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故乡路

#我的家乡记忆#想起冬日的家乡路

周未,去了几个电动车行,左挑右捡,选了台长九真智电动车,说日行百公里不充电。

回老家,不再麻烦上班的儿媳专车接送了!

现在夫妻俩人二线,不用上班,孙辈又可离手离脚的,来个说走就走的家乡行,岂不自在。

骑行在兴化与高邮的交界处:一条移步换景的开发区红星路,一条宽敞黝黑的省道,还有一条通往家乡高邮汤庄的最美公路!!不到三四十分钟就骑到了老家!

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当年这段回高邮汤庄的这段农村土路,特别是冬日的土路。真是一天一地,换了人间。

我与妻是大学恋爱,婚前她连我家门栓子都没摸过。

我与未婚妻说,我高邮老家离你兴化城是虽只有二三十里路,但没有一条象样的路通到邮兴公路,村里人出门习惯了星夜赶路或坐船,时尚的自行车也是人先骑,后骑人。

她听不懂,我说,你在兴化城,我可带你骑到兴化与高邮交界处的河口兴邮公路上,但摆渡过北澄子河后,就没有大路了。要么把自行放在草丛中,隐藏起来。要么你坐自行车坐垫后面我推,或者你走路,我扛自行车回家。

通村路特别是冬天雪后的路,实在是泥泞,高高低低,宽宽窄窄,蛇行?羊肠?都可形容。骑在上面象跳舞玩杂技,车后人实在坐不住。对城里姑娘,我也是借题吓唬吓唬她,农村嘛,你懂的。

1990年春节,又加婚假,去老家是不得不回避的课题。

年前,我住在岳父家,苦思冥想,比我写一份局长报告,组织一次会议都难!线路走向,时辰安排,象中央首长出行,来不得半点闪失。走早了,没有摆渡人,走迟了,万一路上化冻,人车都难走。那不是二个人,一辆自行车问题,是第一次,拖一个穿高脚皮鞋的城上新娘子呀!河里又结冰,走水路的念头又打消了。

想起来了,去岳父家一墙之隔的邻居单位问问。

兴化备战桥下的兴化广播电台。在大学里早听说,No1,做得风生水起的流萤文学社社长毕飞宇,他的父亲就是台长。套近乎后,他声音细细的,十分可亲地套着耳朵,将N天后的天气预报信息提前透露了我。

时间卡得真好,回老家的路一路畅通。骑自行车驮着老婆,上邮兴公路,摆渡,推车上了农村土路,上午九时前,回到了老家。农村密月之旅就开始了!

随着婚假的结束,回兴化是不得不做的返程!正如草船借箭的孔明,启明星高悬时,我就起身看天象了,不巧,吵醒了正酣的妻子,不得不又来个回笼觉。

起身时,己时天高云淡,天朗气清。老婆心里高兴一一雪后初霁,晴空万里。我心里象打鼓,这下巴比Q,完了。

果不其然,农村冬日的土路,雪后夜里上冻,清晨未化冻,自行车还好骑或推。如果太阳出了,冻一化,不仅自行车不好骑,人都是深一脚浅一脚,越走越陷越深。

我先把自行车推前面十多米,后来扶老婆走上十多米,走走停停,自行车车轮卡了,用树枝掏,老婆鞋子陷在泥地里,拔不上来,我象掏地雷一样,用树枝掏,用稻草包,我的鞋子嘛,不能让结婚买的皮鞋坏了一一赤脚呗,小时候练就的童子功。上学时,冬日,遇河双臂张开下蹲跑冰,抄近路走麦茬地。不是老师说的,走的人多了不成了路?

就这样,来来回回,返返复复,我哼唧哼唧,打鸡血仗似唱着《回娘家》《国际歌》鼓鼓勇气。首次带上新婚燕尔的妻子,从家乡到兴化邮兴公路,己是响午!!

妻子拖着浑身泥土的身子,摊倒在邮兴公路旁,鲜血流出了裤脚。我丢下自行车,拦了辆扬州开兴化班车,直下兴化市人民医院一一首胎流产了。

插草为标,择高而居的洪武赶散的里下河先民们,农村土路己是文明的曙光,成了先祖们挣眼看世界的美好向往。

由于第一次家乡之行的失利,回家的路,一般我成了独行的舞者。

那时,修路国家没有补贴,乡亲们为修好通兴邮公路的土路,每到水稻收割后的冬闲季节,自发地,自家把一担担瓦片,一点点碎砖积攒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匍匐地向前廷伸。

村里鱼塘河沟组织招标,交足了农林特产税后,余下的钱,首先一年年抠下,筹钱的红纸年年年前帐在村头公示,拾芝麻添斗。

终于,家乡的土路可以浇水泥路了。

那年,父母亲,象当年兴修水利一样,夜里,母亲煮上一大锅饭,蒸上一大碗咸菜。白天,父亲将当年兴修水利用的铁锹磨了又磨,担子挷了又挷。

约好组里大伙儿自发地挖土方,拾碎砖瓦,整理路基,最后精准得分秒不差,从镇上买来算好吨位配比的水泥黄砂石子,夕阳西下前,必须将伴好的混凝土浇好。他们视自己掏钱做的公路为生命,连一点的闪落路边的黄砂都用手捡起来,舍不得半点浪费。

夜里,他们轮流值班并相约自家的阿猫阿狗必须拴着,鸡鸭不到水泥凝固不允许出栏,生怕留下印记破坏面层。

回家的土路成了水泥路,父亲激动地打告诉我们:"回家过年,坐汽车,回家过年"。

那“坐汽车"仨个字语气激昂,且拖了很长很长…。

那年,那月,我含泪一气呵成写了《陌上行》成了新华日报江苏省交通局征文二等奖,因为路好了,父亲也病倒了,修好的路让我和妻儿,还有众亲朋们,坐上了三辆汽车从家乡水泥新路上缓缓走过。其中一辆车,坐着我们弟兄二家六人,扶棂为父亲去高邮火化。

至从农业税取消后,公共财政阳光普照。打造农村公路,先有,后好, 成了我工作的磁场。

我一次次跟随当年先兴化交通局局长后财政局长的薛宏金去调研,一篇篇反映农业大县财政穷县交通投入巨大的报告送到上级政府!

一事一议,农桥专项,农村公路补助,匝道道口补助,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一个个新名词出现在我市财政史上。

水乡儿女,也由冬季挑河建路为四季铺路,肩挑人扛筑路为机械挖河建路的筚路蓝缕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向前奋勇向前。

这不,今天,骑个电动车,走在兴化与高邮交界处,不用导航还真不行,又是一条新333省道,未来又有宁盐高速。"摆渡,土路"年轻人以为谁又发明了网络新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高邮   兴化   冬日   土路   老家   故乡   自行车   家乡   父亲   公路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