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郑州富士康:斩断幕后的美国黑手

逃离郑州富士康

斩断幕后的美国黑手

文 | 雾满拦江


(01)

多家媒体报道:许多人肩扛手提,穿越荒野长途跋涉。

他们是郑州富士康的员工。


都是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因为郑州富士康疫情,选择步行回家——这些善良的孩子,担心自己身上“有病毒”,不坐车不走主路,有些人走小路,有些人走荒野,有的已经在路上走了十几个小时。


沿途老乡发现孩子们的情况,就在路边设立了补给站,放下食物饮水,让这些孩子食用。

而河南焦作武陟县委书记,则带了20辆大巴,接当地孩子回家。


这个场景,看哭了许多网友。

一方面被河南老乡的守望相助所感动,另一方面对疫情的危患忧虑于心。

于是不断有网友质问:年轻人遭受如此磨难,富士康难辞其咎,为什么还不关掉工厂?

是啊,疫情把年轻人拖到这个程度,富士康为什么还不关闭呢?

(02)

据网上资讯,2010年,时任河南省长郭庚茂,将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请到郑州。

希望富士康落地河南。

为此河南方面做了很大功夫,派要员陪同郭台铭到洛阳关林祈福,还承诺建厂补贴,投产前五年免企业税和增值税,后五年减半,还向国家海关总署申请了保税区政策。

最终,郭台铭被当地政府的真诚感动,把富士康最重要的项目iPhone生产放到郑州。


经过十年建设,郑州富士康生产员工多达35万——峰值时甚至达到50万。

2011年,只是一期投产的郑州富士康,出口额占全河南外贸总额约30%。

2020年,郑州富士康已是全国最大出口企业,出口额316亿美元,占郑州进出口总额超过80%,占河南进出口总额约60%。

富士康已是河南的“龙头”企业,上下游有数百家企业,如果把富士康关掉,等同于把上下游的企业一起关了,等于把河南关了——整个河南近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分之一,拿什么给这些人吃饭?又去哪儿收税?养活我们的公职人员?

所以问题来了,富士康为什么这么庞大?谁最希望关掉富士康?为什么疫情对富士康的冲击这么大?

(03)

先说第一个问题,富士康为什么这么庞大?

如果你学过经济学,就知道有个词儿——劳动密集型产业。

顾名思义,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企业除了“科技含量”之外,还必须要考虑能多多招收员工。

劳动是每个人的权利,保障劳动者就业,也是每个国家政府首先考虑的问题。西方政客各种参选,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都会承诺上台后提高就业率。如果有哪个政客这样说:我上任后严打老板,把企业家全都逮起来,让大家统统失业,所有人一起吃土……这个货,就没办法在圈里混了。

河南人口是9883万——比许多国家的人口还多。

澳大利亚人口才2574万,只有河南省的四分之一。新西兰人口512万人,别说跟河南省比——连郑州都没法儿比,郑州人口是1274万,比全新西兰一倍还要多。

所以澳大利亚或新西兰,就不需要强调“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把富士康搬新西兰去,新西兰全部人口,可能还没有富士康的员工数量多,所以郭台铭极有可能当选新西兰总理。

但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别无选择。在河南,一个孩子不管是进入职校还是读大学,毕业后有个工作,不仅能养家糊口,还关系到社会稳定。


所以十年前,河南省长郭庚茂才会筑巢引凤,把富士康落地郑州,就是因为富士康能解决河南子弟的就业问题。

这就是郑州富士康何以如此庞大,以及它为什么不能关闭的原因。

第二个,谁最希望关掉郑州富士康?

正如网友所言,最希望关掉郑州富士康的,并不是中国“不明情况的吃瓜群众”,而是美国人。

——确切的说,是美国那些对中国缺乏友善、总想和中国脱钩的人。

郑州富士康,是家代工企业。

比如苹果新品iPhone 14,郑州富士康就是代工生产企业之一。

然而美国有些人持冷战思维,对中国充满敌意,动不动就嚷嚷脱钩。

而且美国已经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意图把中国压制在廉价劳动的旧国际生态中。

郑州富士康没有被美国列入名单,一来郑州富士康只是代工,没有技术优势。二来如郑州富士康这样规模的代工企业不好找,这就给了郑州富士康一定程度的喘息空间。

然而这次富士康疫情,除了员工遭受池鱼之殃,也会引发苹果公司的焦虑,萌生出替换郑州富士康的想法。

知性网友分析,希望关掉郑州富士康的,除了对中国缺乏友善的美国人,再就是郑州富士康的竞争对手,诸如印度,诸如越南,诸如卯足了劲要发展经济的南亚小国——那些国家虽然小,但跟中国一样更渴望“劳动密集型”产业,郑州富士康的订单一旦失去,再想拿回来,那就太难了。

所以我们祈祷郑州富士康,平安渡过这次劫关。

第三个,郑州富士康的疫情,为什么会爆?

许多网友都在质问:郑州富士康的疫情,为什么会爆?

富士康员工徒步回家


然而郑州富士康疫情“爆了”,只是一个认知事件。

认知事件就是——只是桩常态事件,但当大家都认为这种正常是不正常,明明正常就真的成了问题。

比如说疫情这种事儿,无非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疫情闹着闹着,病毒自己消失了。

比如以前闹过一次非典,闹了段时间,非典自己消失,大家恢复正常生活。

第二种情况是,疫情死缠不休,就是不消失。

就是现在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下,清零也好,躺平也罢,疫情都会在你门外无休叩门。

如果把疫情理解为地震,我们就容易接受了——地球上总会有地震,哪一天突然震在你附近,不是你做错了什么,也不是你家“震爆了”,只是地震而已。

正如富士康,并不存在疫情“爆了”。只是企业出现疫情,不同的孩子做出各自的选择,仅此而已。

以后这种情况会更多。

直到我们习惯为止。

(04)

许多朋友非常焦虑,这次郑州富士康闹成这样,以后又会怎样呢?

第一个,以后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各方数据显示,疫情病毒的毒害性已大为降低——好像传染性更强了。

当然,也有朋友认为,病毒致死率降低是因为我们防范得力。如果放开的话,数据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好看。

但无论如何,我们已从抗疫的“被动防守”阶段,走到了战略反攻阶段。

哪怕再保守一些说,我们也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所以以后的情况会越来越好,当下最重要的,是抚慰我们被疫情围困三年之久、而陷入孤绝的心境。

第二个,我们终将学会以平和心,对待这次艰难的考验。

或许再过很久,病毒仍“舍不得”离开我们。

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与病毒相处。

简单说就是,以后我们要随身备一些药物,感觉身体不舒,就请假趴床上睡两天。这次郑州富士康事件,说透了就是富士康虽然是家大型代工企业,但医疗资源是远不足以应对疫情的,所以打工的孩子们才会迫得步行出逃。但以后我们有了经验,就会逃得更自如,更优雅一些。

这么说不是抖机灵,而是如果病毒更长期持续,比如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纵其后果再轻,我们也不想被感染,大家仍会选择远离发病率较高的城市。所以我们才会说,以后我们会逃得自如一些,优雅一些。

第三个,抗疫重要,经济发展更重要。

三年了,世界在疫情折磨下,正在慢慢复苏,慢慢爬起来。

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疫情结束。

其实并没有结束——但对于底层人来说,没结束也得结束,毕竟这个世界上,有资格连趴几年并继续趴下去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还要在疫情之下,咬牙负重前行。

郑州富士康事件,决定了我们在这方面的步子,可能会更谨慎一下。但无论如何,世界整体趋势由对疫情的严阵以待,转向经济发展,仍是大势所趋。


所以今天的问题是:

疫情持续,网上两种观点始终在争锋,一种是坚定不移的清零。一种是躺平,你是哪一派?你知道哪个观点是错的,错在哪里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郑州   美国   新西兰   劳动密集型   代工   河南   疫情   黑手   中国   幕后   人口   员工   病毒   事件   情况   孩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