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要抢设计师饭碗?

“还有什么是AI干不了的?”


从智能语音交互、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如今,AI在能力和外观上与真人越来越像。近期,一系列AI设计平台更是打破了许多人对AI无法完成“创造性工作”的印象。


于是,一个在科幻小说里被人们讨论过无数遍的问题,如今也开始在面料花型设计师中展开讨论——“AI会取代人类设计师吗?”


AI入圈大秀身手


不久前,一位美国游戏设计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一项美术竞赛中斩获一等奖。获奖作品无论是构图、线条还是色彩,都很自然流畅。出乎意料的是,它出自AI之手。



一时间,AI 设计的话题讨论席卷了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人们不止惊讶于在软件中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在十几秒内生成一幅画作的超高创作效率,更被AI在精细度与风格化上的成果惊叹:无论何种风格、什么题材,AI都“来者不拒”,而且能快速回馈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其实,大众眼中的“传统”纺织业,早已和AI设计产生联系


去年10月,微软小冰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搭建的人工智能纺织服装图案设计平台官宣上线。该平台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图案创作,不断更新由人工智能输出的多元创新创意,其设计的产品被思莱德、依文等众多品牌上架销售。


“小冰家族”里的AI设计师“西湖一号”也是在这个时候诞生。它就职于万事利集团,能通过机器语义理解消费者的喜好,帮消费者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丝巾图案,实现了高自由度的“私人定制”。


当时,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为小冰点了个赞。她说:“智能设计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这正是小冰创造力的价值所在。小冰的人工智能设计能力,赋能成千上万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帮助企业释放设计潜能,实现大规模、多样化、质量稳定的创意设计。”


除了这支“国家队”,《中国纺织报》记者还发现了不少有着类似功能的平台。比如,POP云图是一家专为图案设计开发的数字化智能设计服务平台。据官网介绍,该系统拥有40万款以上的图案花型,花型效果可以一键生成,缩短开发周期。米绘AI智能花型设计服务平台提出,“百种构图方案、千种设计风格,专为图案设计开发,提高5倍设计效率。”


《中国纺织报》记者使用AI小程序绘制生成图。


这些拥有AI智慧的软件和平台,设计效率似乎要远远高于人类设计师。难道,AI真的要替代人类设计师了吗?


人智“对垒”已开启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进行AI创作无疑是新奇的体验,但是对于面料花型设计来说,AI的能力还相去甚远。”任职于山东易宏纺织有限公司的纪潇,从事花型设计师工作已经6年了。


在纪潇看来,设计必须符合服装品牌特性,目前大多数AI生成的数据设计,并不能计算到实际的需求层面。


纪潇说:“AI本身并不具备创作能力,大部分AI设计产品的底层逻辑仍旧在于学习与临摹,这些产品需要将大量绘画作品的图像数据‘喂食’给AI,并通过不断地深度学习将其‘消化’,再通过理解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创作输出。”


不过,纪潇也承认,AI的入局必然会对业内的部分设计师产生冲击。“除去效率,从一些绘制技术上来说,AI确实比一部分设计师要优秀。


网友使用ai设计制作出的刺绣花型。


AI作画火后,有些同行就表达了担忧,这不仅是一种优胜劣汰,更是一种对创新科技的无力感。”她补充说,“而且现在有人会玩‘梗’,指着你的设计稿开玩笑地说,这真的是你自己设计的吗?而不是AI设计的吗?这或许是无意的,但是确实会让人感受到AI带来的压力。”


与纪潇的态度不同的是,作为人工智能纺织服装图案设计平台的首批客户之一,鲁丰织染有限公司的面料设计主管丁继惠显得很淡定。她表示,公司的设计开发流程包括素材收集、战略客户的开发趋势总结、业务人员片区推广的反馈、自主研发新产品的推广四个阶段。其中,AI的分析运用,帮助公司从思路、设计花形、色彩确定到工艺的确定,形成了相对较高的工作效率。


丁继惠介绍:“小冰通过对品牌大数据进行分析和趋势预测,为我们量身打造了6类风格的花型设计,图案数量多达10的26次方,而且图案不重复,在设计开发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的发展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大家只能去适应和学习这些新的技术,为自己所用,让自己更具竞争力。”她认为,AI时代的内容领域,创作者们总要不同程度地与AI对垒。


“这难免会带来冲击,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它们只是工具,终究不能替代人类的想象与创造。我们要让AI更多地为人所用,就像是给设计师配了无数个助理,但真正掌舵的终究是设计师本人。” 丁继惠说。


全面替代为时尚早


不过,AI想全面替代设计师的工作,也绝非易事。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市场推广与研发中心经理丁圆圆对AI是否能在图案质量、组织结构等方面达成标准提出了疑虑。“如果只是印花设计,是比较好解决的,但提花和印花有很大差异,除了都要求是高清矢量图,对于提花来说,基于纱线的限制,图案越多就意味着纱线颜色越多,势必会造成织物面料厚度增加,这就要考虑到应用季节。很多AI平台在这方面还缺少组织结构的输入,难以形成组织链库。”


海宁市天一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建平同样认为,提花涉及到纱线的组织工艺程序复杂。“如果有一天,AI技术能够灵活运用企业提供参数、做法,选择不同的纱线和原料配比,才能解决企业最大的痛点。”


乾雍数码董事长萧兴水也直言,花型设计对公司整个生产流程至关重要,花型设计需要融入更多个性化元素。在这方面,AI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国纺织报》记者使用AI小程序绘制出的四款花型设计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位面料企业相关负责人对AI设计的态度大相径庭。其中,还有不少企业管理者、甚至是设计师对AI设计并不了解。从普及的角度来看,AI替代人类设计师,也为时尚早。


此外,在大量“喂食”的情况下,版权问题也随之产生。部分AI设计平台本身存在侵权转载问题,许多设计师的作品在没有经过著作权许可的情况下,就被当作素材“喂食”给AI,AI也可能会创作出具有这些设计师风格的作品。这样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而且,一旦出现多家企业使用了相同的关键词,设计出来的花型版权怎么判断?诸多问题交织成网,进一步让AI设计走向迷局。


虽然目前AI设计在面料花型开发过程中可应用的范围仍然十分有限,但是可以预见的是,AI设计发展浪潮已经势不可挡。AI未来将会给纺织面料设计行业带来什么新花样,值得期待。


撰文 / 本报记者 贾榕

编辑 / 郑玉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设计师   人工智能   提花   纱线   饭碗   面料   图案   人类   智能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