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场大梦:苏轼最凄凉的一首西江月,标志着他的涅槃重生

元丰二年(1079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乌台诗案”终于结案。在王安石、苏辙等人的大力营救下,苏轼得到了从轻发落,以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的监视。

元丰三年(1080年)的正月初一,苏轼由御史台的差人押送,从京城出发,前往黄州。家里面当然很不放心,就决定先让长子苏迈同行,以便服侍照顾苏轼。经过整整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二月初一,苏轼一行终于抵达黄州。

到了黄州后,由于苏轼是犯官的身份,不能安排在官舍居住。无奈之下,苏轼父子只得居住在一座寺庙里,这就是因苏轼而被我们熟知的定惠院。

在定惠院里,苏轼每天与和尚僧人们同吃同住。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四十三岁的中年人了,他从最初的惊魂未定,到如今的心灰意冷,他的心情黯淡到了极点,他写下了一首凄冷孤高的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了他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到了五月份,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带领一家老小二十多口人来到了黄州,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亲人的团聚给了苏轼极大的精神安慰。

当然,人多也给苏轼的生活带来了困难,男女老少的住在庙里,不太方便了。好在黄州知州陈君式对苏轼很关心,把他家重新安置在靠近长江一处废弃的驿站——“临皋亭”里。在新家里,苏轼信手拈来一篇小品文《书临皋亭》,表达了苏轼经历磨难后的幽默豁达: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缭,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人口多了,花销也就大了,苏轼的囊中开始羞涩起来。由于苏轼是犯官,没有资格领取俸禄,尽管弟弟苏辙资助了他很多钱,可也架不住这么多人坐吃山空啊。为此,苏轼不得不精打细算。每月的初一,他就取出一月的花销共四千五百钱,然后分成三十份,把每天的花销控制在一百五十钱之内。

钱少了,吃不起牛羊肉,怎么办,生活不能没有肉啊!这难不倒苏轼,他转向了物美价廉的猪肉。作为美食家、烹饪大师,苏轼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猪肉烹饪的研发中。

几经摸索,一道传世名菜——东坡肉诞生了,苏轼红烧出来的猪肉色香味俱佳,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苏轼和家人吃后都欣喜不已,连呼“美味”。苏轼特意作了一首《猪肉颂》,记录了烹制的方法和他乐观、从容、适意的心情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苏轼已经四十三岁了,他少年得志,文坛得意,官场也曾顺风顺水,谁料想因言获罪,深陷牢狱,命悬一线。如今虽然没有了生命的危险,可还是戴罪之身,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呢?这一大家子人都指望着他啊!苏轼思绪绵绵,却理不出头绪来,依旧处于困惑之中。

转眼间,中秋节到了。晚上,苏轼与家人们一起高兴地赏月、饮酒。当家人都睡着了的时候,苏轼却毫无睡意,他独自来到院子里,一个人喝起了闷酒。

他想起四年前的中秋节,他对着明月欢饮达旦,写出了思念苏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时他是密州知州,堂堂的一州之主,四年的时间转瞬即过,自己却成了戴罪之身,“高处不胜寒”,真是人生如梦啊!

该怎么解脱呢?苏轼悲从中来,他柔肠寸断,对于政治,自己真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来还是要管住自己的笔和嘴啊。“何似在人间”,还是在人间做一个普通老百姓吧,“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亦快哉。想到这儿,苏轼来了灵感,一首《西江月》有感而发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在词的上片,苏轼一开始就直抒胸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一声深沉地长叹,奠定了全词的悲剧情感基调,刻画出一位遭逢挫折、流落他乡的中年人,在回首不堪的辛酸往事后,发出了人生虚幻与短促的感叹。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接下来这一句,苏轼的情绪由沉郁悲凉转而低切哀回,他精心选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的秋天景色,来感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让我们看到一个眉头尽愁绪,鬓上染寒霜的落魄文人的形象。

词的下片,苏轼从情绪的自我宣泄中回到眼前的现实处境,“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他遭贬斥之后,那些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自己忠而被谤,因谗遭贬。这一句夹叙夹喻,把苏轼对世态炎凉的感愤情绪层次鲜明地展现出来。

尾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月明夜,苏轼多么渴望能与苏辙一诉衷肠啊,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自己对弟弟的相思了。北望者,望故土,望亲友,亦是望朝堂也。这一切只是可望而不可即,苏轼因而陷入更为深沉的悲凉之中。

这是一曲沦落天涯的人生悲歌,苏轼一反之前大开大合的格局气势,演绎出他婉转低回、悲情婉约的一面,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间真情的深深眷恋。字字如诉,读后使我们感觉荡气回肠。

苏轼这首最凄凉的《西江月》,标志着他的涅槃重生的开始。困境没有压倒苏轼,他最终挺了过来。第二年(元丰四年,1081年),在好友马正卿的帮助下,新任太守徐君猷把黄州城东缓坡上的一块营防废地划给了苏轼。

苏轼带领全家老小将这片瓦砾遍地、杂草丛生的营房,整理出五十亩田地来,他还买了一头耕牛,种植了各种粮食、蔬菜与瓜果。这样一来,苏轼不但解决了温饱,还实现了小康。

白居易在担任忠州(今重庆市)刺史时,他“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为了长久之计,他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开辟出一块土地,用来栽种桃树、杏树,他将这块土地命名为“东坡”

苏轼非常仰慕白居易,他效仿白居易,也将这块土地命名为“东坡”,然后自号为“东坡居士”,居士,本来是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后来一些文人雅士入世为儒,出世为道,仕途遇到挫折之后,信奉道法,也自称居士。像李白就自称为青莲居士,白居易自号为香山居士。

苏轼还在地里盖了五间房屋,改善了家人的住房条件,房屋落成时,天降瑞雪,于是苏轼将房屋命名为东坡雪堂。

物质条件好了,苏轼的朋友逐渐地多了起来,有时他们一起在东坡雪堂谈诗论道,有时他们一起流连于溪流山野之中。苏轼是一个聪明绝顶之人,同时也是自我调控能力极强的人,在与友人的交往中,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苏轼的三观逐渐地发生了改变,心态也由初来时的凄苦孤寂变为乐观、豁达、豪放,这些变化也深深地影响着苏轼的艺术创作,一系列传世佳作喷涌而出:

元丰五年(1082年)的早春三月,苏轼和朋友们去沙湖春游,途中遇雨,苏轼写出了著名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旷达超脱的胸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诠释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信念和追求。

当年的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与友人两次游览赤壁,他写下了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可谓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至今被奉为经典。同时,他还创作出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黄州是苏轼一生中经历的最重要的一站,苏轼流放在黄州一共四年零二个月。在一个角度上,苏轼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就像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这段经历使苏轼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真正意义的苏东坡。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深刻地总结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苏轼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啊。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要遭受磨难、打击,当你挺不住的时候,想想苏东坡吧,他会让你涅槃重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赤壁   东坡   知州   孤高   花销   居士   文人   猪肉   世事   眉头   凄凉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