

一、病急乱投医

关注此次欧洲能源危机的朋友们都知道,为了摆脱对“北溪管道”天然气的依赖,欧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稳定国内的能源价格,特别是保障涉及到民用能源的部分。欧盟委员会就曾提议各成员国从今年8月到明年3月,共同削减15%的天然气用量。据估算如果倡议成行,欧盟过年将因这一计划而节省约4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不过这也意味着欧盟现实存在着这么大的能源缺口。

各种推动节能的手段用尽后,欧洲国家又将目光瞄向了开源。为了填补能源缺口,各国都跑向海外求购天然气,只是凛冬将至,这个时候跑去谈合约,卖家自然会狠赚一笔。欧洲疯狂“寻气”带火了天然气出口业务,同时也带火了LNG运输船的需求。

前段时间欧洲国家在讨论如何应对能源危机时,特别提到要强化能源的自给率,发展新能源产业并推动自身能源应用,只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缺乏有效的基础设施,什么能源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现在的情况是卖家的天然气船源源不断地驶向欧洲国家的港口,而欧洲的港口却无法储存这些天然气。

二、供需不平衡

数据显示欧洲地区的天然气存储率已达93.61%,现在还没有到欧洲的取暖高峰期,天然气在供需上目前是呈供大于需的状态。因天然气在自然状态下会自然挥发,所以需要经过液化处理保存在罐体中,使用时再将其气化。对于天然气资源不丰富的国家来说,存储能力直接决定其能源承载量。

即便现在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存储率达到100%,也无法同时在取暖高峰期同时满足民众和工业企业的用气需求。长时间依赖管道输气的欧洲国家,如今正在为天然气的储存问题发愁。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国内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现在正在威廉港加紧施工,预计接收站每年处理的液化气量约75亿立方米,下一步将有能力向其它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

现在的情况是几乎每天都有新滞留在欧洲港口的天然气运输船等待向欧洲输气,大面积的拥堵不仅干扰了正常的贸易秩序,同时也在消耗着卖家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卖家搭钱也要尽快出货的原因,毕竟天然气是不允许被直接排放的。每天的停靠费用、人工成本和储存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看是卖家在赔钱送货,到最后这些支出还是会算到买家的头上。

三、长期影响深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失去管道的稳定供应,靠囤气过冬只能说是权宜之计。面对庞大规模的工业用气需求,用高价天然气去填补这个缺口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企业破产倒闭或者出走海外,“去工业化”正成为悬在欧洲经济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当然目前价格下跌的仅是天然气的现货价格,至于期货价格一直维持在100欧元/兆瓦时区间,欧洲能源危机远未解除。

虽然现在欧洲并不缺气,但是依然缺乏稳定的供气来源,或者说是合理价格的供气来源。受能源成本上涨影响,欧洲部分国家的实体店铺因无法支付高昂的电费账单而濒临倒闭。民众不得不减少消费支出以应对食品价格上涨对生活成本的冲击,甚至一些地区的医院都因电费紧张而陷入亏损状态。

四、总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国家虽然有能力找到足够多的天然气卖家,但却无法容纳源源不断运来的货物。现货价格跌至负值并不代表能源危机已经解除,甚至超出的这部分成本未来还会转嫁到欧洲国家的头上。现在有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重启煤电或核电计划,抛开环保问题不谈,这倒是个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欧洲   欧洲地区   天然气   接收站   负值   价格   缺口   欧盟   危机   成本   能源   欧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