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别人破口大骂,情绪失控的孩子,先回家锻炼情绪能力最为要紧

文|弥小木

公园里,几个男孩正在玩荡秋千。在热闹的笑声中,其中两位初中模样的男孩,互相的谩骂声,渐渐占了上风。

很明显,两位男孩的吵架功力,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一位,用“破口大骂”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另一位男孩,看起来是在忍无可忍的状态下,反骂几句。

处于弱势的男孩,并不恋战,准备离开。然而骂得酣畅淋漓的男孩,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越骂越难听。已经走远的男孩,听到身后飘来的攻击话,气急之下,转身奔向骂得正欢的男孩。终于,两位男孩扭打在一起。

最终因为大人的拉架,两男孩的肢体冲突停了下来。骂功厉害的男孩,打架也占了优势。就算被大人拉开了距离,仍旧伸着手指疯狂输出。吃了亏的男孩,虽然身高高一点,但开始憋着哭。

看着战斗力爆表的男孩,令人吃惊。当时我家孩子也在一旁,她用“表现成人,思想幼稚”来形容这位男孩。

因为男孩的“表现成人”,在他身上似乎能看到大人骂战的影子。如此娴熟的骂人话语,如果没有平日的“修炼”与“熏陶”,在这一刻,不太可能如此“完美”地展现。

有人做过研究,观察3岁左右的孩子,平日父母是否有引导孩子做情绪管理,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待孩子到8、15岁的年龄,能看到更大的区别。从小就有关注情绪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的行为,出现问题的频率更少。

如果有一天,孩子肆无忌惮的行为,遇到情绪不稳的大人,就会发生想不到的结果。想起曾经的一个新闻。公交车上的男孩,不停地踢旁边的男人。几下之后,男人忽然站起来,将男孩摔在地上。越界的孩子,遇到情绪不稳的大人,受了一次狠狠的教训。

不确定的年代,谁也不知道身边站着的人,前一秒经历了什么。也许,你一次恶意话语的输出,是压倒别人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情绪失控的人,并不在意激起愤怒的对象,是小孩还是大人。

情绪稳定,越早学会越好。孩子的行为塑造就像水泥,年龄小的时候,是水泥的塑型期。年龄稍长,水泥凝固,想要有所改变也就难了。前面提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情绪的了解,会有不同的结果研究,来自于《安全型依恋:构建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石》书中的分享。

《安全型依恋:构建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石》,是由两位作者共同完成。其中一位是法国的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另一位同样是心理学家丽贝卡·尚克兰。译者则是欧瑜,知心书中的另一本《被虚构的焦虑》也是出自欧瑜。

在这本《安全型依恋:构建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石》里,能看到那些关于依恋的话题。之前看过一些和依恋有关的书籍,给人带来特别大的触动,这本《安全型依恋:构建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石》是独一份。建议身为父母的大人们,都可以读一读这本,尤其是情绪部分的内容。

关于情绪,书中分享的一个观点和两种能力,不管是对我们自身,还是养娃,都有很大的启发。

一个观点

关于情绪,《安全型依恋:构建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石》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情绪本身并不吓人,情绪只有在无法被理解时才会变得吓人

我们总觉得消极、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是不允许的,其实不是。允许情绪的流动,本身就是接纳的过程。

情绪,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理解。对情绪这个观点,有所了解,下次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或许可以更理性一些。

两种能力

《安全型依恋:构建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石》里,总结了10种情绪能力

• 识别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 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 表达自己情绪
• 倾听他人情绪
• 调节自己情绪
• 帮助他人调整
• 尊重自己情绪
• 利用他人情绪

这10种情绪能力,可以总结成两种: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识别、理解、表达、调节等等,是对情绪的具体应用。

与自己的情绪和解,理解他人的情绪,是沟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的社会中,人工智能的占比会越来越大。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独特的创造性与沟通能力。强大的沟通能力,是未来行走江湖的必备技能之一。

沟通中,绕不开的是情绪。越早学会与情绪和解,越早受益。

如果父母本身情绪稳定,那么在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孩子对情绪的应用,也会更正面。如果不是,从现在开始,和孩子一起做情绪的主人,也不晚。

《安全型依恋:构建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石》里,提供了父母接纳孩子情绪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大人接纳孩子的情绪,也可以教给孩子。具体有3个步骤

  1. 识别
  2. 描述
  3. 界限

识别情绪,是了解情绪的必经之路。尤其当消极情绪来临,意识到“它”来了,这是个了解自己的机会。

第二步,是将“它”描述出来。这一步可以理解为暂停,但其实在应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时间节点。描述情绪这个过程,不太适合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用。因为孩子当时忙着处于情绪中,哪里还有时间听其他人“唠叨”。待孩子心平气和时,聊一聊。

对于具体情绪的描述,平时可以和孩子多读一些与情绪有关的故事,这一类型的童书有很多。在故事中认识情绪,是很不错的方式。

第三步,设定情绪激动时的行为界限。这一步,个人觉得是最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大孩子,比如在公园打架的男孩。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想和他们进行“识别、描述”情绪,怕是很难。不管听不听得进去,无论如何,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越界的行为万万是不能有的。

了解情绪,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锻炼必备的情绪能力。

写在结尾的话

写这篇的时候,公园里那位破口大骂的男孩,时时浮现在眼前。那天要是换一个和他同样情绪不稳,但战斗力更胜一级的对象,怕受伤的就是他了。

良好的情绪能力,可以减少与他人冲突的频率。有时候,甚至能躲过一劫。

情绪能力,只是《安全型依恋:构建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石》分享的一小点内容。在书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让人受益。

这本书,值得每位家长阅读。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情绪   能力   孩子   基石   要紧   持久   大人   父母   男孩   关系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