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一幕:面对能源危机的欧洲,还能出现能源价格为负数的奇景?

#11月财经新势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372篇原创文章

稀罕事儿年年有,2022特别多,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一年都快过去了,啥也没干,光见证历史和奇观了。

天然气价格负值常有,国际油价负值不常有。

每一次油气负值,都值得载入历史。

不同寻常的经济表现,往往对应着现实复杂的利益博弈或者冲突危机。

十月已经正式过去,北半球的冬季很快就要到来。

欧洲人早就在担心,受俄乌战争和能源短缺影响,这将是一个寒冷难熬的冬天。

但最近,欧洲现货市场天然气价格却突然让人看不懂了,急剧下跌,一度跌至负数。

无独有偶,美国主要油气产区的天然气价格也一度降至零元以下。

这事儿,多少有些魔幻的味道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篇文章,就将聚焦2022年10月底,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跌至负数,这一经济环境中具有魔幻色彩的动态,进行专题深入,专业到位的一次讨论和挖掘分析。

并且,基于现实,有依有据,对这个事件给后续全球经济的走向带来的信号和启示意义,进行研判。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图片来源:网络)

1

事件复盘:美欧天然气跌入负值,是怎么一回事?


能源价格在国际期货交易市场上出现负值,并不是不可能发生事情,期货交易本身就是对贸易环境中的波动风险的一个对冲手段,但是价格负值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常见。

往往在大宗商品和能源期货市场出现负值,就意味着在贸易,运输,仓储等等的商业交换和交易过程中,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问题。

这样的情况,就出现在了2022年的欧洲:

冬季来临之际,欧洲的天然气突然供过于求了......

欧洲天然气供应原本高度依赖俄罗斯。但自今年3月以来,俄气加速退出欧洲市场,这造成欧洲能源价格剧烈上涨。为缓解能源危机,9月以来欧洲多管齐下,从世界各地进口液化天然气以填满储备。

然而,由于库存维持高位接受能力有限,欧洲部分地区液化天然气供过于求,现货天然气价格一度跌至负值。

当地时间10月24日,欧洲部分天然气现货价格一度跌成负数,至-15.78欧元/兆瓦时,为有史以来的最低价格。价格降至负数意味着,天然气生产商实际上是在花钱请人把天然气运走。

看这涨跌的刺激程度,多少有点币圈那味儿了。

图片来源:网络

差不多前脚后脚的时间,美国西得克萨斯州的二叠纪盆地天然气现货价格,也跌破了零元。

价格大概是 -2.25 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价格动态的魔幻之处就在于,当下的欧洲地区,无论是现实还是环境,实际上是事实上“需要天然气”的真实状态:

因为俄乌冲突、欧美制裁俄罗斯、北溪管道被炸等等情况下。。。

几个月前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一度翻了好几倍,到了 300 多欧/兆瓦时的历史高位。

而凛冬将至,像是义乌的电热毯在欧洲卖爆,欧洲疯抢中韩的LNG( 液化天然气 )运输船的新闻也是满天飞。

更为魔幻的是,价格是下来了,欧洲民众依然用不起天然气。

英国能源监管机构警告称,有超过200万英国家庭拖欠能源账单,突破历史纪录。

2022年冬天英国将出现天然气短缺的重点风险,有可能影响电力供应。

据“德国之声”报道,一半的德国家庭使用天然气取暖,但仅在德国首都柏林,天然气价格飙升至1515欧元,有40%的德国人表示,无力在今年冬季支付能源账单。德国主要天然气供应商GASAG将每月预付款提高了50%,到11月将翻倍,并且不排除进一步涨价。

于是,欧洲陷入能源怪圈:天然气价格暴跌,民众依然用不起。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有依有据,魔幻色彩浓厚。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负气价”价格表现动态的背后,藏着哪些值得关注的现实和风险信号?


一切经济环境中价格异象的出现,追根到底,就是供需关系出现了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凯恩斯“需求侧”学派代表人物保罗.萨谬尔森(Paul A Samuelson)批评说:“只要你能让一只鹦鹉学会‘供给’和‘需求’两个名词,连它也能成为一名博学的经济学家。”

对于经济动态的分析,脱离供需来分析都是耍流氓。

供需理论是说在市场竞争中,供给和需求的相对稀缺性,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的一种经济模型。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说的就是通过价格和竞争自我调节供需关系的现象。

商业里有一个现象,只要有一个东西卖的特好,买的好,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啊。结果是大部分人,不管同行还是外行,全部争着去做,到处模仿。导致结果是大量的山寨品。供给马上超过需求,价格迅速下降,大部分商家都凉凉。

供给少导致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导致供给上升,供给上升导致需求相对减少,需求减少导致价格降低,价格降低导致供给减少。如此反复,最终平衡。

这就是供需理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市场。

建立了这样的基础理论认知,才能对欧美天然气出现负值这个事件,看得准,看得清。

好端端的天然气,咋就成了“ 赔钱货 ”?

见多识广的朋友应该知道,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还是有些差别的,当年的原油宝不也负数过,毕竟在多空的博弈之下,啥离谱的价格都可能出现。

而这次的欧洲天然气期货的负气价,和当年的石油期货还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

造成这次特殊背景下天然气价格负值的原因,从供需逻辑来看,就不复杂了:

第一,欧洲天然气库存将满。

俄乌冲突以来,欧洲一直受断气之忧,叠加输气管道的接连泄露,欧洲从其他地方大力增加天然气采买,目前,欧洲已有多国天然气储存率高达90%。

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数据,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已完成储气目标,其次波兰储气量达98.34%;

据德国能源监管机构数据,截至10月25日,德国天然气储存率为97.53%。

欧洲天然气之所以暴跌,是因为储存空间不足导致无法接货。

天然气除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外,最主要的就是仓储成本及运输成本。

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有两种,管道输送和航运运输。

由于俄乌关系紧张,“北溪”输气管道遭到破坏,目前欧洲的天然气主要依靠航运来供应。

也正因此,当前全球液化天然航运市场异常火爆,发运量明显高于近三年的平均水平。

在大西洋区域,一艘17.4万方液化天然气船的日租金已从8月初的7.4万美元上涨到了10月中旬的39.7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储气率已经接近极限,但目前仍有大批LNG油轮驶向欧洲。媒体统计显示,欧洲本月有望接受82艘LNG油轮,较9月增加19%。MarineTraffic的追踪图像则显示,目前大约有60艘LNG油轮在欧洲西北部、地中海和伊比利亚半岛闲置或缓慢航行。

大量的LNG聚集在欧洲港口 图片来源:网络

这就难看了,起运的时候一本万利,到了地方才发现供大于求,完犊子……租船成本处在于日剧增的压力之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天然气商宁肯倒贴钱,也要把手中的天然气送出去了。

投射到期货市场上,躲在一旁的做空投机者也早就出手,来了一波逼仓。

所以,短时间的极端负气价也就出现了。

第二,欧洲今年的俄冬天并不是太冷。

据天气预报显示,截至11月底,欧洲的气温仍然在10摄氏度上下。气候温暖,天然气需求下降,叠加欧洲“供暖设施”储备充分,欧洲的冬天并不难捱。并且,供暖季后,巴黎似乎还将出现夏季般的气温。

没有现实的毒打教育,天然气的需求就无法得到刺激。

第三,欧洲工业用气大量减少。

10月底,德国的储气量可以用89天,法国为103天,荷兰是123天。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一件事情,欧洲说的这个储气量几天,是指完全停止工业用气的情况下,全力满足居民用气,才能使用的天数。

也就是说,假如欧洲这个冬天,所有工业都停止用气,那欧洲民众的天然气确实是够用的,但欧洲的工业也就完蛋了。

欧洲的工业用气占比大概是35%,跟民用气的比例相当。

不过,由于欧洲当前天然气价格太高,欧洲的工业很多都被迫停工停产,或者对外转移产能。

此外,欧盟为了让欧洲民众天然气够用,也在对仍然还在坚持生产的部分工业用气,做进一步限制。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欧洲民众这个冬天的天然气是够用的,应该不至于会冷死人,只是价格会很高,同时这个民众天然气够用,是建立在欧洲工业遭遇毁灭性打击的代价基础上实现的。

需求端收缩,那么供应端的价格不下调,才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抓住本质来看,短期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打到负值,实际上就是供需矛盾和资源区域失衡的综合结果。

而美国的天然气价格跌破负值,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这次得州和欧洲同步的负气价,没啥关联,天然气在美国出现负值,是常见情况,不多展开。

在短期金融市场极端的多空博弈之后,经历负值的欧洲的天然气期货价格,也稍微恢复正常了一些。

价格维持在了 100 欧元/兆瓦时左右,但相比今年的最高价,也还是跌去了大约 70% 左右。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资源区域失衡的游戏,将走向何处?又将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看清这个事情的本质和原理,并不困难,但是关键是要从这个事件,看到事件所对应和释放出来的一些重要信号。

欧洲工业,在这一轮背景复杂的资源博弈游戏里面,危险了。

特别是高度依赖天然气的化工行业和上下游关联产业,欧洲居民度过这个冬天没多少问题,但是很多化工企业和产业,可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资源区域失衡,原有的能源供应模式和渠道被突然打断,那么摆在这些企业和产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躺平关门,倒闭歇业,要么就是只能携家带口,往成本和能源更具备确定性的地方去搬家。

化工产业并不是说停产后,就能随随便便复产。

化工产业停产容易,复产难,机器停下来,再开工都是有很大成本。

所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已经警告,将对欧洲“永久”减产。

巴斯夫称,欧洲天然气危机以及更加严格的欧盟行业法规,迫使公司“尽快且永久”地调整成本结构。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德国大企业尚且如此,而德国广大的中小企业日子就更难过了。

更不用提长期依附在这些核心产业上下游的大小公司了。

化工行业是德国第三大工业部门,德国化工使用天然气量,约占德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5%。

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极力推动北溪2号项目,就是为了通过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来增强德国工业的竞争力。

结果现在好了,德国的化工行业和冶炼行业,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复过来,还能不能恢复过来。

按照当前的趋势和现实情况来看,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强国,因为能源危机难以短期内得到缓解,被迫去工业化的势头,是没有扭转和改变的确定性的。

“负气价”的背后,欧洲其实并没有躲过天然气“气荒”地冲击,更重要的是,能源博弈和资源错配的现实还在持续,对于欧洲工业基础来说,前途暗淡,一片昏暗。

欧洲的困局和危机还没有解除,全球化大背景下,也将带来很多冲击和影响:

欧洲地区的能源危机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在后续不断恶化,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多,更持久的冲击和影响。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欧洲“跌倒”,美国“吃饱”,能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和机遇?


虽然市场无形的手已经开始发威,但是欧洲的能源危机依然没有被根除,依旧还要看天吃饭,依旧要担心去工业化等等的后遗症。

2022年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成了最大的输家,能源短缺、价格飙升,导致许多商店和企业成本上升,利润变低,最后赚不到钱不得不关门和破产,整个欧洲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反观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持续拱火挑事,现实处境却与其他西方国家截然相反,美国不仅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活得非常滋润,甚至还在俄乌冲突中大发战争财,赚得盆满钵满。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被价值观和政治正确绑架的欧洲,成为俄乌冲突事件中最大的冤大头,而且,还被持续放血。

当然,这背后还有多方的利益博弈,大国利益竞争的因素存在,不过这个过程,是能够给中国,带来一些启示和机遇的。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独家的分析和思考:

1.欧洲国家并不是没有明白人,基本需求的矛盾一旦解决,总是会有清醒的人在经济博弈层面试图扭转不利局面的,但是即使面对欧洲的反制,美国也不可能停手,唯一要担心的是,如若欧洲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甚至比想象中的更加剧烈,会出现什么?

不要忘记,前两次世界大战的诱因,其实都是经济危机。

2.能源安全,至关重要,这或许是欧洲这一轮能源危机,能够给中国最大的警示教育意义了。

其实中国早已未雨绸缪:

10月18日,“新形势下石油贸易和运输研讨会暨CHINA POOL正式对外运营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中远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付刚峰致辞表示,当前,中国能源供应进入“多元化时代”。

一是能源种类多元化。以LNG为例,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LNG进口国,今年前9个月中国LNG进口量已达5800万吨左右。

二是能源来源多元化。今年上半年,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国达40个,2020年我国LNG的来源国达24个。

三是能源产品多元化。目前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石油的产品大约有7万种,随着我国炼化产业的发展,进出口石化产品也将更加多元。

3.欧洲跌倒,中美吃饱。

美国短期内获得了大量油气收益和游资转移,虽然长远来看还是亏的,但是今日的美国也只顾得了明天,顾不了后天了。

欧洲需求萎缩,中国短期内对欧洲的出口贸易也会大受影响,经济下行,但同时也获得了产业转移,进一步夯实世界工厂的地位。

对于中国来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大肆宣扬什么欧洲工业搬家中国的事情,这本质上相当于断了美国的财路。

老祖宗说得很好:“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但这就是时代的力量和趋势的必然,中国进一步打开大门,兼收并蓄,抓住时代机遇,非常重要。

4.欧洲的衰退萧条,将成为必然,去工业化的后遗症,将会在未来几年陆续出现。

很大程度上,成本决定未来,而欧洲工业的成本根基已经动摇,有些趋势也就成为了必然。

看待欧洲,认识欧洲的认知和态度,或许要提前进行准备了。

作为中国也好,中国人也好,学会平视曾经的资本主义列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和精神层面的重要进步。

5.欧洲能源困局,核心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后续,在供需挤压之下,大概率还会有更多的魔幻事件出现,风险危机充斥。

从经济和投资的角度来看,尽量远离这样的高风险博弈环境。这是良心话。


以上,就是对2022年10月底欧洲出现天然气价格负值的魔幻动态,进行的专题解读和研究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欧洲   能源   负值   负数   奇景   德国   美国   中国   天然气   能源价格   危机   需求   来源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