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白鹅养殖量达到227.4万只

今年,舒兰市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科学确定了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高地”的发展定位,同时牢牢抓住白鹅产业纳入省“十大产业集群”契机,围绕孵化、养殖、加工、品牌全产业链同步发力,园区化、链条化建设白鹅产业集群,截至9月底,全市白鹅养殖量已从年均28万只扩大到227.4万只,种鹅养殖量4.6万只,预计年底将达到300万只。

建立“一把手”主抓机制。舒兰市将白鹅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级层面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白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每半月走访调研1次;乡、村两级也分别成立了“一把手”负责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市负总责、部门配合、乡镇落实、工作到村”的责任机制。

建立“专班”推进机制。舒兰市先后成立了白鹅产业链招商、白鹅产业园建设、白鹅养殖发展“三个工作专班”,合力推进白鹅产业发展。白鹅产业链招商工作专班组长由市政协主席担任,抽调4名领导干部专职抓招商,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先后赴浙江、江苏、辽宁、黑龙江等地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7次,并开展“请进来”招商活动9次,成功洽谈引进白鹅产业链项目5个。

建立“挂图”作战机制。今年,舒兰市在综合考虑地域特点、人口数量及养殖习惯等因素后,将确定的300万只白鹅养殖任务,合理分配到17个涉农乡镇街。精心制定“养殖情况、计划养殖、出栏情况、潜力资源、养殖奖补”五套白鹅养殖台账”,建立日报告制度,每天对全市白鹅养殖量、出栏量进行统计梳理,实行精细化、精准化管理,确保能够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建立"赛马"奖惩机制。为加快白鹅养殖进度,扩大养殖总量,舒兰市实行了白鹅养殖"赛马”机制,采用"流程规范化、过程透明化、结果数据化、业绩公开化”的方式,对各乡镇街进行数字化积分绩效管理,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舒兰市   领导小组   产业链   赛马   党政   乡镇   把手   全市   机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